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班级成长三部曲</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我的教育故事</p><p class="ql-block"> 云鹰小学 谢美林</p><p class="ql-block"> 这个丹桂飘香的九月,在大家的信任下,我担任了一(2)班的班主任。这于我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考验。因为我已经有10年未教过低年级了,步入中年的我面对那些叽叽喳喳的像群小鸟雀似的小毛孩心里难免惶惶然,加上班主任工作的细致繁琐、冗杂万缕,我实在是有些忐忑。好在我天生是一个不服气的人,万事面前惯有的接纳,继而便会全力以赴。引用李煜的那句“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半学期的朝夕光阴倏尔逝去。回顾这三个多月我与班级的点滴成长,发现其实幸福多过了辛苦,感动多过了埋怨。我且把这一过程称为“班级成长三部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九月 交响乐 鸡飞蛋打</b></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拥有48名孩子的大家庭,男生30名,女生却只有18名。尽管我在心里做了一百种假设,一千个准备,却没曾料到开学第一周这群小豆丁们便给了我万般“惊喜”:第一天,瞿辰朗不肯进教室,在门口待了——严格来说是连滚带爬了一整天,直到放学才勉强站进队伍;第二天,付豫恩不肯参加晚辅,拳打脚踢,桌椅遭了他的殃;第三天,李宇浩守在牛奶机前不肯进教室,我把他拽回了教室;第四天,陈赐昱不小心摔了一跤,手臂擦破了点粗皮,没有流血,嚎啕大哭,哭声振动了整栋教学楼;第五天,中午开教师例会,雷宇扬将整片墙壁全部涂鸦,小朋友们要告诉老师结果惹怒了他,他一连打了3人。一周五天每天都有“突发事件”,温柔于我再也忍不住了,当着全班大发雷霆,我清晰地记得那一刻教室里有多么安静,我无法想象我当时有多么狼狈,我的形象全然坍塌。然而,狂风暴雨过后接踵而至的是无尽的悔恨:我是怎么啦?这群小豆丁,他们懵懂无知,对新学校的一切充满好奇,他们上学才几天呀,妄想在短短的几天内就让他们循规蹈矩我实在是太心急、太苛求了。一想到那天穷凶极恶的样子我就羞愧不已。我真是天底下最愚蠢的老师。反思过后我决定“定规矩”。</p><p class="ql-block"> 首先,制定班规。我利用一节课针对班上的情况专门组织了讨论,最后暂定了5条班规:第一,听到上课铃响马上进教室,坐端正,不讲话;第二,站队时听到口令,马上站好,抬头挺胸,双手紧贴裤腿;第三、遇到自己不喜欢的事好好说,不得哭闹;第四,课间不奔跑打闹,注意安全;第五,严禁打人。我把班规写了下来并当众宣布了班规。</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向他们举例,一项一项地向学生展示如何遵守这些班规。</p><p class="ql-block"> 为了强化这些班规使之深入小豆丁的内心,每天课前我都会抽出10分钟进行训练。为此,我专门编了顺口溜,比如《站队口令》—— 一二班,听口令,立正,一二,线中间,脚两边,眼睛看,后脑勺,小手放,裤两边。比如《课前准备口令》—— 铃声响,进教室,坐端正,不讲话,要发言,先举手,大声说,认真听。如果小豆丁们遵守了常规,我就给予相应的表扬,如果忘记了我会再一次操练,再也不会像开学那样有失风度了。我每天都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着急、不要生气。要微笑、要温和。</p><p class="ql-block"> 除了操练这些班规,更多的则是陪伴。早晨和小豆丁们一起朗读课文;中午陪他们吃午餐、午休;课间陪他们做操、游戏。在反反复复、磕磕绊绊中九月底小豆丁们终于告别了“鸡飞蛋打”,渐渐沉静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十月 浪漫曲 向阳而生</b></p><p class="ql-block"> 沉静下来的小豆丁们看起来可爱多了。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一、他们没有责任感。二、他们不爱阅读。</p><p class="ql-block"> 随着彼此熟悉起来,我发现,每次用完餐以后总有一些孩子不及时清理自己的桌面,而是推给身旁的其他孩子或是留给值日生来清理;个别孩子轮到自己值日时推三阻四,想办法能不做就不做。这是典型的利己行为。如果从小就“坐享其成”,长大之后是很难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为了遏制这种坏习惯,我在班会课上专门讲了劳动的重要性,告诉他们“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脑不用手,啥也办不到,用手又用脑,才能有创造,一切创造靠劳动,劳动要用手和脑”并重新安排了值日表,将每一块责任区都指定到人,细致到每一件劳动工具的摆放,每一根牛奶吸管的发放,垃圾袋的管理、桌椅怎样压线对齐等,哪里没有收拾好,对照值日表一目了然。除此之外每天安排专人负责检查和监督,对做得好的进行积分鼓励。不到一周不清理自己桌面的现象少了很多,忘记值日的学生也没有了。即使是放了两天假再上学孩子们依然记得自己该干什么。</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国庆之后天气渐渐凉了起来,中午午睡的孩子渐渐减少,我干脆取消了午睡让他们阅读。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课外书,可是真正认真阅读的却不多,要知道看书是最能培养一个人的静气的,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以后是终身受益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可班上的孩子恰恰少了这份静气。不行,我得给他们培养出来。我开始有意无意地在孩子们面前阅读,用我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一旦发现有谁在阅读就大肆表扬。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彭天琰的阅读量很大,就请他的妈妈说说自己是如何培养孩子阅读的,还有余筱可的妈妈也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阅读,到了月底就开展类似如家庭故事大会、诗词大会的活动进行小结,并给予小小的奖励,大大激发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把这些家长的成功经验分享给大家,我相信来自身边的榜样胜过精彩的说教。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进来,我把班上的孩子分成了四大组,建立了小组阅读打卡群,每一个小组群里都安排了一位家委会成员负责督促和登记,然后由我在第二天进行汇总、公布打卡情况,以优促后。起初孩子们打卡是不积极的,渐渐地打卡的人越来越多。现在我欣喜地发现,每当没事可做的时候我问小豆丁们接下来干什么呢?他们便异口同声地说阅读。我还发现写生字时,写得快的孩子完成了也会静静地拿出课外书阅读,不会无所事事了。此时突然想起了薛瑞萍老师说的话“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他在读,只要他这周比上周进步了,就值得高兴,就应当鼓励。从零起步——只要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最终一样可以拥有骄傲的阅读能力。”我的小豆丁们啊,但愿你们在阅读上日不间断、兴致勃勃、向阳而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十一月 协奏曲 走向成功</b></p><p class="ql-block"> 经过两个月的磨合,我和小豆丁们渐渐由陌生走向熟悉,他们越来越有规矩了:课前一边摇头晃脑地念着《课前准备歌》,一边做着课前准备;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且尽量做到“要发言,先举手,大声说,认真听”;排队越来越有秩序,字越写越好……一切朝着好的方面发展哩,我是多么欣喜,可是还有两个小豆丁没有走上“正轨”。雷宇扬从来就没有安安静静地上完一节课,总是打扰同桌,高兴起来举手回答问题,你必须马上喊他,不然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喊大叫,跟他讲道理他都懂,可是一转身就忘了。瞿辰朗嘴里总是喜欢叼东西,玩具、橡皮、铅笔等什么都叼,实在没什么叼就咬衣服,我曾亲眼看见他的一只衣袖被他的口水浸湿了。你跟他讲话,告诉他这样不卫生,他从不正眼瞧你,而是不停地转圈圈,排队也是这样。当了这么多年的班主任我第一次对这两小子束手无策。难道就这样放弃不管了吗?不,我不服气。我一遍又一遍地思索:他们为什么会恶习难改?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后来我找到了原因——我太强求一致了,没有直面孩子的差距。孩子们来自各个不同的家庭,家庭的生长坏境润泽了孩子的心性。雷宇扬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父母不太管,爷爷奶奶一个要求严格,另一个随随便便,一个朝左,一个朝右,家庭教育的长期不统一造成了孩子的“我行我素”,加上缺少父母的爱,总想做出破格的举动引起大家的关注。瞿辰朗也是从小爷爷奶奶带得比较多,爷爷奶奶疼爱宝贝孙子,什么都依着他,孩子不听话,母亲性格温柔手足无措,父亲却脾气暴躁,经常恐吓、“棍棒教育”,日积月累,孩子缺少安全感、不自信,所以找东西叼在嘴里以求安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试问这样的孩子我怎么能强求一致让他们跟上大部队的节奏呢?我只能用千般耐心,万般关爱,静待花开呀!</p> <p class="ql-block"> 很快,我转变了教育方式,尝试着给他们更多的关爱。每天早晨找他们谈心,鼓励他们努力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如果实在做不到,能减少犯错的次数、有进步也行。吃饭的时候我特意把他们安排在队伍的最前面,拉着他们的小手。课堂上,经常制造条件来表扬他们。如果上午做好了自己,中午允许他们到我的办公室里玩玩具。如果坚持了一整天做好了自己,放学的时候就奖励一个棒棒糖。我让他们感受到别的孩子没有的“特权”,让他们明白老师是爱他们的。</p><p class="ql-block"> 为了达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统一,一方面我联系了两孩子的家长,跟他们说了我的教育想法取得了家长的配合;另一方面我和任课老师进行了沟通,让他们尽可能地多鼓励,实在不行暂时“忽视”也行,不要在课堂上和他们起冲突。</p><p class="ql-block"> 一天早晨我像平常一样走进教室准备找小豆丁谈话,这时候雷宇扬主动走了过来,他拉着我的衣袖,神秘地在我的耳朵边说:“老师,我在你办公室中间的抽屉里放了一颗糖,你一定要记得拿出来吃哟!”当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只是礼貌性地说了声谢谢,然后和他拉勾约定今天一定要比昨天有进步。吃完早餐他又来了,歪着圆圆的脑袋问我有没有把糖拿出来,我猛然想起急忙拉开抽屉,一粒漂亮的棉花糖映入眼帘,粉色的糖纸在阳光下光彩夺目。这哪是一颗糖呀,这分明是孩子那颗纯洁的心。我拿过糖大声说:“哟,这真是最好看的糖,它吃起来一定很甜,我要把它好好保存起来!”我看见孩子那抹掬起的笑了,圆圆的脸蛋上露出了两个可爱的酒窝,我又想起了他在微信里用稚嫩的声音告诉我:“雷宇扬非常非常非常喜欢谢老师!”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p> <p class="ql-block"> 12月3日运动会如期举行,第一项是室内操比赛,瞿辰朗就站在最前面,他不转圈圈了,而是随着音乐上下起舞。这段时间除了看见他吃零食,几乎没有看到他叼别的物品了,这是多大的进步哇!忍不住拍了一段视频发给他的妈妈,他妈妈看了之后激动地跟我说:“老师,孩子现在变得自信多啦,看到他规规矩矩地表演,不捣乱了,正在做事的我,精气神一下子就来了!”我笑了。</p><p class="ql-block"> 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第一次参加运动会竟然那么拼,拿了两个团体第一,一个第二,一个第三,最后获得了一年级团体总分第一名。看见他们捧着奖状、奖品笑颜如花时我又一次笑了。此时的我想起了夏丏尊先生说的话:“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我相信,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你给他一粒温暖而充满爱的种子,它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想骄傲地说,如果说一个班级的成长最需要什么,那就是爱、陪伴还有坚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