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绝品散文——《爷爷,用烧酒腌制寂寞》

新宾满族自治县苇子峪小学 张敏

<p class="ql-block">亲情,一直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话题。老人给予子孙生命,给予孩子全部的爱,在他们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们才能健康地成长。随着子孙的成长熬白了老人的头发,疲惫了他们的身体。《爷爷,用烧酒腌制寂寞》这篇绝品散文从生活中的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爷爷的平凡而伟大。爷爷如一叶扁舟,在命运之海里颠簸起伏,他以酒来做精神的依托。排解孤独、寂寞、挂牵及思念。反复研读后,感觉清菡老师的这篇《爷爷,用烧酒腌制寂寞》,之所以能打动人心,令人百读不厌,至少有三点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p> <p class="ql-block">一、以酒为线索层层深入。</p><p class="ql-block"> 《爷爷,用烧酒腌制寂寞》中的爷爷原本是不喝酒的,在奶奶得了脑溢血去世后,53岁的爷爷一下子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操持家务,抚养孩子长大成人,全都落在爷爷的肩上。爷爷还要独自承担起晚年的那份寂寞。白天要辛苦劳作,夜晚点着油灯,倍感孤独寂寞,从此借酒浇愁。作者浓墨重彩几次喝酒的场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是在描写爷爷坐在屋内炕头上,抽过了一袋烟后,嗞嗞嗞嗞喝着姑姑为他热过的一壶酒,喝多了就唱上两嗓子。然后描写小姑出嫁时,爷爷内心的复杂情感,是外人所无法体会得到的。爷爷那晚含泪喝了两壶酒,可是爷爷并没有因为酒的麻醉而酣然入睡。后来写在生产队解散时,牲口也随之分到了村民家里,当了一辈子饲养员的爷爷心灵所受到的创伤太大了。作者虽有意淡化了爷爷的吃苦耐劳,但透过爷爷喝了一坛酒后,呕吐不止,酒醉不醒,足以见得他的心思。</p> <p class="ql-block">二、细节描写震撼人心</p><p class="ql-block"> 作者潜词造句或叙说事件的风格是直接和痛快的,让人感觉到她敏锐观察、深入思考下的那种襟怀坦白。文中的细节描写,让文学丰富,让人情深刻,能使人感动到心灵的深处。在当时的特定的历史时期,沧桑岁月里,爷爷饱受孤独寂寞的折磨。让我们体会到爷爷苦涩的人生滋味。小姑出嫁的那天晚上,爷爷喝了很多酒后来到了堂屋,像一尊石佛,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面对着奶奶唯一的一张照片,述说心中的话语。此处细节描写特别让人感觉到心酸,随着作者的笔触眼泪在眼中打转。爷爷在生产队解散,牲口分给村民家,自己失去了饲养员这份工作后,爷爷的脸蜡黄蜡黄的,没有一点血色。不知什么时候,爷爷开始拿起酒壶对着嘴“咕咚”喝酒,不喝的时候就呆呆坐着,一动不动。他停停歇歇地喝着,直到他把放在马房里的一坛酒喝完,后来,他是被村里的人抬回家的,回家后吐了个底朝天,睡了一整天才醒来。这样的细节描写,令人内心震撼。文学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处在当时的环境下,爷爷的人物性格更加突出,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见作者文学功底深厚,对塑造人物形象了然于心和深入剖析。追随作者的笔记,就如同穿越明暗交错的光影长廊,邂逅亦真亦幻的心酸人生。</p> <p class="ql-block">三、灵动的语言让文章活色生香</p><p class="ql-block"> 爷爷的一生,在孤独寂寞中苦苦挣扎,爷爷步履蹒跚却依旧坚定地走向生活,我被深深地感动着。不管寂寞流年,发白如霜,对于生命、爱情、亲情,他始终坚守这份简单纯粹。文中语言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句式长短得当、音韵和谐,给人语言美感与动情力量,适时抒发情感,轻灵活泼、文笔优美,让文章活色生香。请看作者的这些语言:爷爷有这毛病,酒一沾嘴就上脸,脸上经“红”一染,平时叠着的褶子,便平展了许多,那麦茬一样的胡须上,也就挂满了珍珠和清香;爷爷醉了,可我的心被铬疼了,还不断地向外渗着血;干了一辈子饲养员的爷爷,牲口就是他的孩子,也是他缓解孤独的一剂药,如今,连星星都散了,他接下来的日子更接近黑夜了;孤独比酒更能让一颗心过早的凋落;我看到在爷爷沧桑的脸上,笑容从麦茬一样的胡须间绽开,还漾着沁人的酒香......</p> <p class="ql-block">总而言之,上面这三点应该是这篇散文能够打动读者的关键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