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春节藏东行第三天,2022.02.04

鄧大人的一畝三分地

<p class="ql-block">今天早晨终于看到了日出,但是升起时干巴巴的,缺少了金红色,还是没能拍到日照金山……</p> <p class="ql-block">这是波密松赞林卡边上的雪山“祖母吉珠”</p> <p class="ql-block">太阳好,今早出发之前在波密松赞林卡大院内游走拍摄了不少照片。</p> <p class="ql-block">过了九点出发先去波密县城做核酸检测。凡是行程码上带星的,每48小时要做一次核酸检测。这是出了酒店涌入眼睑的第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后面沿途风景几乎就是雪山、雪山、雪山……</p> <p class="ql-block">这朵白云仿佛一头猛虎扑向山巅。</p> <p class="ql-block">这是著名的盔甲山,它原名阿里措日。其接近山顶部分全由石板岩层构成,经线长而分明,经风化形成很长的台阶若干层,落上雪后,黑白横条纹仿佛将士的盔甲。</p> <p class="ql-block">公路一侧的帕隆藏布江,是从然乌湖流出来的,翠绿如玉。</p> <p class="ql-block">途经米堆冰川……</p> <p class="ql-block">在这儿中途休息,可是厕所是锁着的,只好躲在路边松树林里“唱歌”</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车队行驶在高山峡谷中……</p> <p class="ql-block">山上有旗云。请教了管家,他也不知山名。打开高德地图,根据方位判断,应该是多吉真扎。</p> <p class="ql-block">有一头牦牛踱步过来进入了我的镜头,为照片增色不少😄</p> <p class="ql-block">这是行驶中抓拍的。我们的驾驶员叫次多,驾车又快又稳还贴心,看到我举起手机或相机要拍照,总会轻轻带上一脚刹车……</p> <p class="ql-block">下面三张照片都是从来古松赞山居中拍出去的来古村,这里海拔4200米。</p> <p class="ql-block">有团友要了一杯威士忌,我们纷纷拿来做道具。</p> <p class="ql-block">在阳台上拍照时,两只老鹰飞来抢镜头……</p> <p class="ql-block">特写了一张,用微信小程序“懂鸟”查知是“胡兀鹫”。是鹰形目鹰科胡兀鹫属的鸟类。中文俗名大胡子雕、萨哈勒图-失勒、胡子雕、髭兀鹫。生活环境:喜栖息于开阔地区,象草原、冻原、高地和石楠荒地等处,也喜欢落脚于海边和内陆的岩石或悬崖之中。胡兀鹫分布于欧洲南部、非洲、亚洲中部和南部。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分布于新疆西部、青海、甘肃、宁夏、四川西南部及西藏,为留鸟。食腐。常在空中长时间的滑翔和盘旋,取食腐尸上其他食腐动物不能消化的部分,会把骨头从高空抛向岩石打碎。胡兀鹫采用节省能量的飞行方式—翱翔,长时间、远距离地盘旋着,由于翅形较尖,鼓动两翼时与空气磨擦常发出一种笛哨声。一天可以翱翔9-10个小时,飞行高度达7000米以上。它们也可以借助尾羽的活动和初级飞羽的微微转动,在离地面3-5米的高度,作快速的贴地面飞行。</p><p class="ql-block">在非繁殖季节,胡兀鹫大多与兀鹫结群活动,但要比兀鹫机警得多。发现尸体后,先翱翔观察,然后落在50米以外的地方窥测,确认没有危险后一齐拥上聚餐,在几十分钟内将一具庞大的动物尸体吃得只剩下头、胯骨和几根大腿骨。有时发现病残体弱的旱獭、牛、羊等动物,也会从高空直接扑向目标。对于鼠、鼠兔和小鸟等小型动物往往直接吞食。遇有大的无法下口时,它们就会将骨头或乌龟抓起来,飞到60多米高,将其从空中投向岩石,使之破碎,然后落下吞食。如果连摔多次都不能摔碎,也只好放弃,所以胡兀鹫生活的地区常有仍在山岩上的大块动物骨头。</p><p class="ql-block">胡兀鹫的视力很强,在视网膜的斑带区中央凹内的视觉细胞有150-200万个,大大高于人类在同样区域的20万个视觉细胞。它们也非常注意对乌鸦、鸢、豺、鬣狗等食尸动物的观察,每当渡鸦发现食物而高声鸣叫时,胡兀鹫便飞过来争食,并将渡鸦挤到一旁;而当渡鸦发现危险飞走时,胡兀鹫也赶快随之逃离。</p><p class="ql-block">食性</p><p class="ql-block">主要以大型动物尸体为食,特别喜欢新鲜尸体和骨头,也吃陈腐了的旧的尸体。有时也猎取水禽、受伤的雉鸡、鹑类和野兔等小型动物。常在裸露的山顶或山坡上空缓慢地飞行搜寻食物。除特别饥饿时它才赶走正在吃食的猛禽争抢食物外,一般它不和其他猛禽争抢食物,而是等在一边,等其他猛禽吃完后,才去捡吃剩下的残肉、内脏和骨头,最后打扫战场。对小块硬的骨头它能整块吞下,而对一些不能弄碎的大骨头,则带至50-80米的高空,然后朝地面坚硬的石头上扔下,将其粉碎后再吃。</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来古冰川。从路边到来古冰川还有一段山路,大部份人选择了骑马,我还是选择了徒步。</p> <p class="ql-block">当地的藏民牵着马倒是一道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途中拍到这种鸟,用“懂鸟”查知:</p><p class="ql-block">灰腹噪鹛(英文名:Brown-cheeked Laughingthrush,学名:Trochalopteron henrici),是雀形目噪鹛科彩翼噪鹛属的鸟类。英文名直译为褐颊噪鹛。分布于记录不详以及中国大陆的西藏等地,多见于河谷阶地锦鸡儿灌丛、阳坡杨树林以及青冈灌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西藏南部。有指名亚种和古琴亚种2个亚种。</p><p class="ql-block">外形特征</p><p class="ql-block">中等体型(26厘米)的灰褐色噪鹛。头侧褐色而与偏白的下颊纹及细眉纹成对比。两翼及尾基部缘以蓝灰色。初级覆羽成黑色块斑。下体灰,臀暗栗,尾端有狭窄白色。虹膜-褐色;嘴-橘黄;脚-黄色。叫声:笛声whoh-hee及喳喳的叫声。</p><p class="ql-block">生活习性</p><p class="ql-block">成对或结小群于森林及多灌丛的河谷,深藏而不显。有时与黑顶噪鹛一道活动。</p><p class="ql-block">地理分布</p><p class="ql-block">欧亚:西藏南部,东南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来古冰川一名来源于紧邻冰川的一个藏族小村落——来古村,来古在藏语的意思就是隐藏着的世外桃源般的村落,第一眼看见来古冰川就犹如眼前突然出现一冰清玉洁的美女,一阵惊艳。</p> <p class="ql-block">来古冰川为一组冰川的统称,位于西藏昌都地区八宿县然乌镇境内,紧邻然乌湖,是帕隆藏布的源头,冰雪融水流进然乌湖……</p> <p class="ql-block">来古冰川的冰块、冰山都呈蓝色。</p> <p class="ql-block">有些冰块的形状可以让人联想,下面两幅各位能想象成……?</p> <p class="ql-block">有一只小狗在冰块间穿梭欢跳</p> <p class="ql-block">我往返徒步了大约2.7公里</p> <p class="ql-block">回到房间,拉开窗帘,巨大的落地窗就是一幅画</p> <p class="ql-block">晚餐点了一份西红柿鸡蛋面,好久不吃了,十分想念。</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在酒店的楼道里欣赏墙上挂着的摄影作品,对这幅花不了解,特地拍下来查询,得知是“雪兔子”,我还以为是雪莲花呢。</p><p class="ql-block">雪兔子,菊科、风毛菊属多年生一次结实有茎草本植物,根垂直伸,黑褐色,有纺缍状分枝。茎直立,高可达30厘米,被稠密的白色或黄褐色的厚棉毛,下部叶片线状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顶端急尖或钝,基部楔形渐狭,边缘有尖齿或浅齿,部茎叶渐小;最上部茎叶苞叶状,线状披针形,顶端长渐尖,两面密被白色或淡黄色的长棉毛。头状花序无小花梗,总苞宽圆柱状,卵状披针形或线状长圆形,小花紫红色,瘦果黑色,冠毛淡褐色,外层短,糙毛状,7-9月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分布于中国云南、西藏;印度、尼泊尔及印度西北部也有分布。生长在海拔4500-5000米的高山流石滩、山坡岩缝中、山顶沙石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