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15年国庆长假,夫妻俩驱车山西,来了一个说走就走的晋中自驾游。</p><p class="ql-block"> 山西省,简称晋,源于周朝时期的晋国,晋国后分为韩赵魏三个诸侯,也称三晋大地。山西省因大部在黄河以东,历史上也称河东。</p><p class="ql-block"><b> 10月1日,早6点自平顶山出发,驱车540公里,16点抵达太原。稍事歇息,逛帽儿巷,品美食,浏览市区夜景。</b></p> <p class="ql-block"> 太原是山西省省会,别称晋阳、并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41年,晋国北征赤狄,太原地区始入于晋国版图。公元前497年,晋国大卿赵简子家臣董安于在太原城南25公里修筑晋阳城(今有晋阳古城遗址),以后迭为太原郡、并州治所。直到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平灭北汉,毁晋阳,移并州至阳曲,即今太原。</p> <p class="ql-block"> 帽儿巷,太原市知名美食一条街,原系宋代商业中心,又是帽子作坊和商店聚集的地方,故称帽儿巷。</p> <p class="ql-block"> 古街中有一家布老虎客栈,可以网上预订住宿。今年恰逢虎年祝各位虎年吉祥,阖家康泰!</p> <p class="ql-block"> 在帽儿巷品尝过特色美食,逛过一家家店铺,又走过省府大院以及抚绥全晋牌楼,太原夜景留下了温馨美好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b>10月2日,上午游览晋祠。下午游览乔家大院。傍晚十分,前往77公里以外的平遥古城,入住并逛夜景。</b></p> <p class="ql-block"> 晋祠,在太原市南25公里,国保单位,4A风景名胜区。原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晋祠何年所建无考,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说明当时小而简,据记载,北宋以后,晋祠的规模逐渐扩大。</p><p class="ql-block"> 晋祠以古建筑、雕塑、名泉、古木著称于世,祠内风景秀丽,建筑宏伟,殿宇林立,有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点缀于山光水色之间,古木葱郁,诗情画意,有“到太原不游晋祠,枉到太原”之说。</p> <p class="ql-block"> 时值晋祠举办菊展,节庆气氛更加浓厚。</p> <p class="ql-block"> “鱼沼飞梁”是晋祠的代表作,建于宋代的十字桥规模不大,沼中鱼儿确实喜人,一束阳光射入,金鱼显得格外美丽。</p> <p class="ql-block"> 晋祠的古建错落有致精彩绝伦</p> <p class="ql-block"> 难老泉号称晋阳第一</p> <p class="ql-block"> 王氏祠堂前,两个小孩欢快的玩耍。王氏先祖之一是春秋时期的周太子晋。子乔祠,即为纪念太子晋而建。史载,太子晋一心向道,终列仙班,让天子位于其弟,即周景王。</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20年,锐意改革的周景王遭贵族反对爆疾而亡,因“穆后及大子寿早夭”,驾崩前传位于德才兼备的次庶子朝,后与贵族拥立的嫡子猛(周悼王)并称二王,公元前516年,晋顷公出兵先后拥立周悼王与王子匄(gai)(周敬王),王子朝战败后携带周朝典籍与礼器,在召(shao)、毛、伊、南宫四大家族追随下,出洛阳城,奔楚国寻求庇护。9年后,王子朝被周敬王派人刺杀,他随身携带的大批周典神秘失踪,中华文明形成断崖,留下了诸多至今还没有解开的谜团。</p><p class="ql-block"> 南阳市、平顶山市多二郎庙,传说是变相纪念王子朝,郏县有三(毛字出头)郎庙,传说是变相纪念追随王子朝的史官毛伯得。</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晋祠,驱车37公里,到乔家大院。</p><p class="ql-block"> 乔家大院,全称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国保单位,5A景区。共有“四堂一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中堂、德兴堂、宁守堂、保元堂及花园</span>),总占地面积为24000余平方米,全面展现乔家大院悠久的历史风貌、典雅的建筑风格、精湛的雕刻艺术、纯朴的民俗民风。</p><p class="ql-block"> 其中,清朝知名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院在中堂,就有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屋,屋与屋衔接,院与院相连, 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都体现了精湛的建筑技艺,是一座集中体现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独特风格的宏伟建筑群体,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人流如织,熙来攘往</p> <p class="ql-block"> 小孩子恐怕是什么也看不到的,只有把小孩驮在肩头,才可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 不同的院落,有不同的风格,寿而康院落,用百寿缸表达长寿的愿望或对耆老的祝福。</p> <p class="ql-block"> 门楼木雕,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 建筑砖雕生动传神</p> <p class="ql-block"> 算盘是商人的得力工具,算盘博物馆展示有不同形制与规格的算盘,路边可使用的巨型双鱼算盘,引得小朋友纷纷试手。</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乔家大院,已是黄昏时分,夕阳下看高墙巍峨,森严壁垒,显得牢固安全。</p> <p class="ql-block"> <b>10月3 日,全天游平遥古城,夜看实景演出,继续宿平遥。</b></p><p class="ql-block">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春秋属晋国,战国属赵国。秦置平陶县,汉置中都县,北魏始名平遥县。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p><p class="ql-block"> 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店铺林立,游客如织</p> <p class="ql-block"> 古建筑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 翁城与城楼保存完整</p> <p class="ql-block"> 从残破的门洞,也可看出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日升昌老字号,已成票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隐藏在民居中的客栈,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花20元,即可得到不错的人像漫画</p> <p class="ql-block"> 还可以体验一把座洋车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陈醋的招牌很有特点,不由得灌上半瓶,不时喝上一口,味道好极了,难怪有“宁缴枪杆子,不缴醋罐子”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古城夜景别有韵味,再欣赏一场反映晋商历史的实景剧《又见平遥》,让游客感受到晋商的义气与豪爽。</p> <p class="ql-block"> <b>10月4日,上午驱车195公里,游览临县碛口古镇,夜在古镇宿帐篷。</b></p><p class="ql-block"> 碛口镇,位于吕梁山中的湫水河入黄河处,是一座历史文化名镇,也是古渡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碛(qi),是指</span>浅水中的沙石或沙石浅滩<span style="font-size:18px;">,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注释为</span>碛,水渚有石者。碛口是指黄河<span style="font-size:18px;">突然缩窄,落差增大,形成水急浪高,涛声震耳,船筏难行的"大同碛"。气势</span>壮观的壶口瀑布是"黄河第一碛",而此地的"大同碛"则被称作"黄河二碛"。</p><p class="ql-block"> 上游来的商船只能在碛口停泊,货物改走陆运,明清时期商业的逐渐发达造就了碛口古镇的繁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卧虎山俯视古镇,黄河弯道旁的红石墙灰瓦顶民居房错落有致,古朴别致。</p> <p class="ql-block"> 从黄河滩回望,依山就势而建的小镇,雄浑壮观。</p> <p class="ql-block"> 卧虎山上的黑龙庙,是古镇祈雨的场所,面对涛涛黄河,却未能摆脱干旱,于是,黑龙庙便常常处于香火鼎盛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 窑洞式客栈,留下无数客商与旅人的深深浅浅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小镇,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来此写生。</p> <p class="ql-block"> 摩崖石刻“大同碛揽胜”,是文人雅士的对碛口的首肯。</p> <p class="ql-block"> 巨石林立的黄河滩,是游客亲身体验河水浩荡,声震百川的首选。</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古老斑驳的渡船,静静地停泊在古渡口,供人追思凭吊。</p> <p class="ql-block"> <b>10月5日,晨游碛口镇李家山村,下午驱车287公里,抵达洪洞县住宿。</b></p><p class="ql-block"> 李家山,距离碛口镇只有3公里,是黄河岸边相对封闭的古村落,<span style="font-size:18px;">典型的黄土地貌、幽雅的自然环境、层叠的窑洞大厦、浓郁的黄河风情、纯朴的百姓人家,每年吸引着许多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前来采风、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 知名画家吴冠中先生的评价是,“从外部看像一座荒凉的汉墓,一进去是很古老讲究的窑洞,古村相对封闭,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这样的村子,这样的房子,走遍全世界都难找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晨曦中的李家山,格外美丽</p> <p class="ql-block"> 层层叠叠的窑洞,犹如鬼斧神工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 吴冠中多次采风下榻的村民李银兰家,如今成了知名的客栈。</p> <p class="ql-block"> 路旁两个歇息的老太,在互相谦让的交换食物</p> <p class="ql-block"> <b>10月6日,上午游大槐树景区。驱车160公里,冒雨游览壶口瀑布,晚宿吉县城郊。</b></p><p class="ql-block"> 洪洞大槐树景区位于洪洞县城公园街,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据文献记载,从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近50年的时间内,明朝政府在大槐树下广济寺院设局驻员,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先后18次大规模移民于京、冀、豫、鲁、皖、苏、鄂、秦、陇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市。这对于当时医治战争创伤,巩固明政府统治地位,恢复战后经济及促进民族融合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历经600多年的沧桑岁月,古槐后裔繁衍生息,现已遍布全国各地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p><p class="ql-block">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也就成为海内外流传千古的民谣和槐乡后裔追根溯源的指南。</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来,大槐树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成为亿万古槐后裔寻根祭祖、探本溯源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根字影壁饱含着浓浓的桑梓情,悠悠的思乡意,游客纷纷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第一代大槐树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在清顺治八年(1652年)汾河发大水时被洪水冲毁。民国三年在一代大槐树的原址上修建的遗址。</p> <p class="ql-block"> 由第一代大槐树同根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树,有大约400年的历史,由二代大槐树同根滋生的第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当年移民告别故土时,把大槐树当作家乡的象征,迁入新地后,纷纷在庭院种植槐树,寄托对故土的思恋。清代以后庭院内不再种植槐树,如今只要见到有国槐的庭院,肯定明代移民有关。</p> <p class="ql-block"> 祭祖堂前,寻根问祖的人民顶礼膜拜。</p> <p class="ql-block"> 广济寺内,拍照的游客恭敬有加</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每天在上演迁民的情景剧,让人有更深的感受。至今还有不少上岁数的老人,习惯于“背绑手”走路,上卫生间仍叫做“解手”,应该是被迫移民留下的深深烙印。</p> <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span style="font-size:18px;">滔滔黄河在流龙王山附近时,由300米乍缩为50米,飞流直下,猛跌深槽,如壶注水然,故曰"壶口",</span>因其气势雄浑而享誉中外。 </p><p class="ql-block"> 壶口瀑布,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黄河水<span style="font-size:18px;">奔腾呼啸,跃入深潭,溅起浪涛翻滚,</span>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景色无与伦比。</p> <p class="ql-block"> 全身红衣的老汉,用高亢嘹亮的嗓音,唱出韵味十足的信天游,用唢呐吹出欢快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 <b>10月7日,自吉县返程,下午回到温馨的家园。</b></p><p class="ql-block"> 本次自驾游行程1800公里,自由自在,收获多多。近年来,自驾游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青睐,网络为随时随地查攻略、订酒店提供了便利,每到一地,了解风土人情,品尝风味佳肴,时间自由掌握,行止任意调整,何其快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后记:晋国、晋水、晋阳城变迁</b></p><p class="ql-block"> 参观晋祠,简介是这样写的:晋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史记·晋世家》记载的:“成王与叔虞戏,削桐叶为圭以与叔虞,曰:‘以此封若’。史佚因请择日立叔虞。成王曰:‘吾与之戏耳’。史佚曰:‘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乐歌之’。于是遂封叔虞于唐”。叔虞封唐后教化民众,治理山川,兴修水利,使唐国百姓安居乐业。叔虞死后,其子燮继位,因境内有晋水,遂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缅怀叔虞的功绩,遂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奉祀,故称“晋祠”。</p><p class="ql-block"> 百度百科是这样写的: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周成王姬诵封胞弟姬虞于唐,称唐叔虞。其封地在今山西<b>翼城</b>,后来叔虞宗族的一支迁至晋阳,在悬瓮山麓晋水发源处建祠宇,称唐叔虞祠。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晋。</p><p class="ql-block"> 那么问题来了,晋祠建在晋河源头,然而,在西周时期以及春秋早期,晋河并不在晋国原来境内,何来因晋水而改唐为晋?</p><p class="ql-block"> 我们把时间捋一捋,周成王二年(前1041年),唐国从属“<b>三监之乱</b>”,被周公所灭,成王姬俑“桐叶封弟”封姬虞于唐,史称唐叔虞,封地在太原市以南300公里的翼(今翼城西南),唐叔虞之子燮时,因晋水改唐为晋。</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678年,也就是楚文王攻占汝河流域的那一年,居住在<b>曲沃邑</b>(今闻喜县)的<b>晋武公</b>,击败<b>晋缗公</b>取而代之,用抢掠来的珍宝器物贿赂新立的<b>周釐王</b>,周釐王任命曲沃武公为晋君,列为诸侯,史称<b>“曲沃代翼”</b>。</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669年,<b>晋献公</b>8年,移都至绛(后又分绛、故绛、新田三处都城)。这时晋国的辖区在山西省南部及河南西北部。</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541年,晋国北征赤狄,版图扩大到300公里外的太原。公元前497年,筑建晋阳城(晋祠东北2公里)。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联合灭了智家,晋被赵、韩、魏三家所分,形成三家分晋的局面。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承认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为庶民,居屯留(今长治)。</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周威烈王封<b>赵烈侯</b>赵籍为诸侯立国,国都在晋阳(今晋阳古城遗址),公元前386年<b>赵敬侯</b>迁到邯郸(邯郸市邯山区),公元前222年,灭于秦国。</p><p class="ql-block"> 那么,晋水、晋国、晋阳、阳晋等名字肯定存在一个变迁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经查询,已有学者进行过考证,大体上结论如下:</p><p class="ql-block"> 原始的晋水应当是现在的涑(su)河,郦道元《水经注》对晋水的记载,是当时的状况,并非西周及其以前的情况。公元前541年晋国版图扩大至太原地区以后,把晋水的名字带了过去,公元前497年,建晋阳城,位置在晋祠东北2公里的晋阳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 据记载,原来在涑河流域,还有一个叫阳晋的城邑。历史上随着族群的迁徙,往往会把原来的水名、地名、城名带上一起走,以寄托思念故土的离愁别绪,应引起充分重视。</p><p class="ql-block"> ,另外,考察民俗,古代祭祀权专属于诸侯王,晋国在晋侯存在的年代,不可能在都城以外的地方建祠祭祀,这绝对是一种僭越行为。</p><p class="ql-block"> 据此推断,晋国在灭赤狄占太原后,晋国王族的一支迁入晋阳,随把原居住地的晋水名号同时带来,新建城名晋阳以别原来的阳晋。而建唐叔虞祠,则一定是在公元前376年晋静公被废之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