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节回家过年,特地去看了我在乡下的老宅,说是我的老宅不如说是父母留下的老屋更恰当。由于祖辈贫穷到解放时无地无房,父亲在土改时分得了那个年代还算不错的国家没收地主家两间带木楼的土砖瓦房。父母生了我们兄弟姐妹七个,靠辛苦劳作把我们养大,母亲38岁时生下我,在兄弟姐妹中最幸运排行第七,所以小名叫老七,取名七星到读高一时才改用现名。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三个姐姐,大哥比我大21岁,以至大侄女比我仅少一岁。由于兄弟姐妹多家庭贫困,哥哥姐姐们最多就读于个初中便弃学劳作了,在我还在读中学时,他们都成家了。由于住房太拥挤依农村风俗需要分家,所以由父母作主没有商量余地,将爷爷留下的两间房子分给了大哥和二哥,父母的两间土屋分给我和三哥,将其中最好的这间带木楼的留下给了我。这老屋好似一本书,早在以前被我翻烂了,却又尘封了好几年,在记忆中渐渐淡忘。可现在,我又掀开书页,重新读起了它,这一本年代久远的书……</p> <p class="ql-block"> 在这间屋子留下了我的童年到少年的生活记忆和煤油灯下看书学习的回忆。1981年终于如愿通过高考走出这个老屋,留下的老屋一直由父母居住直至仙逝。老屋虽然破旧,但留在我心里的都是美好的记忆,它留下了父母一生劳苦把我们养育长大的艰辛,留下了我年少时的梦想和追求,记载着我的成长轨迹。所以我目前仍然不想轻易放弃和改变,打算留作我的儿孙辈们一个历史记忆,让他们永远知道自己的根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每当我回到生我养我的这片熟悉的土地,看到老屋周边不曾破坏的环境,听到这里熟悉的乡音,感觉还是老家好啊!在这里,没有虚伪的寒暄及做作的恭维,在这里,只有真切的温暖,简单的问候会让你久久感动!可能是老了有点怀旧啦,童年时天真苦涩的生活,少年时灯光下的苦读,父母和兄姐们晨出夜归的劳作,象一部历史记录片在我眼前旋转浮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