福建传统建筑类型众多、风格各异,村落布局顺应地形,或依山、或傍水、或组合、或分散,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景观效果。 福建各地的传统建筑,大至总体规划、平面布局,小至墙面处理、装饰细部,表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福建的永定、龙岩、南靖等地的客家土楼,有着奇特的外形和内部构造,以规模宏大、设计科学、布局合理、保存完好闻名遐迩,同时它又以经济性、坚固性、防御性等独特的艺术特点令人称道。 客家土楼分为五凤楼、方楼和圆楼。 除五凤楼是中原汉族府第式建筑形式的直接传承,圆楼和方楼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其祖祠建于全楼中心,仍保持中原汉族礼制传统中孝悌尊卑观念的核心。 <div> 永定的承启楼是圆土楼的标识性建筑,它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有“圆楼之王”的美誉,是永定客家高北土楼群的组成部分。</div> 承启楼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它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三百年。 承启楼有四百多间房屋,共四层楼,现在这些房间多作为旅馆供游人居住。可以设想,当年住满人家的土楼围在一个圆形地面上的几百人,他们的生活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况。 永定区现存土楼23000座,遍布全县每个乡村。其中清代以前的约占1/3,圆楼有360多座,具有代表性的土楼近3000座。 规模小的土楼中间是一块圆形空地,而规模宏大的土楼,其中间地带往往有一些厅堂,供着牌位或是佛像,那是楼中居民祭拜先祖的地方。 蜡烛台和香炉以及酒杯等物常年摆在供堂之中,供堂内总是一派香烟缭绕的景象。 一些稍大些的土楼内,供堂有几进院落,因近年旅游开发之故,土楼的厅堂内悬挂着大红灯笼,增加了几分喜庆色彩。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南靖县西部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田螺坑土楼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是由1座方楼、3座圆楼和1座椭圆形楼组成,方楼步云楼居中其余4座环绕周围,依山势错落布局。田螺坑土楼群是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首批中国景观村落。 凡到福建旅游的人,大多会被那里的土楼吸引,土楼成了很多人必去的景点,于是当地人把这种天然的土楼资源作为发家致富的手段,样貌相对好一些的土楼被修整一番,挂上红灯笼招引游客。 暖水瓶、电冰箱等设施样样俱全,墙壁上还悬挂起几十年前的广告画,特地让历史和现代交融在一起。 规模小一些的土楼,院落较小,但收拾的干净整洁,甚至还保留着一口早先居民使用的水井,边上灰色的带气孔的小屋,是特别修建的简易卫生间供游客使用。 这是方土楼内部的样子,同样保留了水井,建起了简易卫生间。 这里的土楼和城里的住房有着相同的经历,一些破旧无人拾掇的老旧土楼没有利用价值,楼里的居民早已离家出走,还剩下一些顽人还勉强在此生活。 在一些高大典型的土楼前,会特别立上一块石碑,上面镌刻着这里辉煌的历史和令人骄傲的传统文化遗存。 比较典型的土楼除了承启楼,还有振成楼,从外观上看,这个土楼保存的相对完好。 土楼里还建起了展示中国文化特色的大厅,这个大厅造型颇具现代意识,厅里有很多书法家的力作面向大众,当然,这也是展出方作为销售的一种宣传手段。 这个土楼的入口被装饰得很精巧,它的名称“侨福楼”也说明了这是与历代侨民有关联的华侨和侨眷居住的土楼。 “世泽楼”是一座方形土楼,大门口撑起了两把遮阳伞,做生意的小贩坐在伞下看着过往的游客,口中不时叫卖着小纪念品。<div> 现在许多旅游景点总能看到小贩们辛苦忙碌的身影,好端端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全被花里胡哨的现代装饰物弄得失去了原本样貌,改变了原始味道。这种情况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随处可见。</div> 我去福建时,恰当地的柿子收获时节已近尾声,多数柿子已经采摘完毕,但还可见个别品相不好的柿子悬挂在树枝上,它们虽然个头儿不大,且劣迹斑斑,但它们的存在,依然能给一片深绿的秋意点缀火红的色彩。 那些晶莹饱满的柿子经过精心的处理后,整齐的摆放在竹篾编成的笸箩上,个个意气风发,样子又可爱又令人垂涎。 在众多旅游者当中,不乏金发碧眼的外国游客,他们对中国人这种少有的居住形式感到不可思议,几百户人家每日出门便面对面的像大集体宿舍,少了私人空间。 在福建还有一处地方,就是云水谣古镇,云水谣古镇位于南靖县境内,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中的一个景区,国家5A级景点。那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 以台湾同胞生活阅历为原型创作的电影文学剧本《寻找》改编的电影《云水谣》,外景地就在这里拍摄取景。因为有了这部电影的巨大影响,原来的“长教村”也改作“云水谣”了。 云水谣古镇一条百年老街、千年古道。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树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其中一棵老榕树树冠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干长达30多米,树身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棵目前福建省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 这颗老榕树的根系如此发达,盘根错节,地面上的根茎绵延几十米长,且粗壮蜿蜒,有这样的根系,再庞大的树冠也能将其支撑。 在福建土楼“申遗”成功后,为借《云水谣》之名树立品牌,将《云水谣》这部优秀作品的人文意蕴和道德情感充分展现在这条闽西南古栈道上,让游客在观赏奇楼美景,领略古道悠悠、碧水青青的同时,感受闽台交流的深远渊源。 这里山清水秀,溪水潺潺,犹若仙境。 说起福建,必然要说到鼓浪屿,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鼓浪屿就已出现,公元8世纪前后,便有来自中原的居民先后迁居岛上开发与生产,到了1840年,许多外国人逐渐进入厦门和鼓浪屿,且迅速将岛屿扩展和深化。1941年,日军独占鼓浪屿,直至我国抗战胜利。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福建,9月攻入厦门,1949年10月17日,鼓浪屿地区解放。 鼓浪屿岛上有70%左右的建筑是20世纪初开始建造的。外国人及华侨还有本地居民纷纷造屋盖房。他们往往请外国的设计师设计图纸,或者模仿国外的房屋形式,建造的住宅规模宏大,装修艳丽,做工讲究,一些华侨还投资兴建了很多公用事业类建筑,创办建筑公司,开发建设了很多道路街区和店面。 这是原日本领事馆,1896年,日本政府在厦门设立领事馆,选址在紧靠英国领事馆的鹿礁路26号,该建筑由中国设计师设计,但建筑是英国风格,屋顶是中国风格,于1897年建成。 鼓浪屿天主堂位于厦门鼓浪屿鹿礁路34号,该址原为西班牙领事馆,后西班牙领事馆撤消,改为法国领事馆。该建筑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西班牙建筑师设计。 鼓浪屿的近代建筑,是我国民居建筑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转折时期的产物,为研究我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这里多数为低层庭院式建筑,且主要为本世纪初或二三十年代建造的。它们主要受欧、美、东南亚等国建筑手法的影响,但又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房屋一般选用当地的石材或红砖,用料考究、造型别致,布局合理,且多采用圆拱回廊、清水红砖、红瓦坡折屋面,并用柚木楼板、花砖铺地,用栏板铺以奇异别致的琉璃瓶花格。 有的建筑仿照古代宫殿式建筑揉合西欧建筑造型手法,形成外形独特、屋檐线条奇异的折衷式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的作品有美国领事馆及八卦楼两幢建筑。 厦门鼓浪屿的建筑是举世闻名的。建筑的艺术流派纷呈,博大精深。在这里,有号称世界建筑史上三大柱式——朴实无华的陶立克柱式、堂皇藻丽的科林斯柱式和精致纤巧的爱奥尼克柱式巍然屹立。 建筑的各个立面常有精雕细刻的砖雕,融中西结合的风格,还有些建筑具有罗马式大型圆柱和结构造型迥然不同的多坡屋顶。 黄荣远堂,位于鼓浪屿福建路32号,始建于1920年,位列鼓浪屿十大别墅之一,建筑和园林极富美感和特色,是西洋、南洋、中国古典和现代风格相结合的典范之作,被誉为鼓浪屿“最浪漫的别墅”,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里陈列着世界不同时期出产的各种品牌钢琴,看到这些琴令人大开眼界。鼓浪屿上的钢琴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13年,岛上有100多户是钢琴世家、音乐世家,从此鼓浪屿上出现了殷承宗等许多钢琴演奏人才,所以它又叫琴岛。 音乐在鼓浪屿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娱乐元素,音乐咖啡厅在鼓浪屿随处可见,在那里,小提琴挂在墙上成了装饰品。 艺人们打扮成牛仔的样子在街上吹奏萨克斯,以现代时髦音乐招徕游客,并随手售卖自己的音乐光碟。 随处几个弹着吉他演唱的艺人,即可招致很多游客纷纷举起相机对他们拍摄。这里充盈着浓厚的音乐气氛。 一个酒吧里,在迷幻的彩灯下,各种洋酒可任意调制出可心的鸡尾酒,在水牌上写着可随意挑选的鸡尾酒名称:博爱天秤、欲恋天蝎、花心射手、闷骚摩羯。 随手的几张照片,拍摄于厦门大学旁的南普陀寺,一群尼姑从寺院飘飘然走出,她们步履轻盈,体态从容,有说有笑。一名戴墨镜的尼还夹带着一个黑色公文包。 一个壮实的僧人身穿宽大的衣袍,迈着大步,从容而行,即使身边有一位妙龄女子与他比肩而行,却目不旁视,表现出坐怀不乱的坚定心态。这二位的同框,倒是有了些可笑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