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断代有多可怕?看曾经强盛无比的苏联,为何解体就懂了

汪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论述苏联的衰亡和解体,无数人会找到无数的角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这无数的角度,如果汇流在一起,指向的时间点不约而同,都指向了赫鲁晓夫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他们口中,正是赫鲁晓夫所践行的修正主义,让苏联走上了邪路,进而引发了后续的一系列问题,最后这些问题,在勃列日涅夫时代渐渐尾大不掉,历经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后,在戈尔巴乔夫时代,迎来了总爆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后苏联就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嗯嗯,看似完美无瑕的逻辑链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关键原因还有一个:苏联的年轻人没能力撑起这个伟大的国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关于年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带领苏联战胜希特勒德国时的领导人,是著名的钢铁斯大林同志,出生于1878年的斯大林那时候67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个67岁的领导人,在今日看来貌似不算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看大漂亮74岁的小特同学还有年仅78岁的老男孩拜同学争夺总统宝座,就懂了,那个时候的斯大林同志,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风华正茂的斯大林团队,中坚力量的年纪则是40-55岁的年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群人中,出现了两个日后的苏联领导人,他们分别是1894年生人的赫鲁晓夫,那年他50岁出头,另一个则是1906年生人的勃列日涅夫,那年他刚刚40岁。</p><p class="ql-block">这一大一小两个团队成员,后续接过了斯大林的衣钵,继续带领这个庞大的国家前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他们带领这个庞大国家前行之前,斯大林已然用自己的努力,还有无尽的牺牲,让苏联获得了大国的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斯大林离开人世时,他可以骄傲地对老大哥列宁说,我交给后人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确实是一个强大的国家,唯一可惜的是,为了这强大,牺牲得太过惨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持续五年的苏德战争,让苏联的军事实力获得了飞速发展,进而在战后成了能左右世界格局的重要一环。就政治地位而论,苏联在强大武力加持下,早已成了超越了日不落英国,日不过法国,日落后德国的世界第二强国,跟美国一起,开始了左右世界格局的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7岁的斯大林带着他40-55岁的团队,用言传身教的方式,灌输他们,如何跟美国人打交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如何做一个好的领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群人尚算合格的学生,那个时候堪为中高层干部的他们,都是斯大林的好学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联的问题不出在他们身上,反而出现在更年轻的一代人那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代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的苏联,是一个强大,但却空虚的国度,如果以25岁为中位数去考察做个国家,就会发现,这个国家最大的问题是,没人,整整一代人都没了。(二战苏联伤亡近三千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1945年,这个历史的关键节点上,苏联全国范围内几乎没有20-30岁的青年男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按苏联人的说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是一个村子没男人了,不是一个镇子没男人了,不是一个区域没男人了,不是一个民族没男人了,不是一个加盟共和国没男人了,而是苏联这一代人中的男性全部打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30岁的男性,正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可他们却几乎都死光了,这就难免出现严重的代沟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在军队中还是地方上,时年40到50多岁的中高层干部们,都会遇见一个难题,怎么跟年纪不满20岁的小伙子们交流,如何灌输他们改变世界的理念,如何教会他们人生经验,如何让他们学会世界的规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无数的难题,都是代沟带来的,不好跨越的代沟,让这群人很多都失去了正确的教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这一群失去正确教导的年轻人中,有一个人最终成了苏联的掘墓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人就是戈尔巴乔夫,那个时候的地图帝年仅15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他之前苏联的另两个领头人,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其实也比戈尔巴乔夫强不了多少,那时候的他们,都是30岁左右年纪。他们是当时苏联,20-30岁年龄段中少有的幸存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的同龄人中有近九成多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死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剩下的不一定是精英,很有可能是庸才,这也是这两个人,看似手握大权,却毫无作为的根源。他们的能力,还有上台时候的年岁,以及平庸的能力,撑不起这个庞大的国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断代的可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口的断代,引发了人才的断代,人才的断代,往往会引发严重的后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后果中,首当其冲的是男女结构不平等冲击婚姻制度,随后婚姻制度受影响,冲击生育率,当生育率受到影响后,诸如家庭结构,财富分配,教育体系,技术传承,甚至军事组成,思想传播,以及共同的意识形态,都会在断代后,引发撕裂性后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代人的断层,最后造成了苏联意识形态的瓦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这群断代者,成为掌权者开始肩负起历史责任的时候,他们和长辈深深的代沟,让他们对于一切事务的理解失去了共情。这让他们接过接力棒的时候,变得不情不愿起来,最后引发了苏联的解体。原因无他,信仰缺失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样的问题,其实在跟苏联人追对厮杀的德国人身上也有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战败国的德国,因为战败国身份的问题,关注的人并不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国现在让人广为传颂的是他们的高端制造业,还有强大的足球队,和重要的经济地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德国人,因为断代出的问题并不比苏联人要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其中最为致命的影响就是,引领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人,还有曾经的无数德国科学家们,在事关国家变局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全员缺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顶级的教育机构和科研院所,几乎没有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贡献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耗费了一代人的德国,断代的代价就是科技上的毫无突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场史无前例的战争消耗,让苏联失去承接信仰的一代人,让德国失去承接科技的一代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法国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拿破仑战争时期,法国人是欧洲最为强悍的战斗民族,那个时候的法国男人,在一个矮个子带领下,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强悍的拿破仑依旧在无穷无尽的反法同盟联军面前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14年,俄、奥、普三国联军逼近巴黎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着困顿中的国王,巴黎理工大学的无数年轻学子纷纷要求参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生们的热情,让拿破仑看在眼里,但拿破仑却拒绝了学生们的请战,并说了一句名言:我不愿为取金蛋杀掉我的老母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句话后来被铭刻在巴黎理工学校梯型教室的天花板正中心,无时无刻都在激励着法国学子们奋发图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拿破仑不希望法国未来的英才们,成为帝国战争的炮灰,他们应该成为学者而不是武士,成为科学家而不是将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后,老近卫军们,跟随自己的国王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远利益高于眼前利益,这是属于一个民族的睿智,也是法国最后一个男人拿破仑的担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续一战的时候,法国人没完全明白这话什么意思,他们奋战到底,成了战胜国,却悲催地发现,财富成了美国人的,地盘成了英国人的,法国获得的除了破产的德国虚无缥缈的战争赔偿之外,只有德意志人刻骨的仇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二战后的法国,将拿破仑的话语发扬光大,战争开打没多久就干脆的投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输掉了战争,输掉了荣耀,输掉了巴黎,输掉了女人,可他们赢得了胜利,赢得了审判被占领区法国妇女的权力,赢得了后续的大国地位,甚至拥有了和最强美国叫板的底气。当然,这叫板的底气,源自那个高瘦的法国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英国的无奈和美国的得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个高瘦的法国男人,让法国恢复了一点高卢鸡本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相较于高瘦的盟友,胖胖的丘吉尔无疑更为纠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的四巨头会谈,美国成了赚钱最多的主,苏联成了吞地最多的主,就连隔壁后勤大队长都拿到了无数美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唯有自己带领的日不落帝国,人还在,钱没了,地还在,心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似风光的四巨头背后,是美苏的起舞,还有落魄的英国人,心中长久的不甘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不甘心,在后续接连上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甘的英国人丘吉尔,鼓噪起了铁幕,却被美国人忽悠得死死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营造共同敌人的做派没有成功,反而渐渐被美国边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虽然没有失去一代人,却失去了一个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英国落寞的时代背后,是美国旭日东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们战争损失不大,战争红利不少,成了最大的赢家,也成了下一个时代的左右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尾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代人能改变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联因为失去的一代人,在传承交接棒的时候,掉了链子成了过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德国因为失去的一代人,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失去了锐气和勇气,掉了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反观苏联和德国,我们中国的那一代人,则用“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勇气和魄力,在历史关键时刻,跟纠集了所有盟友的美国人,在东北亚狠狠打看一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国人让中国人见识到了工业体系的力量,中国人让美国人见识到了轻步兵巅峰的实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方人互相打量之后,学会了一个道理,尊重红线是基本常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后,这对于红线的尊重持续了70多年,从朝鲜半岛到中南半岛,美国人都没有敢于越雷池一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苏联那代人,再看苏联的昨日今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胜利那一刻的苏联,因为一代人的牺牲,早已为40年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代沟让他们不明白长辈的不易,教育的缺乏也让他们对曾经的荣耀不当回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于是,崽卖爷田不心疼的他们,将荣耀视作敝屣,扫进了历史的博物馆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苏联轰然倒塌,留下了一个大号的加油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