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https://bajiu.cn/ditu/?id=288</p> <p class="ql-block">我地家在四平</p><p class="ql-block">张德生执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地家在四平,虽然我市在东北吉林省属地市级,但她应被国家列为五线小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平虽小,也是我爱不释手的家乡,这里是我出生,是我的童年,少年,青年,恋爱,结婚,工作及养老的地方,她已经陪伴我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在这个小城市,有我的父母,亲戚,朋友,同学和我一起工作几十年的伙伴,这里还有我许多的甜蜜和欢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家四平小城坐落在东北松辽平原中部腹地,辽、吉、蒙三省交界处,四平是黑龙江吉林省通向京津冀必经之地,是吉林省的“南大门”。地处丘陵与辽河平原过渡地带,东依大黑山,西接辽河平原,北临长春,南近沈阳。全市幅员1.47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80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平历史悠久,四平小城的初始,可以追溯到距市区50公里的二龙湖畔燕国古城遗址,是汉民族最早开发东北的见证;历史留下了诸如辽代韩州、金代信州、明代叶赫部落等文化古迹,存有大青山村文化遗址,叶赫古城遗址,辽、金时代的昭苏城遗址等古迹多处。叶赫满族镇是清代孝慈高皇后的出生地,也是慈禧隆裕两皇后的祖籍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清政府皇太极时期,开始为阻挡异族的侵略修建“柳条边”界,据说当年清政府在人字形的柳条边界,分二期工程近百年完工。清政府在千余公里的柳条边界下设21个边门,其中四平市山门镇就是当年柳条边上的一个边门。由此可见,山门镇当年在清政府的眼中它地理位置是多么的重要,同时也可以想象当年山门镇的繁荣程度是周边的集市无法比拟的。每个柳条边门下辖几个台“比如下三台,上二台”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清朝的时候名不见经传的四平归梨树县管辖,真正让四平繁华起来的是是俄国人修建的《清东铁路》。该铁路在清光绪皇帝1878年修建,1903年7月全线通车运营。其干线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横穿内蒙古、黑龙江两省区,与俄国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形成“丁”字形路线,全长约2400公里12。该铁路不仅加强了沙俄对东北的掠夺和控制,还促使了日俄战争的爆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沙俄的清东铁路支线,哈大线随后建成。铁路建成后从长春往南数每隔50km设一站,范家屯、公主岭、菜家,排到四平是第五站,因此《五站》的名字由此得名,双庙子是六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七年(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战败,俄国人将“清东铁路”长春以南段转让给日本满铁经营,并改称为《南满铁路》。为了管理南满铁路,日本于1906年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并将铁路的轨距从窄轨更改为标准轨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长春以北的铁路叫北满铁路,应由沙俄管辖,日本人接手南满铁路后把《五站》改为“四平街”。民国13年1924年四平洮南铁路全线通车。民国24年1935年12月,四平至西安(今辽源)线建成通车。此时,小城四平已是重要的物流节点城市,是东北交通枢纽及军事要地。为此,四平街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并依托周边丰富的粮食资源,在东北成为农副产品集散输出主要城市,日本人开始大规模城市建设,促进了四平城区工业萌芽,同时小城四平街出现了以车站车辆修理业,砖瓦窑业,粮食酿造,食品加工等工业企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解放后,四平市的工业得到了更快速发展,以机械制造为主体,形成了以化工,粮食加工,食品,纺织,轻工,冶金,电力,建材和电子工业为骨干,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支撑着四平市的发展和建设。此时小城四平已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产业城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市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郊区为低,海拔230-448米。西北部郊区波状平原地带,海拔140-230米。小城属丘陵地貌,南北两条小河穿城而过,小城的建筑物基本上是沿河而建,依次往外延伸开去,可以说没有这条河,就不会有这座城。小城很小,从城的这一头到那一头,假如是开车的话,几乎一踩油门就穿城而过了,基本用不了多长时间。</p> <p class="ql-block">我市一年四季分明,春夏秋冬峥嵘景色各领风骚。我不喜欢大城市的喧闹,车太多,声太燥,人太挤 。也不喜欢农村太恬静,生活不方便。小城四平,不大不小,不闹不静,不急不缓,有忙有闲,这才叫生活。小城就是这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顺应大自然。物价不高,在这里享受自然慢节奏生活,别有一番生活的情调和滋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平小城虽然不大,可是他的故事已经远远超过了那首著名的台湾流行歌曲《小城故事多》所哼唱的那么浪漫。这里是满族的故乡,皇后的故里,东北军少帅张学良首任夫人于凤至的出生地。小城故事多,历史的、人文的、久远的、现在的,只要你有兴趣你就闲不住,历数大事要情,嘴里心头都会泛出丝丝味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平小城民风忠厚百姓穿着朴素,邻里关系融洽。他们住在简洁的砖瓦平房里,少数人搬进低层楼房,却并不惹人羡艳。小城人对自己的古朴是十分自信而满意的,每日吃简单洁净的家常小菜,即使逢着节假日,不过放串鞭炮,添些喜气,令每个人的心中都隐隐地滋生出几缕温馨和幸福。绝大多数人一辈子过的都是极其平淡的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未,四平小城应有几座六十年前,有俄国人和日本人修建地标性的水塔,应安静的矗立在小城的各个点位上。它如此安静,默默的观望着这座城市的一草一木峥嵘岁月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坐落在铁西区赵老汉白色的小楼,坐落在铁东区中央路五马路防空警报塔和五六马路四平市第一印刷厂的前身,在四平战役中,国民党新一军陈明仁的军部所在地。还有四平烈士公园,体育场,体育馆,烈士纪念塔,艺术剧场,一马路百货商店,道里电影院,市医院,八马路电影院,还有四面井红旗电影院等一些公共设施,用他们如此安静的一生,承载着几代老四平人的情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东三马路,铁西四马路那是四平小城最早,最繁华,最具有传统商业气息街铺,现今已打造成了人气鼎盛的一条商业步行街道。现在看不到当年那种车水马龙嘈杂繁华的景象。还有铁西区站前轱辘把街以花鸟为主的《三角花园》市场;铁东区的北一二伟路,二三马路以农贸为主的《北市场》;还有铁东南一,二纬路,二,三马路以地方戏为主的《四面井》市场。老人讲建国前的四面井是“红灯区”;铁东南一,二纬四五马路以茶馆,说平书为主的《东市场》;铁东南二,三纬路六马路以贩猪为主的《猪市》交易市场;铁东南一纬八马路以住宿,转运货物为主的《大车店》等,在支撑着我市街道市场的繁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四平,是在1983年以道理二里小区开始的,城市居民成片拆迁重建穿着新装的城市,可我们每一脚都走在过往的街巷内,都断断续续地提醒你,或告诉你,她曾经的鼎盛,走的留恋与不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城区以往的民居建筑,新的旧的密密麻麻的不规则的建成一片,有一股世俗的风姿,还原了大多朴实老百姓现实生活百态。而改建过的街区,整齐划一的规划,在旧与新的交融里,四平人的勤劳、质朴、抱负在世人面前一一展现。然而这里的人民正在适应外面世界的纷繁,这里的交通正在日益发达,但这个小城骨子里的缠绵悱恻抹不去。 幸亏小城四平幸存下来老旧建筑更显得沧桑,这恰恰见证了小城的发展和崛起,那些斑驳的墙壁,沧桑的砖瓦处处都迎戏着无数小城人民的情感,承载着小城的记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0年代初,四平市逐渐开始城市规模性建设改造工程, 原本窄窄瘦瘦的街巷,坑洼,被小城百姓戏称的“水泥路”已经不见了踪影。但是,由于工业的废气,废烟,废渣及粉尘等过度排放,使得蓝色的天空变得昏暗,塑料方便袋随着刺鼻辣嗓子的空气随风飘荡,清清的河水变了颜色,我市的北河变成了红河,南河变成了黑河。水源地二龙湖水库的鱼肉充斥着柴油味儿,自然环境一天天在恶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跨入新世纪后,老旧房产实行大面积的拆迁改建工程,路边的住房正改建成商居两用高层住宅。80%的新楼都被小城周边进城的农民工购置,房价也类似高楼一样,一路飙升上扬。以往昏暗寂静的夜空,被亮化的霓虹装扮得璀璨动人。街道两旁到处都是五颜六色的广告牌和明亮的路灯,垃圾乱堆的景象被一个个干净整洁的垃圾箱代替,新修宽阔平坦街巷四通八达,城市中心建起了与人工湖连接在一块块的宽阔广场,供百姓休闲建身,随处可见的停车场已经完全看不出过往小城时的模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街两边的绿化带和环岛隔离带色彩缤纷,在这落叶漂亮季节,给人带来泼墨山水画视觉。直到夜间,灯火阑珊,便是城市中一道迷人的风景线。相信每一个小城四平人,都能触摸到这座城市变迁和跳动的脉搏。仰望一座座新矗立电梯楼房,对号入座的新建小区洋气的名号,在这些崭新面貌,人们偶尔还能听到走街串巷一阵阵浓郁叫卖的长调乡音……!更有韵味的在述说小城淳朴的民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用“一城遗风留气概”来形容我的家乡小城四平,是因为……四平小城向何处发展及活力远没有结果,四平的辉煌也远没有了结,它的历史身份摆在哪里,你想忘也忘不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城四平,自从改革开放已被沿海城镇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九十年代小城四平各大中小企业已经出现职工下岗风潮,进入新世纪我市的国企已经演变成了破产,倒闭,收购风潮以来,有几百家省部级以机械制造为主体,以化工,食品,纺织,轻工,冶金,电力,建材和电子工业为骨干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退出历史舞台,从此四平工业几乎消失殆尽。改革开放前由一个产业型发展的四平市,从此沦落到一个经济低迷萎缩,纯消费五线小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随之而来的是,小城四平下岗的职工为了谋生,有很多高级专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不得不背井离乡,离开生他养育他东北小城四平,更可怕的是,我们的后辈人才应在逃离家乡四平小城的潮流中。小城四平30年的变化,让我感慨,这里曾经是周边县市工业风向标和领头羊,也是一向让我为之骄傲与自豪的家乡——小城四平市。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光,岁月荏苒,在外打拼的四平市游子思乡之情和见证四平百年沧桑的老人,思乡怀旧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我的家乡小城四平市在我的记忆中更加深沉宁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想我市解體前購規模的企業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聯合化工廠。</p><p class="ql-block">聯合收割機廠。</p><p class="ql-block">客車廠。</p><p class="ql-block">儀表廠。</p><p class="ql-block">鎢鉬絲廠。</p><p class="ql-block">八三鋼管廠。</p><p class="ql-block">肉聯廠。</p><p class="ql-block">鍋爐廠。</p><p class="ql-block">暖氣片廠。</p><p class="ql-block">二輕機械廠。</p><p class="ql-block">軋鋼廠。</p><p class="ql-block">液壓件廠。</p><p class="ql-block">工程機械廠。</p><p class="ql-block">靜電植絨廠。</p><p class="ql-block">汽車改裝廠。</p><p class="ql-block">東風汽車改裝。</p><p class="ql-block">大修廠。</p><p class="ql-block">鼓風機廠。2</p><p class="ql-block">卷煙廠。</p><p class="ql-block">植物油廠。</p><p class="ql-block">糧谷加工廠。</p><p class="ql-block">加氣片廠。</p><p class="ql-block">木器廠。</p><p class="ql-block">制鏡廠。</p><p class="ql-block">沥青站。</p><p class="ql-block">黃金廠。</p><p class="ql-block">預制板廠。</p><p class="ql-block">油漆廠。</p><p class="ql-block">不銹鋼廠。</p><p class="ql-block">木材加工廠。2</p><p class="ql-block">面粉廠。2</p><p class="ql-block">薄板廠。</p><p class="ql-block">機床廠。</p><p class="ql-block">鋼絲繩廠。</p><p class="ql-block">建築機械廠。</p><p class="ql-block">鍬廠</p><p class="ql-block">無線電一廠。3</p><p class="ql-block">四農機械廠。</p><p class="ql-block">砂布厂</p><p class="ql-block">油脂化工廠。</p><p class="ql-block">啤酒廠。</p><p class="ql-block">白酒廠</p><p class="ql-block">印染廠。</p><p class="ql-block">方向機場。</p><p class="ql-block">水泥廠。</p><p class="ql-block">換熱氣廠。</p><p class="ql-block">耐火材料廠。</p><p class="ql-block">皮革廠。</p><p class="ql-block">制鞋廠。</p><p class="ql-block">表带廠。</p><p class="ql-block">链条廠。</p><p class="ql-block">縫紉廠。2</p><p class="ql-block">棉麻廠。</p><p class="ql-block">釀造廠2</p><p class="ql-block">食品廠。</p><p class="ql-block">印刷廠。3</p><p class="ql-block">印鐵制罐廠。</p><p class="ql-block">塑料廠。6</p><p class="ql-block">冷凍廠。</p><p class="ql-block">良種場。</p><p class="ql-block">棉紡廠。</p><p class="ql-block">二紡制綫廠</p><p class="ql-block">滌綸廠。</p><p class="ql-block">棉織布廠。</p><p class="ql-block">針織廠。2</p><p class="ql-block">羊毛衫廠。</p><p class="ql-block">工藝繡品服裝廠</p><p class="ql-block">絕緣廠</p><p class="ql-block">開關廠。</p><p class="ql-block">化肥廠。</p><p class="ql-block">玻璃制品廠。</p><p class="ql-block">電機廠。</p><p class="ql-block">減速機廠。</p><p class="ql-block">汽車修造廠。</p><p class="ql-block">磚瓦廠。2</p><p class="ql-block">造紙廠。</p> <p class="ql-block">于凤至1898年—1990年, 字翔舟,大富商于文斗之女,为民国时期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原配妻子。</p> <p class="ql-block">于凤至的故居四平市怀德县南崴子大泉眼村人式。</p> <p class="ql-block">日俄战争后,俄罗斯把中东铁路南段长春到旅顺交给日本人管理,日本人称之为“南满铁路”</p><p class="ql-block">中东铁路哈尔滨以南为日本势力范围,北段为俄罗斯势力范围。</p><p class="ql-block">二战结束后俄罗斯重新收回南满铁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请看百年变迁中的小城四平市</b></p><p class="ql-block">四平这个名字,实际上是来源于四平正西有一个叫老四平镇,地形非常平坦。东至巴拉山门镇,西至八面城镇,南至池鹭镇,北至梨树镇,老四平镇位居中央,跟这四个镇的距离都是20km,因此就有了四平的由来。</p><p class="ql-block">此时的四平隶属于梨树县管辖</p><p class="ql-block">1898年沙俄帝国建清东铁路“五站”建成,即四平市首座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小城四平旧貌不知看哭了多少人!!!</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27年,(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沙俄战败,俄国将东清铁路南满支线南段传交给日本。</p><p class="ql-block">1918年九月,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投资26万,日本拆除俄式车站动工建四平街站(五站),1919年五月落成相当豪气两层建筑四平街火车站,当时在四平也属于地标性的建筑,沿用到上个世纪60年代末。同时在站前规划了未来街道的雏形。铁东区的商铺雏形后来是由梨树县出资规划招商引资兴起的。</p><p class="ql-block">这座日本建造的火车站也是我少年时期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由日本人修建的南满铁路四平街站站台,沿用到90年代末。</p><p class="ql-block">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结束了对东北地区的统治,苏联红军进驻四平站成立了行车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这是60年代末,日本建的四平街火车站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烧毁,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四平市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和玩伴,在站前毛主席像前的留念。</p> <p class="ql-block">跨入新世纪,四平市火车站的候車室已经满足不了社会需求,这是于2001年重新拆建的四平车站。</p> <p class="ql-block">当今四平站前广场全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南满时期由日本人在1927年投资15万日元,在四平街共荣大路上建的“昭和桥”的桥头</p> <p class="ql-block">昭和橋上繁忙景象。</p> <p class="ql-block">日本投降后,昭和桥改为四平“天桥”,这是1974年在天桥两侧拓宽人行道后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1996年12月,我市完成了对天桥拆除重建后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1940年,伪满洲国建制的“四平公署省”就设在原四桃铁路局办公楼内,也是建国后的解放军第207医院,现在的爱龄奇妇幼医院。</p> <p class="ql-block">1930年由日本人建的四平街“气象观测所”它是我国最早的气象观测站之一。</p><p class="ql-block">现今坐落于四平铁西英雄广场</p> <p class="ql-block">日本人修建的原市人民法院,坐落在站前街南100米处</p> <p class="ql-block">这是1931年由日本人建的南蛮铁路医院,现今四平市妇婴医院原址。</p> <p class="ql-block">这是由日本人修建的南满铁路医院东北角</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坐落在爱龄奇医院北侧的这座两层小白楼,就是在日本投降后,有国共两党在此楼设立的辽北省政府所在地旧址</b></p> <p class="ql-block">抗戰勝利後,周恩來派閻寶航出任遼北省政府主席。1945年11月5日在四平組成了遼北省自治政府。省政府主席閻寶航,副主席栗又文。遼北省政府下轄遼源(遼源、雙遼、長嶺等縣)、西安、懷德(懷德、梨樹等縣)3個專署、四平市及13個縣政府。</p><p class="ql-block">後國民政府軍隊占領四平1946年1月10日,遼北省政府在四平成立,省主席劉翰東。遼北省下轄四平市、通遼、雙遼、梨樹、早圖、開原、西豐、東豐、北豐、海龍、長嶺、科爾沁左翼前、中、後旗、科爾沁右翼前、中、後旗、庫倫旗、紮魯特旗1市10縣8旗。四平市曾為中共、國民黨兩個遼北省府駐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8年3月13日中共占領四平,遼北省政府垮臺。1949年5月中共遼北省撤銷,四平隸屬遼西省。1954年7月7日,東北行政委員會撤銷遼西省,8月,四平市劃歸吉林省管轄。</p> 可见照片,当年由日本人开发设计建设的四平街 <p class="ql-block">这是四平市铁路第一小学的前身,由日本人创办的四平街扶轮小学,坐落在铁西一道口南侧</p> 上图四平市邮电局,坐落在铁西南三纬四马路东侧路口 <p class="ql-block">这是四平市建校最早,规格最高的公立小学。位于现在的铁东区南二伟路二马路,现今的四平市二马路小学。他的前身成立于1930年,由加拿大天主教传教士立德明亲手创建的,“四平街天主教德化小学”并担任校长。该校两层青砖坐北朝南教学楼,学校教育资金充足,全部由天主教会赞助,该校不惜重金吸纳了一批高水准教师。办学初期,学校只招收天主教徒子女,后来周边百姓的子女也可以入学。学校分为南院和北院,男女生分开上课,女校成为四平街私立“德化女子小学校”。</p> <p class="ql-block">东北解放后,四平公会堂被东北野战军接收,改为 “八一礼堂 ”,现今坐落在烈士塔西北角。</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平市大学生的摇篮</b></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在校就读时学校大门的原貌。</p><p class="ql-block">建国前,辽北十中是四平一中的前身。第一任校长是由八路军袁立忠团长任校长,半年后大军南下接替他的是位女校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排中間者姚五月曾任文革前一中校長,七一年任我班歷史老師。</p><p class="ql-block">前排從左至右第4位王永珍是我當年在校就讀時校長,</p><p class="ql-block">王永珍校長是我當年最崇拜的老師!</p> <p class="ql-block">2000年后我的母校,四平第一高级中学已经旧貌变新颜。</p> <p class="ql-block">吉林师范大学建于1958年9月15日,当时校名为四平师范专科学校。建校之初,学校没有自己的校舍,借用四平一中西楼(学生宿舍)的二楼作校舍开始了自己的办学之路。</p><p class="ql-block">1960年。校舍从四平一中西楼签到新校址原四平专属办公用房结束了借地办学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2002年3月21日经教育部批准,四平师范学院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p><p class="ql-block">2004年12月1日吉林师范大学,被吉林省政府定为吉林省重点大学。</p> <p class="ql-block">铁西中央路四马路南路口照相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由日本人建的日本民居住宅区,现今铁西北二纬四五马路圈楼</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铁东区一马路的水塔</p> <p class="ql-block">这是由日本人建的铁东水塔,坐落在四平二中学东侧</p><p class="ql-block">这座日式水塔,是我中学去上学的路上每天要经过它的身榜?</p> <p class="ql-block">四平市人民医院,坐落在铁东区中央纬路十马路路口</p> <p class="ql-block">1951年,四平市第一百货大楼建成投入使用</p><p class="ql-block">坐落在102国道,中央伟路一马路口</p> <p class="ql-block">四平市第三百货商店,现今的东方霓裳商场,坐落在铁东中央纬路三马路, 欧亚商场南侧。</p> <p class="ql-block">花木兰商店,文革后期改叫南三副食商店,坐落在铁东区南一纬三马路路口,现今的百惠鞋城。</p> <p class="ql-block">商益永商店,八女商店,兴东商店,六劳合作社等。</p><p class="ql-block">还有;</p><p class="ql-block">坐落在铁西区站前三角花园市场。</p><p class="ql-block">坐落在铁东区北二纬二三马路之间。我市最大的农贸交易”北市场”。</p><p class="ql-block">坐落在铁东区,南二纬二三马路之间南市场。</p><p class="ql-block">坐落在铁东区南二纬四五马路之间,东市场。</p><p class="ql-block">坐落在铁东区南二纬路至南三纬路的六马路,猪市交易市场在活跃着我市农贸经济的繁荣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道东八马路电影院,坐落在铁东南一纬八马路路口</p> <p class="ql-block">70年代,站前七节楼宾馆是我市当年最豪华的宾馆。</p> <p class="ql-block">四平站前旅社对面就是七节楼宾馆(一南一北)</p> <p class="ql-block">四平市铸管厂前身是“巨发合铧炉铸造厂”</p><p class="ql-block">坐落在铁东区中央路,一马路南侧,现今建设银行位置</p> <p class="ql-block">四平市面粉厂的前身,是满清时期由日本人建的“东洋火磨”,是我国最大的面粉加工厂。</p> <p class="ql-block">《省农业机械厂》的前身是日本人建的满洲“喷雾器株式会社”</p><p class="ql-block">坐落在铁东区南五纬102国道路口</p> <p class="ql-block">这是省联合收割机厂生产的“东风”牌收割机,畅销全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出口到非洲。</p> <p class="ql-block">《省联合化工厂》的前身是满清时期由日本人建的“石化炼油厂”。</p><p class="ql-block">坐落在铁东区南四纬二马路</p> <p class="ql-block">四平车辆段的前身,是满铁时期由日本人建的满铁支线四平机车修理库。</p> <p class="ql-block">植物油厂的前身是由日本人建“油酒加工株式会社”坐落在道东铁路货物处对面。</p><p class="ql-block">日本投降后叫德昌福烧锅,主要加工油,米酒等,四平解放后油,酒分家。</p> <p class="ql-block">四平市卷烟厂的前身,解放前叫辽西省辽北烟草公司,一九四八年四平解放后,更名为四平辽北制烟厂</p> <p class="ql-block">四平市客车厂,是当年全国客车龙头企业,生产的客车畅销全国各地。</p><p class="ql-block">坐落在铁东区北二纬六马路</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我市的工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形成了以机械加工为主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冶金,电力,建材和电子工业为骨干,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p><p class="ql-block">2000年以后,企业随着改革的发展,大部分企业倒闭的倒闭,买断的买断破产的破产收购的收购从此,四平市以前的产业城市,变成了纯消费五线小城。</p> <p class="ql-block">四平市烈士纪念塔与1950年5月7日由时任四平市委书记魏奇,市长周建破土奠基。历时三年,于1953年6月30日竣工,塔高23.5米。纪念塔的牌楼撗额有原辽西省政府主席阎保航提写的“四平烈士纪念塔”,两侧楹联为“英雄业绩垂千古,烈士光辉照河山”的题词。烈士纪念塔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塔身的碑文共凿掉了5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为四平市烈士纪念塔落成题词的有</p><p class="ql-block">塔身正面东侧,是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题词,“为解放人民而英勇奋斗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塔身背面西侧是时任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陶铸题词,“成仁有志花应碧,杀敌留红土亦香”。</p><p class="ql-block">塔身南侧是时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高岗的题词,“日月同光,山河并寿,人民战士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塔身北侧是时任东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林枫题词,“中华人民优秀儿女万古千秋”!</p> <p class="ql-block">这是1992年我粮谷加工厂在四平市体育场开年度运动会</p><p class="ql-block">我厂厂长兼党委书记李德友在会上致辞</p> <p class="ql-block">大红字标语的字迹都出自于我当年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四平市小城居民住宅旧貌。</p> <p class="ql-block">雨天被百姓戏称为的“水泥路”!</p><p class="ql-block">2001年粟振国任四平市市长,为四平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百姓戏称的“水泥路”</p><p class="ql-block">而后,四平市的市容和百姓的精神面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并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十佳卫生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高架桥前行终点,高铁《四平东站》</p> 小城四平,城市建设涅磐重生! <p class="ql-block">小城四平,城市建设涅磐重生!</p> <p class="ql-block">满族风貌。</p> <p class="ql-block">满族民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