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家宴

怡霏

<p><br></p><p> 今年春节,因为孩子高三,还因为疫情反反复复,所以我们没回汉中,决定留在安康过春节。结婚这么多年,我已经很久没跟娘家人一起吃团年饭了,跟哥嫂说了今年不回汉中,哥嫂马上说:“正好,和我们一块儿团年吧!”</p><p> 学校放寒假了,我有时闲了就去哥哥家帮着带带他们的小孙孙。小家伙可爱极了!像个开心果,能让你忘掉所有的烦恼。年跟前大家都在忙着备年货,哥嫂更是这样。早早地灌好了香肠,又买了猪肉、鸡和鱼,抹上调料拌匀晾出去,做成风干肉。有一天下午我过去,见他们家阳台上晾着一排排整齐的鸡腿。“这么多呀!吃得完吗?”我笑问嫂子。嫂子答道:“到时候卤了吃,很香的!”</p><p> 哥哥和嫂子都特别能干。哥哥很会买东西,每天下班后把这样那样的东西买回家,嫂子便抽空赶紧收拾出来。这样,到了腊月二十八开始卤菜的时候,基本上该买的都买了。嫂子先把要卤的肉焯一下水,捞出来。然后开始炒糖色,待炒好后加水和啤酒、调料包、生姜。卤肉汤调好了,先放鸡和牛肉进去,鸡先熟,捞出来后继续卤牛肉。牛肉好了,盛在盆里,下第二锅。主要有肚子、口条、猪耳朵、猪肝以及风干鱼。第三锅放豆腐干、磨芋豆腐之类的素菜,还卤了一些鹌鹑蛋。卤菜虽然麻烦,我们这儿几乎家家都会卤。有了卤菜,过年切凉盘儿就省事多了。</p><p> 我们这里的风俗,春节无论待客还是家宴,凉盘儿至少八个。摆的时候,讲究上清下白四角荤。今年的团年饭,我帮哥哥摆凉盘时数了一下,共九盘:牛肉、鸡肉、猪肝、香肠、猪耳朵。豆腐干、莲菜、炝菜、皮冻、拌三丝。哥哥说,“有的是两种合一盘,一共有十三种凉拌菜呢!”哇,好丰盛呀!</p><p> 摆好的凉盘儿中间放着和菜碟子,以前大家都是把自己面前的菜夹进去蘸醋汤吃。现在因为疫情,改变了饮食习惯,每个人都是把醋汤舀进自己碗里,这样吃确实更卫生,所以很快得到推广。醋汤看似简单,但很重要。我家的醋汤做法非常讲究,用调料熬好醋水后,还将葱、蒜、香菜切成碎末盛在两个精致的小碗里,旁边是新泼的油泼辣子,吃凉菜的时候大家可以根据各人喜好来选取。</p><p> 没有禁放鞭炮之前,往年各家吃团年饭,讲究先放一挂炮。于是四点之后,鞭炮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放完鞭炮,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由一家之主率先说祝辞并提议喝干门杯。然后依次开始打通关。大家边吃边喝边聊,因为都是家人,没那么多讲究,能喝的多喝;不能喝的意思一下就行了。</p><p> 凉菜吃得差不多了,哥哥起身去厨房开始准备炒热菜。嫂子也跟进去了,先把提前做的几个蒸碗子加热后翻在盘里端上来:一个八宝甜饭,一个苜蓿羊肉。今年春节人少,姐姐们没有回来,蒸碗子只翻了两个。第三道菜芋儿鸡,第四道清蒸鲈鱼,第五道锅巴肚丝,第六道银鱼蒸蛋,第七道清炒荷兰豆,第八道炒蒜苔,最后是丸子粉条汤。其实上第五道菜的时候,大家都喊吃饱了,不要再炒菜了,但哥嫂待客实诚,非说已经切好备下了,结果还是炒了。端上桌,香喷喷的,大家忍不住又拿起筷子。很快,这些美味便被一扫而光。</p><p> 常听人说:现在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我想,大概因为如今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平日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没有了那份对美食的期待,吃到嘴里味儿自然就淡了。就像春晚,不是节目质量太差,而是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春晚不再是除夕夜的唯一选项了。</p><p> 但春节家宴依然意义非凡!它是传统文化的具象;浸润了浓浓的亲情;传递着彼此的关爱;幸福着美丽的人生!难忘今宵,难忘春节家宴!</p><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