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里的中国》观影学习 一、尚书

小草 ( 请不要送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二月起, 央视打造了一档文言文 科普节目——《典籍里的中国》,我陆续看了几集。节目最大的亮点,就是把文言文讲得通俗易懂。</p><p class="ql-block"> 形式:百家讲坛+话剧表演。先由专家讲解古籍的文化内涵,再由演员演出其中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节目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所主导,顶级高校、研究所学者亲自讲解。领头的就是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们用饱含情感的精湛演技,将观众带入历史的云烟中。只一抬眸,就能让人无比动容、热血沸腾。</p><p class="ql-block"> 撒贝宁化身当代读书人,与这些历史人物来了场穿越古今的对谈。</p><p class="ql-block"> 《典籍里的中国》聚焦享誉中外、流传千古的典籍,讲述从典籍出发的中华文明史。节目依托典籍的文化,另辟蹊径捕捉典籍中的亮点,将“珍珠”串联成文化之链,构建成深刻全面且有洞见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历史图谱,对中华文明脉络进行梳理。</p><p class="ql-block">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这没有多少历史知识又不懂文言文的人来说,确实是雪中送炭,受益匪浅。为促进学习陆续下载些许图片、视频,配小段的文字,集结成美篇,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尚书》</p><p class="ql-block"> 据说最早叫《书》,尚 即上,意为上古之书。其作者是上古史官。</p><p class="ql-block"> 相传,孔子晚年从3千多篇中选出数百篇精品整理编纂,方便后世学习和传承。</p><p class="ql-block"> 中国 一词最早就是出自《尚书》。统一音律和度量衡,也是由《尚书》最先提及。</p><p class="ql-block"> 它记录了尧舜禹、夏商周的历史。按时间顺序,全书可分四个部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一共58篇,跨度上千年。也因此被誉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p><p class="ql-block"> 节目组精心挑选了几则关于《尚书》的故事,以话剧的形式呈现给观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画中这个人叫伏生。原是秦朝博士,即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员。</p><p class="ql-block"> 秦始皇焚书坑儒,下令禁止民间私藏经书,但他甘冒生命危险携《书》逃回家乡。途中兵荒马乱、恶徒遍地,伏生的儿子因护书而死。后来天气转寒,众人忍饥挨饿。伏生的妻子又不忍烧书取暖,最后冻死在他的怀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家破人亡的伏生,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家乡。岂料这里也是生灵涂炭、朝不保夕。没办法,他只能把《书》藏于墙壁之中,又匆匆出逃。</p><p class="ql-block"> 等战事平息,一切尘埃落定,伏生已在外漂泊了二十年。再回乡时,他发现墙内的百余篇《书》仅存28篇。</p><p class="ql-block"> 不禁嚎啕大哭,将自己视为历史罪人。此后他痛定思痛,于耄耋之年重新担起抄录整理,传授经书的重任。</p><p class="ql-block"> 后人称颂伏生: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无法解读。</p><p class="ql-block"> 假如没有伏生一家人的舍命护书、尽力传书,那么后世即使拥有原文,也无法了解其中深意。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一家人对《尚书》有再造之恩。</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本无人问津的典籍是没有意义的。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就在于它的文化内核根深蒂固且绵延不绝。</p><p class="ql-block"> 别以为古人迂腐,几千年前的观点拿到今天来看也毫不过时。</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 “ 民本” 思想就出自《尚书》:</p><p class="ql-block">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p><p class="ql-block"> 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牢固,国家才能安定。想起毛老人家发自肺腑的“人民万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的正真动力的胸怀,不竟更是泪水涟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尚书》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 周武王姬发在伐纣之前曾占卜,得到的结果是大凶。</p><p class="ql-block"> 臣子们极力劝阻他发动战争,然而姬发坚持作战,因为他坚信商纣王恶贯满盈,自己定会得到上天的护佑。</p><p class="ql-block"> 得知消息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赶来声援姬发,很多商朝士兵也临阵倒戈,加入了他的队伍。最终,民心尽失的商朝被一举推翻,周朝开始崛起。</p><p class="ql-block"> 朝代更迭,历史循环往复,但真理不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到了战国时期,大思想家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p><p class="ql-block"> 唐朝宰相魏征上奏《谏太宗十思疏》,其中一条是:“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p><p class="ql-block"> 你看,无论是民贵君轻,还是君舟民水,这种爱民护民的思想古已有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追本溯源,继往开来,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鉴古知今,学史明智,这些丰富而又珍贵的典籍,值得每个中国人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