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岁月磨光的移穰街石</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家住在移穰街的西头。我说的街,就是那条从村东阁到村西阁的移穰主街。在上世纪90年代前,街的路面还没有换上“新衣服”的时候,路面都是用小块青石铺就的;路面虽然不那么平坦,但清一色的石路面,在阳光下,满街显得蓝格莹莹的;若遇上雨霁放晴,街石被雨水洗刷的更是分外清气透蓝,让人感觉一股舒爽。</p><p class="ql-block"> 我爱移穰的街石,更爱移穰的这条街。这不只因为他是移穰的主街 ,更是移穰的血脉、脊骨和纽带。当移穰人踏在这条青石街上,仿佛就连通了与祖先的脉络,听到了先祖们前行负重的声音,看到了流逝岁月的沧桑斑驳,以及为生存拼搏的苦难艰辛。街面的每一块青石是有灵性的,他会告诉我们:从先祖们“安营扎寨”那一天开始,移穰的街石就负载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移穰人,并助力他们为构筑自己的家园而劳作,为延续和彰显生命与文脉而躬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说,这条街是移穰的血脉。在移穰古老而饱经风霜的躯体上,每时每刻都流淌着移穰人舒动的气息,流淌着移穰人生命的血液。岁月在这条血脉里流过:积淀了苦难,也收获了欢乐;遭遇了灾难,也分享了幸福。移穰的先辈们,从踏上这片土地,就不畏迈开艰涩的脚步,踏开荆棘荒丛,坚定坚持地走下去!历史已经证明,移穰人虽然命运多舛,灾难沉重,兵燹血腥,都没能阻断这条血脉里鲜血的流动。我们听到的却是移穰人顽强的抗争,前仆后继的奋力前行。</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说,这条街是移穰的脊骨。岁月磨光了的每一块街石,都刻下了移穰人负重生活的身影。经受磨砺,方显劲骨。据史料记载,丁戊奇荒,飢馑饿殍,瘟疫暴戾;八年抗战,日寇占据,铁蹄蹂躏,移穰人惨遭日本鬼子杀害,也没有让移穰人完全倒下,却在苦难中挺直脊梁,继续生命,向自己憧憬的目标前行。</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说,这条街是移穰的纽带。他紧紧地系结着每一个移穰人,不管你走到哪儿,从事何种工作,你的脚步都是从这条街迈出去的,乡思乡愁也是从这里开始的。移穰的街,千百年来不舍不弃地陪伴着两旁的家宅和店铺,牵手东西阁、寿圣寺、唐槐古木,倾听着学堂朗朗的书声、桃河水的鸣溅和岩会车站的汽笛声。东西两座老戏台,逢年过节都演绎着将相王候,才子佳人,风云际变;正月喧腾的锣鼓,舞动的龙灯,缤纷的路吊,迸飞的铁火,更为这条街描绘了生动的移穰民乐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