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背景音乐为铭贤学校校歌)</span></p> <p class="ql-block"> 孔祥熙办学,深知文化的育人作用。文化是什么?简言之就是“人化”,即文化是人的思想观念的外化物,例如,考古挖掘文物,就是那时的人把物件加工成一定形状,或者把美学的意念、欲表达的想法凝结在物上,这一物件即有了“文化”的属性。教育也同样,通过文化传承,把我国的优秀文化凝结在受教育的脑海里,人便有了文化的性质。</p><p class="ql-block"> 文化的功能是“化人”,学校的教育者或管理者,营造一种文化氛围,在这种文化的熏染下,受教育者就“加工”成具有特质的“文化类型”。</p><p class="ql-block"> 孔祥熙谙熟文化的功能,便在铭贤学校营造了具有特质的文化氛围,以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教育目的。铭贤学校是一所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它塑造了学生健康的人格与高尚的道德。</p> <p class="ql-block"> <b>校门</b>,铭贤学校的校门沿用了孟氏花园的旧门。拱门顶上悬挂着“铭贤学堂”门额,此门额由清末状元、书法家刘春霖题写,下端的英文校名由仁术医院院长韩明卫(W.A.Hemingway)之妻韩美瑞书写。门旁两侧各悬挂着两只“铭贤”、“学堂”灯笼,校门左右悬挂“学堂重地”和“禁止喧哗”的虎头牌。走进校门,迎面过庭上悬挂一块五尺长,二尺宽的横匾,上面镌刻着“渐入佳境”四个大字。据孔祥熙介绍,这块“渐入佳境”横匾系孟氏旧物。每当开学时,孔祥熙都要向新生解释为什么要继续挂这一块匾,其理由是:“学生念书,读到一个阶段,老在那里停留不前,固然不可,但是躐等急进,也非所宜。求学必须由浅入深,由近及远,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往前走。必须如此,所求获得学问方始是着实的,可用的,而且越学越有趣,越走越光朋,这种读书方法好有一比——倒食甘蔗,渐入佳境”。他还教育学生说:“不仅读书应该渐入佳境,凡是聪明人的一举一动,率皆如是。反过来说,一个人读书越读越糟糕,走路越走越黑暗,那么,这个人的生活一定苦不堪言,江河日下,将来不会得到好结果的。须知,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决不能在中流停顿。所以,我你最好鼓起勇气来,按部就班,循序而进,一步步地达成目标,这便是真正的‘渐入佳境’!”影壁背后镌刻着校训“学以事人”。</p> <p class="ql-block"> <b>孟氏花园</b>,供孟家避暑消遣的场所。之后,孟氏后人在花园中建起“天后圣母庙”,祈佑其江淮海上商业运输平安顺昌,东西厢房则奉祀历代祖先神位。1909年春,铭贤学校迁至孟氏花园中,在此楼一层供奉孔子,将此楼更名为崇圣楼,并请书法家赵铁山书写了“崇圣楼”牌匾。</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崇圣楼院是学生经常聚会的场所,比如学生开学、毕业典礼,都在这里举行。崇</span>圣楼院东西厢房的窗棂上,镌刻着名言警句,教育学生做人做事。</p> <p class="ql-block"> <b>尚德堂</b>,即崇圣楼对面的过厅,由此可进入“洛阳天”景区。铭贤学校迁来后,在过厅的门额上挂了一帧“尚德堂”的匾额。每当新生开学典礼时,孔祥熙也要讲“尚德堂”的来由。他说:“春秋左氏传上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谓之三不朽。’我问你们立德、立功和立言,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呢学生的答道:“说话比较容易,做事比说话困难,修养德性则更难于做事。”孔祥熙便告诫学生说:“不,你们都错了,依我之见,立言最难,因为立言不是信口开河,立言者必须有学、有识、有见地,说出来的话丝毫不容人批评指责,必须放诸四海平绳墨,历诸百世合时宜。立功比较容易,那是由于要立功就得做事,试问,世间哪一个人不会做事呢?只要埋头苦干,勤勉努力,其事功自然伟大,成绩自然可观;不过往往有人立了事功而不为多数人所知,所以我说立功比立言为易。至于立德,那是个人的事,不一定要别人帮忙,只是消极方面,不为非作歹,不迁怒贰过;积极方面,忠于职守,努力前程,博施济众,节用爱人。一个人能够做到这几点,几乎便是完人。因此,立德何难之有?然而,论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则以德居先,功次之,言又次之。这又因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不必有德。功呢,似与德的关系更少,秦始皇是个暴君,但是万里长城之筑,不能不说是他立的功。总之,德里面有功有言,言与功里面却不必一定有德。我们的大礼堂叫做‘尚德堂’,也就是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之人,亦即养成圆满的人格,包括言与功在内”。这便是“尚德堂”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 <b>大庇欢颜院</b>,位于校门东侧,建于1909年,共11间,用于学生宿舍。宿舍正前方有一道西式的砖砌牌楼“大庇欢颜”的匾,此匾取自于杜甫的著名诗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块匾是学校教师为褒扬孔祥熙校长捐款兴建学生宿舍,特地醵资做的。为什么教师要选用杜甫的这一名句做门额呢?《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间创作的一首歌行体古诗。此诗叙述作者的茅屋被秋风所破以致全家遭雨淋的痛苦经历,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虽然身处“床头屋漏无干处”痛苦的生活中,但他不是想着自己的困苦,而是希望能有广厦千万间,庇覆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喜笑颜开,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此匾额默示学生,要向杜甫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兼济天下,教育学生要饱览民生艰辛,体察民间疾苦的济世情怀。</p> <p class="ql-block"> <b>杭氏楼</b>,由杭氏基金会捐建的,1921年落成。门额上悬挂省长阎锡山赠与的“扶危济困”牌匾。1919年,山西全省遭受严重旱灾,粮食颗粒无收,哀鸿遍野。阎锡山对此异常焦急。在此紧要关头,孔祥熙挺身而出,想办法来救济灾民。孔祥熙凭着自己与美国传教士的关系,代山西灾民向美国红十字会请求贷款来救济灾民。主持美国红十字会的一位传教士,虽说和孔祥熙私交不错,但对于贷款有明文规定,任何贷款必须要有抵押担保。这位传教士向孔祥熙说明:“凭你个人的信用,我可以把这笔款借给你。可是问题是这笔钱要借去发放救济灾民的,你将来如何归还?”的确,这么大的款项将来如何归还,又拿什么作担保呢?经过深思熟虑,孔祥熙想出了一个两全之策:“我们不妨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请灾民修筑公路,将来再以公路的收益分期偿还贷款。”当时那位传教士便点头答应了。山西省用美国红十字会的100万元贷款,在路公总办赵守钰的指挥下,修筑了由平遥经汾阳至离石军渡之晋西公路,以及由平定、阳泉经昔阳、和顺至辽县(左权)之晋东公路。这项工程从1919年一直持续到1920年。通过“以工代赈”的办法,为北洋政府和阎锡山解决了一大难题,从而也大大地缓解了山西的社会矛盾。因此,总统黎元洪和督军阎锡山各送一块匾,褒奖孔祥熙救灾济民的精神。黎元洪赠送的匾额上曰:“急公好义”,阎锡山赠送的是“扶危济困”,铭贤学校将此匾挂在杭氏楼门额上。喻示着铭贤学校的师生都要弘扬“扶危济困”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杭氏楼为铭贤学校的大礼堂。据我校原基础部主任郭定成先生回忆:大礼堂的门是北向的。上悬着阎锡山题赠的“扶危济困”的匾额。进入大礼堂,对面挂着“仁言利溥”的匾额,讲台在西面,东面墙上挂着校训“学以事人”。“仁言利溥”匾额,是省长阎锡山褒扬铭贤学校学生协助整理村范工作而题赠的。“仁言利溥”取自于王夫之《读通鉴论·后汉光武二十》,它是指德行高尚的人说出的话,具有很大影响力。“仁言利溥”匾额寓示学生,要不断地修身正己,做一个德行高尚之人,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周围的人,也提高他们的素养。</p> <p class="ql-block"> <b>韩氏楼</b>,系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祖母捐建的。海明威的伯父韩明卫,1904年来到太谷,创办了仁术医院。其八十多岁的母亲欲来太谷探望他,因年事已高,子女劝阻,未能成行。临终前将两万美元交给海明威的父亲,让其转交其二兄韩明卫,原意欲在仁术医院建筑一楼,但其兄韩明卫因仁术医院高楼已群立,顾念铭贤学校斋舍尚缺乏,故提倡筑此楼建于铭贤学校。韩氏楼的建筑寓示着“博爱”精神的弘扬。“文革”时期,提及博爱,就会遭受批判,说博爱是舶来品,是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其实,博爱的思想在中国战国时代就有之,墨家就有“兼爱”的论述;唐代的韩愈在《原道》有“博爱之谓仁”的说法;欧阳修《乞出表》:“臣闻愚诚虽微而苟至,可以动天;大仁博爱而无私,未尝违物。”今天,我们使用这个术语一定要既有继承学习又有发展创新,使其赋予时代精神。博爱是以爱人为基础,包括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人类的生存环境、爱大自然、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博爱,既是无私的,是仁者的行为。既能把这种爱给予亲人,给予朋友,也能把这爱给予不认识的人,博爱乃为仁者之爱!从人类的发展来看,提出和明确博爱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表现,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韩氏楼的存在,寓示着铭贤学校师生,弘扬博爱精神,在学校,同学相互爱戴,尊敬师长;老师爱学生,言传身教;进入社会,体察民情,体恤劳苦大众。</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23年10月10日韩氏楼开工奠基时,韩明卫大夫铲土奠基。</p> <p class="ql-block"> <b>聊以自娱</b>,此房原为孟氏花园仆人居住的房舍。铭贤学校迁来后用于教职工俱乐部,教职工集资做了一块“聊以自娱”的匾,挂在门额上。“聊以自娱”取自于司马迁《史记南越列传》:“老臣妄窃帝号,聊以自娱,岂敢以闻天王哉!”聊以自娱的意寓:姑且用以自我娱乐来宽慰。教职工在闲暇时,在此自娱自乐,愉悦心情,联络情感。这所房舍,还是铭贤学校学生毕业拍照合影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铭贤学校的建筑里,描梁画栋,彩绘也很丰富。其中梅、兰、竹、菊,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在我国,梅、兰、竹、菊,通常是被用来表示文人君子身上所带有的美好品格。除此以外,“梅”象征着坚守自我的高洁之士,“兰”象征恣意潇洒不理俗世的世上贤达,“竹”象征有不屈骨气和谦虚胸怀的谦谦君子,“菊”则象征隐居山林的世外隐士。</p> <p class="ql-block"> 铭贤学校用这样的彩绘,喻义学生要坚忍不拔、节操高尚、清雅澹泊、不趋炎势的正人君子。</p> <p class="ql-block"> 1934年,铭贤学校在图书楼楼门对面的墙壁上挂了一面正冠镜,镜框的门额上镌刻着“正尔之容”,正尔之容取自于清末罗泽南的《小学韵语》,罗泽南的正尔之容选自于《礼记》中的“正尔容,听必恭”,就是说师长在讲话时不能有喜、怒、哀、乐之容貌,要洗耳恭听。两侧镌刻着“容貌必端庄,衣冠必肃整,步履必安详,居处必正静。”该楹联选自宋代张绎的《书座右》。书此当座隅,朝夕视为警。</p> <p class="ql-block"> 1935年,孔祥熙捐款修建了图书馆,教务主任贾麟炳为营造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在设施上赋予文化元素,在借书台上镌刻了十多枚瓦当。近来图书馆的老师们考证研究了这些瓦当,每一枚瓦当都有它的文化典故,本篇选取部分,向读者展示。</p> <p class="ql-block">(照片为图书馆展板)</p> <p class="ql-block"> “长毋相忘”的典故源自于汉武帝时期,与钩弋夫人赵氏的故事紧密相连。钩弋夫人是汉武帝刘彻的宠妃,汉昭帝刘弗陵的生母。传说汉武帝在巡游时,因天空中的异象和紫气而发现了这位天生双手握拳的少女,并将其带回宫中,并封为婕妤,即钩弋夫人。钩弋夫人后来生下刘弗陵,汉武帝非常钟爱这个儿子,并有意立其为太子。然而,考虑到外戚干政的担忧,汉武帝最终决定“立子杀母”,即立刘弗陵为太子后,将钩弋夫人处死。刘弗陵继位后,追封其母为皇太后,并大规模扩建云陵,表达了对母亲的哀思。出土于云陵的“长毋相忘”瓦当,就是汉昭帝对其母亲深深哀思的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为图书馆展板)</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为图书馆展板)</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为图书馆展板)</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为图书馆展板)</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为图书馆展板)</p> <p class="ql-block"> 这张图片是1905年韩明卫筹资建的仁术医院,1909年,仁术医院迁往太谷南关,这座建筑用于办公场所。1918年田俊卿任副校长,居住于此。1924年,学校办公场所紧缺,要用于办公室,田俊卿迁往南院2号楼居住。由于不慎,于1924年3月14日失火,房顶烧坏,田俊卿筹资,在原来一层的基础上加建一层,后被称为“田氏楼”。</p> <p class="ql-block"> 文化是人创造的,是经过创造者苦思冥想,把其思想凝结在客体上,让其永存于世。在校园建筑中,捐建者的意图,设计的式样,甚至一块匾额,它都有了文化的内涵,是经过“人化”的是一种物质文化。每一块匾额,它意在言外,寓意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深邃的内涵。铭贤学校将每一幢建筑都赋予其文化内涵,用校园文化这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p><p class="ql-block"> 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因此,我们要从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用具有教育意义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命名建筑物和道路,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充分发挥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育人功能,以优美的自然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