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张茅走出去的黄埔军校同学名录,看看有你认识的吗?

醋溜土豆丝

<p class="ql-block">  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把近十年来搜集的黄埔军校三门峡籍五百位余位同学的信息资料和故事整理出来了,不完全统计,其中我们陕县张茅乡就走出去了18位黄埔同学,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贡献了青春和热血,是古镇张茅的骄傲,时代在向前进步,历史在向前发展,他们的功绩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春节里,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之心,编辑美篇,讲述我们张茅的黄埔同学故事,希望凝聚共识,把新时代热爱家乡的豪情壮志转化为不断前行的力量,进一步深入了解家乡历史,贡献家乡,让我们不忘历史,珍爱和平,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好黄埔故事,发扬黄埔精神,共勉爱国情怀,促进祖国统一大业,致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建于1924年6月16日,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灌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二十三万余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既是历史起点,也是历史的转折,永远是人们心中的丰碑,激励着每一代青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分校设置:</p><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创立后,曾在黄埔岛内设立平岗分校、蝴蝶岗分校,在广州市区内设立省分校。这些分校纯属移驻学生分区上课,并无专门的分校组织机构,实际上不是分校。正式建立的分校,应该从民国14年3月(1925)黄埔军校学生军第一次东征攻克潮汕筹设潮州分校开始。1926年~1927年间,在广西南宁、湖南长沙、湖北武汉增设分校,因地取名。</p><p class="ql-block"> 截止民国24年4月(1935)成都分校开学,黄埔军校所设立的分校有潮州分校、武汉分校、长沙分校、南昌分校、南宁分校、洛阳分校/汉中分校、广州分校、成都分校八个分校。抗战前的八所分校,并非开办后就一直办理,它们的历史任务结束后,则予以停办。</p><p class="ql-block"> 抗战以后,因扩军和伤亡,下级军官急需补充,因而增设一批黄埔分校,由于校址可能因战事而变动,故改变用地名作校名的方法而用数字番号,计有下列各校:第一分校(原为洛阳分校,后迁陕西汉中);第二分校(原为武汉分校,后迁至邵阳,再迁湖南武冈);第三分校(原为成都分校,1938年黄埔本校迁入成都,成都分校并入本校,改设第三分校于江西,1939年3月三分校在江西云都复校,后转至瑞金);第四分校(原为广州分校,1937年12月迁到德庆,1938年2月迁到广西桂平,再迁宜山,继迁贵州独山、遵义、湄潭);第五分校(原为昆明分校);第六分校(原为南宁分校,1938年1月日机多次空袭南宁,营房被炸,无法操课,一周后分校奉命迁往桂林李家村(今奇峰镇),因该地有多处天然防空洞。到桂后学校初名中央军校桂林分校);第七分校(原址天水,1938年第七分校正式奉命筹办,1938年3月29日在陕西凤翔正式成立,5月份迁至西安王曲镇);第八分校(由第五战区干部训练团改组,校址在湖北均县草店,1945年迁湖北房县);第九分校(原为新疆陆军军官学校,后改为第九分校,校址设在新疆迪化);第十分校(即凤山分校,1947年,孙立人在台湾奉命训练新军,决定在高雄县凤山镇成立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军官训练班,直属成都本校,这便是通常所说的第十分校)。</p><p class="ql-block"> 综上,黄埔军校主要分校有:潮州分校、长沙分校、汉中分校(原为洛阳分校,后迁汉中,中央军校第一分校)、武汉分校(中央军校第二分校,迁至湖南武冈)、江西分校(中央军校第三分校)、广州分校(中央军校第四校)、昆明分校(中央军校第五分校)、南宁分校(中央军校第六分校)、西安分校(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湖北分校(中央军校第八分校)、迪化(乌鲁木齐)分校(中央军校第九分校)、凤山分校(中央军校第十分校)。</p><p class="ql-block"> 1944年12月底,第一分校(洛阳分校)被撤销。1945年5月,第二分校(武汉分校)被撤销。6月,第八分校(湖北分校)被撤销。8月,第五分校(昆明分校)被撤销。10月,第四分校(广州分校)被撤销。11月,第三分校(江西分校)和第六分校(南宁分校)被撤销。12月,第七分校(西安分校)被撤销。1947年4月,黄埔军校第九分校(驻地为今乌鲁木齐)被撤销。</p> <p class="ql-block">  1988年1月,黄埔军校广州旧址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6月16日,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70周年,大陆邮电部发行了纪念邮票1枚,面值20分,票面为黄埔军校大门全景。台湾的中华邮政亦发行邮票1枚,票面为黄埔军校大门全景与蒋中正校长头像。</p> <p class="ql-block"> 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  《古镇张茅黄埔军校同学名录》</p><p class="ql-block"> 1、樊俊杰(1920--1997),别名明科、子秀,男,汉族,1920年5月生于陕县张茅乡位村侯家岭,1938年毕业于河南省立第九中学。1939年怀着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际、救人民于水火之中的信念,考入黄埔军校七分校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四团五期五总队十五大队九中队步兵科,比叙黄埔17期。1941年春毕业后,立即投身到KANGRI前线,参加抗击RIKOU的山西晋南等战役。曾任国民革命军陆军96军(军长李兴中)军部参谋处中尉参谋、上尉参谋、177师(师长李振西)师部特务连连长、师部军官训练班少校教官、河南省第十一行政区区训班少校军事教官等职。战争年代他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抗敌,解放后解甲归田,曾任位村乡农会财粮兼保管、治淮委员会工队长。在镇反和文革运动中遭受冲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平反。改革开放后,支持后代搞副业,勤劳致富奔小康,传承优良家风学风,教育子孙努力学习,掌握才干,做对人民对社会有用之人。1989年经审查批准参加了黄埔军校同学会,联络台湾同学,积极宣传党的和平统一政策和改革开放政策,发扬黄埔精神,为统一大业鼓与呼。1991年被推荐为市政协特邀委员,出席了政协三门峡市第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为统一大业建言献策。他常对人讲“爱国爱家,爱国不分先后,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珍爱和平。”1997年因病去世,享年77岁。其孙子继承祖父遗志,传承发扬黄埔精神,参加市、区两级政协,积极参政议政,忠诚履职,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2015年,台湾马YINGJIU先生为樊俊杰遗属颁发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穿越台湾海峡,邮寄至豫西,见证了海峡两岸一家亲。</p> <p class="ql-block">2、苏琦(1920--1993),别号亚超、东周,男,汉族,1920年2月15日生于陕县张茅乡后崖村。他幼读私塾,中学就读于铁路福利学校,食宿免费。1941年8月至1943年在四川成都北教场参加黄埔军校本校十八期一总队工兵一队学习,经过两年刻苦学习和训练,1943年2月毕业后即投身到抗战前线,1947年4月至1948年任郑州工兵九团运输汽车管理员,任少尉。苏琦懂英语,美式英语讲的很好。1948年郑州解放后,解甲归田,一生辛勤劳动,为人正直,豁达善良,光明磊落,教育六个子女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以劳动创造价值。镇反和文革运动中,虽然遭受冲击,他用坚强书写希望,用豁达经营生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被平反,1989年经审查批准加入黄埔军校同学会。晚年,数次受三门峡市县统战部邀请参加统战工作联谊会,为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余热,盼望和平统一曙光。1993年因病去世,享年73岁。</p> <p class="ql-block">3、刘克让(1918.5.1—?),别名刘福许,男,1918年农历五月初一出生于陕县张茅南头村,幼时在位村读私塾,后在陕州城内棉林学校读中学。刘克让学习刻苦,追求进步,为抗日救国,1939年考入黄埔军校西安七分校,1940年12月毕业于七分校16期第16总队通讯大队第一队。1941年12月任黄埔军校七分校教育处少尉助教,做助教期间,介绍两位堂弟到七分校创办的学校读书。1948年任民国安阳县党部第一区分部宣传委员。抗战时期,投身到抗战中,在部队勇于战斗,不断晋升。抗战胜利后,刘克让在外又娶妻生子,孩子在河北通州出生,取小名通生,1947年向家里寄回孩子照片。家属依然记得信中说,他在北京是新闻室少校主任,寄信的地址是鼓楼后前马场。解放前从石家庄经上海随部队到台湾。解放后,同族亲属在老宅坍塌的窑盖下发现了刘克让黄埔军校毕业时颁发的同学录,上面有其毕业照片,岭后外甥拿走同学录翻阅保管,后遗失。改革开放后,刘克让与大陆亲属取得联系,大陆亲属通过信件,向刘克让介绍大陆党的富民政策和改革开放政策,刘克让日夜思念家乡亲人,来信中说,要千方百计回大陆探亲,因故终究没有成行,带着遗憾日夜遥望故乡河南。刘克让四个子女均为高学历,儿子在台湾从政或经商,女儿在法国从事高校教育工作。刘克让弟弟做为台属,多次参加市县统战部门会议,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和平统一政策。古镇张茅南头黑坡村峥嵘岁月,风雨彩虹,在新时代历史的康庄道上一直诉说着刘克让的抗日故事和爱国情怀。</p> <p class="ql-block">4、李多丰(1917--2013),字亨斋,号芳园,男,陕县张茅乡东村人。1939年考入黄埔军校17期二总队二大队七队步兵科,1942年冬毕业后,任第九军第五十四师160团警卫排中尉排长;不久离开五十四师,任第七补给区第二分站中尉站员;后曾任国军联勤总部74补给支部上尉军械员、少校军械员。1949年12月,在国军第七兵团司令裴昌会带领下于成都起义。</p><p class="ql-block"> 1950年,李多丰携妻、女来到宝鸡谋生。1951年—1957年在宝鸡五中任教师,1957年—1961年在十里铺小学任教师、班主任兼工会主席,后调宝鸡电镀厂任会计,1981年退休。</p><p class="ql-block"> “文革”中,因曾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李多丰被扣上“历史反革命”帽子,交群众监督劳动,遭遇批斗。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宝鸡市有关部门了解了其情况后,落实了起义人员政策,恢复了其工作。改革开放后,李多丰出任宝鸡市黄埔军校同学会理事、副会长、金台区政协委员,积极为祖国的统一大业继续发挥余热。</p><p class="ql-block"> 李多丰祖父李获荣,术精岐黄,行医济众,乐善好施,为乡亲称颂。父辈家道衰落,沦为贫穷。李多丰幼年时期常过着缺衣少吃的穷苦生活,甚至沿街乞讨度日,1931年,东村成立私塾,李多丰在众乡亲的怜悯下得以入学就读,上了五年私塾。十九岁时辍学,先后到北坡村、马庄村、寺庄村任教。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目睹日寇暴行,李多丰义愤填膺,在寺庄小学校董杨之清先生的支持下,毅然背井离乡、投笔从戎,加入国军第九军第五十四师部队抗日,而后考入黄埔军校。</p><p class="ql-block"> 2013年,李多丰不幸去世,享年96岁。</p> <p class="ql-block">5、 陈生舜(1914--1984.10.24),别名陈小生,男,生于1914年,三门峡陕县张茅乡西崖村人。1939年在西安战干四团第二期第三大队第十二中队受训和学习。战干四团全称军委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战干四团二期毕业生比叙黄埔军校十五期毕业生。陈生舜一生行医济众,乐善好施。曾在山西省、陕西省给当地老百姓看病,救助过无数病人,老百姓称他为名医。陈生舜闲暇之余帮助本村的年轻人学习医学知识,培养出了一批农村医生,使他们更好地为老百姓治病救人。黄埔军人陈生舜于1984年10月24日因病去世,他的名子永远记在大家的心里。</p> <p class="ql-block">6、苏容涛(1914.9—1970.10),别名苏六生、苏哲生,男,河南陕县张茅西崖村人,1936年任张茅联保主任,黄埔军校七分校十七期第九总队毕业。第九总队1940年成立,学生由豫陕皖各省招来,驻陕西长安岳村。1942年6月29日黄埔军校毕业后在陕西省西安王曲村109师326团9连任少尉排长,后任第一战区第四挺进纵队十二支队特务、第二中队长。苏容涛同学和中共陕县第一任县委书记蔡迈轮中学同学,是换帖弟兄,在那个时代青春年少的他们志向一直,都为了民族的解放和独立。1950年外出内蒙古包头,1961年返回张茅,后劳动改造3年,1970年10月在西崖病逝。</p> <p class="ql-block">7、梁中珍(1924--1988) ,别号瑞峰、小盆,男,1924年出生于张茅车站吉家河(现麻塘湾村),明朝理学家梁殿象后代。1944年8月考入黄埔军校西安七分校学习,1947年9月毕业之际时局变化,当年毕业学生并入成都本校,毕业于黄埔军校21期步兵第十大队40中队。解放后返乡劳动,后赴新疆石河子143团南山煤矿当工人,工作中不怕苦累,勇挑重担,正直处事,用辛勤赢得赞誉。1974年,结缘落户湖滨区交口宋家店。1984年光荣退休。梁中珍心底善良,细微抚养宋氏姊妹,言传身教,严格教育养子女长大成人。养子女知恩图报,梁中珍晚年疾病缠身,子女们细心照顾老人,孝感石河子。1988年因病在新疆石河子市去世,终年64岁,葬于石河子南山。</p> <p class="ql-block">8、王公卿(1920--1942),别名王相国,生于1920年,陕县张茅杨树沟村人。1939年在黄埔军校战干四团二期受训。1941年任营长;1942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军官训练班第十一期第一总队第三大队十队。同年,八月因病在原籍去世。</p> <p class="ql-block">9、赵子珍(1919—1951),男,1919年出生,陕县张茅南沟村人。1937年在洛阳中训团任指导员;1939年在军委会战干团二期受训学习,比叙黄埔军校第17期毕业。解放后,返家劳动。1951年在张茅白土坡村去世。(战干团比叙黄埔军校16期或者17期,学员毕业后都走向抗RI战场,为国杀敌,他们的精神永存,可昭日月)</p> <p class="ql-block">10、郝国华(1919--1963),男,生于1919年,陕县张茅乡邢家沟人。1939年在军事委员会战时干部工作训练团第二期毕业;1945年在黄埔军校七分校军官训练班第十二期受训和学习。1963年在原籍病逝。(军委会战时干部工作训练团,简称战干团,战干团二期比叙黄埔军校17期)</p> <p class="ql-block">11、 沈永顺(1913--1952),男,生于1913年,陕县张茅西崖村人。1939年7月在黄埔军校二分校军官训练总队第三期第二大队第六队学习,1946年在中央训练团第六军官总队第9大队42中队受训,曾任兴国县国民兵团少校团副。1952年在原籍因病去世。</p> <p class="ql-block">12、田明镜(1915--1943),别名田青阳,男,生于1915年,陕县张茅西崖沈家豪村人。1939年7月在黄埔军校二分校第三期第二大队五队受训。1943年在江西兴国县病逝。1947年由同乡沈永顺将骨灰搬回家乡。(田明镜同学是否牺牲在战场?有待查询)</p> <p class="ql-block">13、张树闻(1922-1950),别名张建国,男,生于1922年,三门峡陕县张茅乡位村人。1940年毕业于黄埔军校七分校16期五总队三大队第七队,1950年去世。(黄埔七分校16期学生毕业正是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他们毕业后走向战场,血洒神州,我们不能忘记)</p> <p class="ql-block">14、王九江(1919--1944),男,生于1919年,陕县张茅乡西崖村人。1937年毕业于黄埔军校军委会战干四团第二期。(战干四团,全称军委会战士工作干部训练第四团,比叙黄埔军校17期)1944年病逝于原籍。(王九江同学是古镇张茅走出去的黄埔军校同学,是否在战场牺牲,也有待求证。战干团同学1940年毕业,立马走向战场,参加抗RI战争)</p> <p class="ql-block">15、苏树秀(1916-1953),男,1916年出生,河南陕县张茅后崖村人。1939年在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第四团第二期受训毕业,叙为黄埔军校第17期。曾任校长,书记等职务。1953年5月去世。(黄埔专家白老师、谭老师、吴老师曾经帮助查询,感谢曾经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16、 郭彦华(1919--?),男,别号醒民、云周,河南陕县张茅镇黄底村人(现三门峡湖滨区高庙乡黄底村),1940年前后在张茅教书,教书期间,日本侵略,国土沦陷,郭彦华了解时局,深感教书不能救国,必须上战场,心怀救国之志,离开讲台。1941年春天,弟弟郭同周,把哥哥郭彦华从黄底村送到张茅镇 ,从此郭彦华踏上黄埔之路。1941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成都本校18期,编入18期第一总队工兵第一队。经过两年刻苦学习和训练,1943年2月毕业后即投身到抗日前线。1947年和家里通了最后一次信,信中说,他是特务连连长,迫于战争,在外已经娶妻生子。考入黄埔军校时,家里留下了原配妻子和一岁半的孩子,后原配妻子带着遗憾离世,孩子九岁过继木桶沟。解放后,家属多方打听,寻找郭彦华,始终没有消息。每年的清明和中秋节,郭彦华的后代,都遥寄思念。高庙山和历山的春风一年又一年,特别是他的弟弟,张茅送别兄长后,日夜想念兄长不知何时回到故土。</p> <p class="ql-block">另外听说还有以下同学也是黄埔毕业:</p><p class="ql-block"> 17、韩宗正,西崖村人,早期黄埔军校同学,查询了好久时间,没有消息,有待多方考据查询。</p><p class="ql-block"> 18、马俊华,东村人,又名马TENGXIAO(音),也是黄埔毕业,待查询。</p><p class="ql-block">还需要说明的是:</p><p class="ql-block"> 美篇记录讲述的是张茅目前管辖区内的黄埔同学故事,民国期间和解放后,由于区划调整隶属于张茅管辖范围的柴洼、王家后、硖石、高庙部分村庄的黄埔军校同学信息没有收录在此美篇内,比如高庙侯村宁崇同学,宁崇(1920—1948),男,1920年出生,陕县人,现在湖滨区高庙侯村人。1939年在黄埔军校一分校11总队8队学习,1946年任陕县国民兵团上尉督练员,1948年去世。还有高庙黄底村的郭福守同学,黄埔一分校(汉中)毕业,1949年参加起义。如需要查询其他同学信息,可以美篇留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战干四团一期的同学登记证,对所有军校毕业的学生进行审查后发给此证,特别感谢新疆黄埔后代、黄埔专家吴老师提供图片资料,战干四团全称军委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第四团,驻地在西安,属于黄埔序列。张茅毕业的黄埔同学其中五位都是战干团毕业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  张茅乡,隶属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地处陕州区中北部,东与硖石乡毗邻,南与宫前乡、菜园乡接壤,西接湖滨区交口乡,北与湖滨区高庙乡和陕县王家后乡接壤,乡人民政府距陕县县城38公里。民国元年(1912年),设张茅镇;1984年7月,改为张茅乡人民政府。截至2018年末,张茅乡有户籍人口19610人;截至2020年6月,张茅乡下辖22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张茅街西。</p><p class="ql-block"> 张茅乡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曹魏时开凿北崤道,隋唐时期为北崤函古道重镇,是被毛泽东称为“大政治家,唯物理论者”的大唐贤相姚崇的出生地。在历史上,这里出了不少名人。</p><p class="ql-block"> 张茅乡人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立足现实,做强优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踏步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p> <p class="ql-block">  今天用美篇公布张茅乡籍贯的同学名录,依搜集到资料的时间早晚排序,由于黄埔军校时间久远,史料有限,公布出来的信息难免有差错,希望朋友们给予指正,特别是黄埔同学毕业的期别队别科别有待考据。有些人员信息把握不准是否黄埔军校毕业,高度疑似黄埔毕业的同学信息,也统计在内,生怕漏掉一人,后面括号备注疑似字样。搜集出来的一部分黄埔同学简历和故事没有公布,可能会涉及敏感词句,随后择情公布。感谢三门峡党史专家刘全生老师、感谢黄埔专家明月老师、白老师,黄埔后代吴老师、侯明、李行、刘增强等老师,感谢三门峡有关部门领导和慈善人士孙宁生、石耘、赵卫明、尚柏仁、水泽礼、王亚东、肖耀、张苏成、高超群、牛占亚、范娟枝、薛瑶瑶、焦鹏、王娟、王绍伟、郭智民、常婷和谭鲁生、崔九令、陈宝禹、王乃方、陈小敏、刘雷霆等老同志,感谢河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张梅枝、车占昌、高辉、郝娜等领导们和热心人的帮助支持!欢迎并麻烦朋友们提供更多的黄埔同学信息,深表谢意!</p> <p class="ql-block">编后的话:</p><p class="ql-block"> 古镇张茅西崖一个村就走出了五位,他们是陈生舜、王九江、苏容涛、沈永顺、田明镜,值得研究。后崖村张茅村走出了三位。当时上黄埔军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多方面条件,比如学历、思想境界、经济条件等。也可能西崖村是古镇张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关系,经济比较宽裕,对外信息灵通,青年思想进步,彼此相互影响,投笔从戎,立志报国。无论哪个时代,读书推动发展,青年推动历史。</p> <p class="ql-block">  美篇编辑:樊辉,网名醋溜土豆丝,古镇张茅位村人,黄埔后代,三门峡市政协委员,钟情家乡历史文化,近十年来致力搜集三门峡籍黄埔军校同学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