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是开始,春是希望,万事顺逐,不止春天。愿人随春好,春与人宜。湖滨新区幼儿园中一班 ,亲子立春展

范漂亮~

<p class="ql-block">在我国有二十四个节气,而立春<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位居二十四节气之首,人们十分重视这个节气。</span>干支历法是上古文明的产物,上古历法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立春”,当节气立春时,南部地区已有春的气息了。而在我们北方,是春天的前奏,所以立春是一个略带转折色彩的节气,这种转折在全国范围并不是十分明显,但立春后白天渐长,意味着最严寒的时期基本过去,天气开始逐渐回暖,万物渐次复苏。那么大家知道立春的民间习俗是什么吗?</p> <p class="ql-block">习俗一:迎春</p><p class="ql-block">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和句芒神接回来。迎春设春官,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000年前我国就有迎春仪式,至今已形成了许多固定的风俗习惯,立春最初的文字记载形成于周代,是古代重要的祭祀节日,也是劝农备耕的重要时节,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个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在这一天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p> <p class="ql-block">习俗二:打春</p><p class="ql-block">打春即打春牛,亦称“鞭春牛”“鞭土牛”,立春日将泥塑春牛打碎,这是农耕文明时代的遗风。通过打春牛之俗,提醒农人,春天已到,应该不违农时,及时播种谷物,祈愿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鞭春之俗与祈求丰收相关,是一项较为古老之节俗。有用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为了迎春,先选择一片风水好地,搭起“春棚”,四周插上彩旗。</p><p class="ql-block">打春牛,又称鞭春牛、鞭土牛,起源较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p> <p class="ql-block">而到了现在,我们身边可能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可一些农村却有打春牛的风俗。所谓的打春牛,就是在立春前用泥捏塑成一只泥牛,称之为春牛,妇女们抱着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按旧时的说法是可以不患疾病,而如今已成为一种娱乐。在立春这天,村里还会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称之为“抢春”,人们将其视为吉祥的象征,将土块放在牲畜圈,意为槽头兴旺;把粮食放在粮仓,意为仓满粮足。</p> <p class="ql-block">习俗三:咬春</p><p class="ql-block">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中国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p><p class="ql-block">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清人专有《咬春诗》:“暖律潜催腊底春,登筵生菜记芳辰;灵根属土含冰脆,细缕堆盘切玉匀。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响动牙唇;帝城节物乡园味,取次关心白发新。”可以想像,那时咬春的风俗还是非常浓郁的。</p><p class="ql-block">对于不少北京人来说,立春吃春饼抹上甜面酱、再卷上天福号的酱肘子和时令蔬菜,才地道够味。老北京吃春饼最讲究,一定要卷成筒,从头吃到尾,寓意“有头有尾”。</p> <p class="ql-block">习俗四:春社</p><p class="ql-block">春社是古时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周代为甲日,后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举行。《礼·明堂位》中记载:“是故夏礿、秋尝、冬丞、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春、秋二社,约在春分、秋分前后举行。社日以祭神为主,并兼有乡邻聚会的意思。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社日,四邻并结综会社,牲醪,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昨。”唐代诗人王驾《社日》诗中说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可见古人对祭祀社神十分重视,以后成为风俗流传后代,成为一种祭祀活动,意为大地繁衍万物,祷告祭祀,以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特别的节气,中一班的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知春,欢迎春。</p> <p class="ql-block">用自己惬意的方式,了解立春,感受春天和妈妈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咬春</p><p class="ql-block">咬出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勤奋和味道</p> <p class="ql-block">画春天</p><p class="ql-block">春是温暖,是开始,是生长。</p><p class="ql-block">我眼睛里的春天我做主。</p>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和孩子们一直感受着春的开始和延续~</p>

春牛

春饼

立春

迎春

春天

节气

土牛

风俗

祭祀

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