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

张筱芳

<div><br></div> “顺风车”对我来说是个时髦词。最早听说这个词是在上世纪60年代,说在英美发达国家,站在马路边上,左手叉腰,右手向前平举并翘起大拇指,就是搭顺风车的标识。大拇指指向的方向,就是你想要去的方向。没想到在本世纪,我这个年过耳顺的老汉,也切切实实体验了一把搭顺风车的时髦。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从广西猫冬后回常州,在上海浦东机场下飞机转车。按照航班降落时间,应该是晚上10:15。买好飞机票后,就与妻子商量从浦东机场到常州这段路程的解决方法。是在机场住一夜,还是当晚想办法回常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妻子倾向当晚回常州,但她当惯了“领导”,只说了回去,至于怎么回去,好像与她无关。如果飞机在晚上10:15准时降落,再考虑拿托运行李后走出去,半个小时是少不了的。更何况这几年坐飞机,好像准点的概率不高,到时候地铁没有了。大巴虽然可以到虹桥枢纽站或上海火车站,但虹桥枢纽站的动车和高铁都已经停运,上海火车站也很难有合适的列车,还不要说我们带了一堆的行李。包个小车到常州,得千儿八百的,太奢侈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偶尔间我想到了顺风车,返程那天正好是周五,凭我曾经在上海工作18年的经验,知道有很多在上海工作的常州人那天都会回常州,不知会不会有机会。此时想到平时不学不用“滴滴打车”软件,现在束手无策。最后,只好在“58同城”的上海网页上发了一条消息:“几月几号几点几人几多行李,想从上海浦东机场搭顺风车去常州,若有意请报价”,并留下了手机号码。</p> <div><br></div> 没想到这条在我看来不起眼的信息,竟发挥了不小的用场,没到第三天,就有人给我来电话,说虽不是顺风车,但愿意专程送我到常州,价格是580元。我想:好嘛,顺风车改专车,待遇提高啊。就是贵了点。觉得离飞上海还有一段时间,不着急定,就拖下了。<div><br></div><div> 又过几天,一位先生来电话,说是常州人在上海工作,周五下班回家,愿意捎我们回去,价格是200元一个人。我想如果我们在上海住一个晚上,起码200元,第二天再买高铁、动车票回常州100多元,还有上海的地铁票和常州火车站到家打车,400元也算差不多。站在车主的角度讲,上海到常州的高速公路过路费70元,油费约100元,车辆的折旧费,还要等你们到半夜,挣这点钱也应该,就成交了。以至后来第三位先生来电话关注我的顺风车,被我以“已经联系好了”为由回绝了。</div> <div><br></div> 没想到的是“没想到”的事太多了,临在外地登机飞上海前,那先生来电话说他的车坏了,来不了。又要介绍给我其它的车来代替。我估计他是觉得不合算,或者是拉到了更好的活而毁约,但我不想和没有契约精神的人交往,挂了他的电话没回,赶紧拨打了第三位联系人的电话,约定接机时间和联系方法。这回是他主动了,把价格定在450元上。 <div><br></div> 花钱就会有享受,那天我们出机场后,就接上了“联络暗号”,坐上了他那辆崭新的丰田卡罗拉车,一路平安到常州,体验了现代化网络的方便和顺风车的时髦。回家后就购置了4G手机,开通了“滴滴打车”,向新的方便和时髦进军。<div><br></div><div><br></div><div>(卡通画片来自网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