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诗经•蒹葭》赏析</h1><br> 《蒹葭》大概是《诗经》中最富有朦胧意境的诗作了吧。很多人将它翻译成白话诗,结果与原诗意味相比都大为逊色,上面笔者的翻译也仅仅是勉强为之而已,同学们不可当真。笔者至今未读到超过原诗的白话译诗。看来《蒹葭》不可翻译,不必翻译。这就是“妙不可言”吧。<br> 前人说《蒹葭》是“第一篇飘渺文字,宜以恍惚迷离读之。”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蒹葭》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朦胧诗,读者应该玩味其朦胧之美,不必非要寻出个所谓“标准答案”来。 同学们会说,《语文》课本上定为爱情诗了,注释中写“伊人”就是“指所爱的人”,不是爱情诗又是什么呢?当然,说《蒹葭》是爱情诗是可以的,但仅是一家之言。如果我们了解一下《诗经》接受史就会发现,“爱情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才有的观点,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人说它是爱情诗,因为《蒹葭》中的“伊人”指男子。五四以后,作为人称代词的“伊”专指女子,加上流行歌曲的作用,于是“伊人”便不知不觉地变成“佳人”了。<br> 同学们会问了,男子,指谁呢?前人说是贤人,究竟是哪一位贤人?很难说清楚。宋代朱熹在其《诗集传》中写道:“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你看,连朱熹都说不清楚。有人说“伊人”象征周礼,象征理想。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蒹葭》是一首祭歌,类似屈原的《九歌》。苏雪林说过,此诗的“伊人”,不过是诗人心理上构成的幻影罢了,与湘君、湘夫人、河伯、山鬼乃相同之物。日本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国内吴从祥教授依据《石鼓文•灵雨》中“君子既涉”“于水一方”“淒淒”等文字并结合秦人的“渭水情节”,指出《蒹葭》是一首祭祀水神之作。他还进一步指出,《蒹葭》所描述的既非汧水,亦非黄河,当为渭水。《灵雨》写君子涉水之事,与《蒹葭》渡水不得颇为相似。《蒹葭》的创作时间距秦襄公时代不甚远。如此,这首千古朦胧诗似乎被撩开了神秘的面纱。 研读《诗经》,离不开礼乐文化背景。但是五四运动后,以胡适为代表的文化新人强调《诗经》的文学性,否定其经学地位,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经学立场固然有问题,单一的文学立场也有问题。鲁迅先生说过:“《诗经》是经,也是伟大的文学作品。”傅斯年说:“我们研究《诗经》应当有三个态度,一、欣赏它的文章;二、拿它当一堆极有价值的历史材料去整理;三、拿它当一部极有价值的古代语言学材料书”。这话都有道理。《诗经》诞生在两千年前,体现了中国诗歌的“原生态”。我们既不能迂腐地站在经学的立场看待它,也不能单纯用现代文学观念去解释它,更不能机械地搬用西方某种理论来消解它。当代学者袁行霈、李山都提出,要用“礼乐文明”的眼光看待《诗经》,它是中国礼乐文化的重要部分。将《诗经》置于礼乐文化的背景下考察,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诗的内容。 孔子说:“《诗》可以兴”。意思是说读《诗经》可以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激发情感及思想的迁移,进而产生个性化的理解,这就是《诗经》的感发力量。《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师徒二人从《诗经》的“本义”发展到《诗经》的“引申义”,最后到达“类比义”,这就是的“兴”的效果。我们读《蒹葭》,可以理解为“爱情”,也可以理解为“求贤”“理想”“祭歌”等,只要它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欲罢不能,遐思无限,感情激荡,心摇神驰,就足以说明这是一首好诗。<br> 关于《蒹葭》的用韵。从《诗经》全书来看,用韵灵活多样,既有一韵到底的,也有中间换韵的;既有句句入韵的,也有隔句用韵的。王力先生的《诗经韵读》和向熹先生的《诗经语言研究》都讲得很详细,同学们可以找来看看。《蒹葭》全诗可分为三小节,均以五字句为界。第一小节的韵脚是“苍”“霜”“方”“长”“央”,属“阳部”;第二小节的韵脚是“萋”“湄”“坻”“晞”,属“脂部”和“微部”;第三小节的韵脚是“采”“已”“涘”“右”“沚”,属“之部”。此诗韵律优美,第一小节的阳韵即让读者进入苍茫迷蒙的境界:那无边的荻草和芦苇,在微风吹拂下摇曳着,晶莹剔透的露水在寒秋中似乎结成了冰霜,看上去白茫茫一片。渭水之神,翩翩而降,停留在河水之畔;看似近在咫尺,却又远在水之一方。我想沿着蜿蜒的河道逆流而上,追寻河神的足迹,怎奈道路艰险而又漫长;我想沿着直的河道逆流而上,与河神相伴徜徉,却又看到河神飘浮在水的中央……既近又远,似隐似现,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这样的诗情画意,怎不叫人虽怅然若失却心驰神往! 有人试图给《蒹葭》谱曲,但听来总觉味道不足。相比之下,觉得还是林家庆作曲、邓丽君演唱的《在水一方》有点意思,起码传达出一种凄迷伤感之美。遗憾的是琼瑶改写的歌词如同稀饭,终究比不上原诗醇厚隽永。记得我教学生读此诗的时候,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林家庆的曲调唱原诗。同学们轻启歌喉,身躯微动,渐入佳境,那间教室好像变成了茫茫芦苇……<br><br> 2022年2月4日于六心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