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人的美篇

黔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从乌江渡走向诗和远方</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蒋兴黔</span></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 网络/八局人提供/笔者保存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今年,水电八局阔别贵州乌江渡40周年。岁月如诗,吟咏八局人的壮举,壮美,使人十分怀念激情奔放,斗志昂扬的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乌江,贵州省第一大河流,全长1037公里,发源于贵州省威宁县,经黔西县、息烽县、遵义县(2016年撤县建区,现为播州区)余庆等县,流经重庆市,涪陵注入长江。</p><p class="ql-block">公元1969年12月18日,一个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冬日,水利电力部第八工程局在贵州省遵义县乌江镇诞生。没有鲜花,没有美酒,没有掌声,没有祝贺,只有乌江两岸挥洒汗水点燃光明之梦的建设者,逆风破浪开新局,气宇轩昂唱大风。自此,水电八局战旗飘扬。之后,二級单位成立,大坝支队,厂房支队,砂石支队,基础处理支队,安装支队,勘测设计院,汽车队,修配厂,物管处,试验室,供电队,吊装队,房建队,医院,学校,一支队(湖南柘溪留守人员)。</p><p class="ql-block">1970年5月,水电八局革命委员会成立,先后任职的有 副主任黎旭,张士引。第一副主任李苏波(1973年1月调任中共遵义地委第一书记)。第一副主任田茂先,副主任李明(军代表),李涛,林秉益,王相牛,孙宝亮,杨树云,陈培芝,徐承秀,张新考,张一彭,夏学言,王昭浦,曹洪信。1973年11月,水电八局党委成立,党委书记田茂先,副书记黎旭,李涛,林秉益,李海,王相牛,夏学言。王相牛兼纪委书记。1977年7月,黎旭任革委会主任。1978年,谭靖夷任总工程师。1978年11月至1982年8月,黎旭任水电八局局长,李海任第一副局长,孙学义,杨树云,张一彭,陈培芝,翟正远任副局长,谭靖夷任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公元1982年,漫山红遍的十月,水电八局历经十三载艰苦卓绝的施工,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在喀石岩溶地貌成功修建乌江渡水电站优秀答卷,八局人相继离开乌江渡。战旗飘,鼓角鸣,烟尘卷,车飞奔,千遥万遥,走向大江南北,千遥万遥,走向江河海洋,千遥万遥,走向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岁月流淌,时光飞度,四十年弹指一挥间。遍及长城内外的八局人,无论天涯海角走得多远,都没有忘记来时的路,都没有走出那条染缘了青春和生命一直在八局人心中澎湃欢腾的乌江——四十年来情牵梦绕,疯涨着悠远绵长的回忆。遥想乌江当年,八局人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怀着一腔“洒去犹能化碧涛”的热血,迎朝阳,送晚霞,在峡谷两岸不舍昼夜,为点燃光明之梦而战。诚如水电八局原乌江战报记者张晏斌所说,我们生产光明,我们制造热能,我们生养动力,我们的队伍像太阳。我们在江畔吟诗,我们在工棚举杯共饮,我们在节日弦歌一堂,我们在乌江两岸奋力飞扬,托起了坝高165米的乌江渡水电站。</p><p class="ql-block">乌江渡见证了父辈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乌江渡记录了父辈钢铁般意志的坚韧不拔。乌江渡把父辈的赤诚和热血镌刻在高高的电站 大坝,乌江渡把父辈“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书写在郁郁葱葱</p><p class="ql-block">的玉龙山巅。几回回梦里回乌江,一手牵着江北,一手牵着江南,情思洒遍绿水青山。1996年5月,水电八局第一任局长黎旭,副局长孙学义千里迢迢来寻故地。两位当年的领导者建设者信步登上为之奋斗了十三个春夏秋冬的乌江渡水电站大坝,怀念铭心岁月,豪情油然而生。此后,一批又一批的八局人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水电八局的诞生之地,奠基之地,成名之地,发祥之地,追寻父辈足迹,感受乡情愁怀,沐浴时代风貌。他们用镜头或文字记录乌江渡,留住悠悠乡情,定格历史和现代发生的变化,让其絮絮诉说乌江渡流逝的光阴。乌江子弟学校17班的同学,从北京山东上海广东湖南四川贵州从新加坡从美国,相约回到阔别35年之久的乌江渡和母校,多年沉淀心中的情感如春水-----在阳光灿烂的蓝天下,驻足浸透八局人豪迈激情的乌江渡大地,心中腾起的兴奋和激动难以言表。抚摸八局历史,叩拜父辈精神,重温斑斓梦想,缅怀逝者英灵,重走乌江路和远在大江南北的八局人,沉甸甸久蓄心底的情结,化着一束束穿越时空的思绪,一份份浓浓的记忆和怀念。</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除了故乡,还有一个地方让我们心动留恋不已,这个地方就是贵州乌江渡。我们在这里绽放青春,挥洒汗水,为乌江渡水电站建设奉献青春和热血,度过了苦乐年华。这里的山水大坝旧居都为我们的青春作证!不管我们在这里停留了多少年,这块土地都会在生命轨迹中刻下深深的痕迹,让我们无法忘怀。这里走过了我们的人生,是我们独有的财富---佘其年/《水电八局的前世今生》为我们写下了那段辉煌的岁月,读来亲切备至并倍感激动。乌江渡,那是八局人永远的根∕这是我看到的一篇最好的回顾水电八局在乌江渡的纪念文章。乌江渡,水电八局的延安,中国水电人才的摇篮∕这是我看到的关于将水电八局的前世今生风雨历程交待最清楚的一篇文章。感动,感谢/这篇文章为我对那段情深意切的记忆进行了归纳。我一心为公忘我劳动实践在乌江渡水电站的建设中/虽然在乌江渡工地工作生活了七年,对水电八局的前世今生不太了解,仔细读了文章,让我知道了八局的历史,看到了八局人的智慧和勇敢。作为一名八局人我深感自豪∕真好,在这篇穿越时空的图文里,带给我满满的回忆。永远心存着一份记忆和怀念/乌江,刻骨铭心的地方,希望今生能有机会回去看看/我回乌江,我回乌江寻找我的童真,我的青春,我的人生第一站/《水电八局的前世今生》把我心中最美好的思绪再次激扬起来。我们曾经热火朝天的奋战在乌江渡工地,那种同志间亲密的配合忘我劳动的情景和分高温肉聚餐快乐的享受,真是知足幸福。然而这些精神乐趣却至于乌江渡工地,之后再也没有享受到。一生中能储蓄这么一段美好的时光,真是幸运/乌江渡工地勾起我对青葱岁月的回忆,大坝浇筑,基坑除渣,廊道灌浆,机组安装,分金沙煤,分高温肉,上下班的敞篷车,挥洒满腔热血的情景历历在目/文章让八局人读到看到都能想起当年的自己/水电八局在乌江修建乌江渡水电站,在此诞生了成百上千的水电八局子弟,我的妻子也是其中之一,从小在乌江渡长大,读书,参加工作。我的老岳父他曾参与过湖南柘溪水电站建设,到贵州后一直在乌江工地工作直至在乌江工地退休。我自己于九十年代两次去过乌江,虽说我与乌江没有千千情结,我却与水电八局的今生有了26年的情缘/尽管我在上个世纪1992年调离了八局,但乌江情怀永远都刻在脑海里。我是一名八局子弟,我的父亲是六机总的八局元老,我为我曾经是水电建设者自豪,永远的骄傲/我家1969年从湖南来到乌江,住农民房,芦蓆棚,干打垒,再到楼房。上学,工作。董家坪,江南,江北,养龙司,养龙站。留下太多太多回忆/乌江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八局人总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缘,让人积极,向上,拼搏/作为八局子弟的我,曾经跟随父辈水电建设转战南北。乌江,401信箱,此记忆早已刻进心里,融入血液中∕与八局同生,与企业同长,十分想念奋战在乌江渡的峥嵘岁月∕乌江,魂牵梦绕的地方,逝去的青春年华都奉献在这块热土上。无怨无悔/乌江那片满怀记忆的故土,有着父辈曾经战斗的旗帜,那就是战天斗地修建乌江渡水电站坚强无畏的精神∕整个人生都投入到建设乌江渡水电站的那个年代。八局的历史是我们几代人创造出来的∕我们的父辈戴着藤条安全帽,穿着劳动布工作服,手拿着十字镐,风里雨里修建乌江渡水电站。我们是喝着乌江水,端着八局碗长大的。我们虽然离开了八局,离开了乌江,我们和八局和乌江有着割不断的情怀∕我父亲退休后一直说要去乌江去董家坪走一趟,后来病魔缠身。病重期间他还还屡屡提及,这病要能好起来,一定去乌江去董家坪看看。父亲却未愿而去/我的父亲1969年到1970年曾作为支左军代表,参与了乌江渡水电站大桥的修建。现在家里也珍藏有一张乌江大桥的老照片和水电八局1972年8月1日的《乌江战报》。这是乌江大桥修好后桥工队寄给我父亲的。报纸上有一篇文章介绍了父亲在乌江渡水电站建设中的事迹/乌江渡水电站承载着父辈的辉煌,同时也记载着我们童年和青春的记忆,有着许多许多美好的回忆和割舍不断的情结/我虽然因为工作调动离开八局20多年了,却无时无刻不是心系八局,魂系乌江∕这一生最值得回忆的地方在乌江渡,这一辈子最美的回忆在乌江渡。乌江渡是生命里留下烙印的地方∕阅读《水电八局的前世今生》,才搞清楚水电八局的成长历程与辉煌历史。作为一名建行职工,有幸参与了那场轰轰烈烈的建设历程,深感荣幸/在乌江渡水电站建设中,在那火红的年代,如歌的岁月里,一群正当芳华的我们,豪情满怀的把花一样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祖国的水电建设/乌江是童年的美好回忆,那个地方就像思念母亲一样,让人感觉温暖/</p><p class="ql-block">《乌江渡轿子山头的那座碑》用心记录了为乌江渡电站建设献身的同事,字里行间的表述,带我们回到那青葱岁月。乌江多少事,历历在目中。那些为水电建设付出生命的英雄中,有的和我一同工作过,有的在生活中给以我帮助。可他们在我们的前头光荣的牺牲了,我们这些生者想起他们非常的难过。如今江河知道他们,大山知道他们,祖国知道他们,我们更加怀念他们----陈秋敏/偶悉八局建碑举,泪挥顿着倾情雨/饱含热泪读完用爱心书写的文章,每一座大坝都沉积着建设者的血和汗,每一座大坝都由参与者的骨骼支撑。请记住他们每位烈士,工程技术人员和所有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者/忆八局67年辉煌发展历史,缅怀因公殉职和讴歌八局奉献拼搏的前辈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前辈们用殷殷鲜血和宝贵生命换来的惨痛教训,继往开来,砥砺前行,谱写八局更加华丽新篇章/我亲身经历了1969年6月杨木匠沟塌方事故,对68届大学毕业的郭国荣和詹元彩了却韶华青春潸然泪下。记住你们/读了文章很是感动,黔北人民没有忘记曾经的建设者,我的父亲也是其中之一。没有文化,单位组织扫盲班四十五天结业,从看不懂图纸到自己制图,里面的困难难以想象。生活的艰辛现在的这代人更是难以想象。怀着敬畏之心缅怀他们/乌江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人生的起点。我缅怀把生命奉献给水电建设的无数个老前辈。我18岁的小弟弟姚育松也在黄崖工程付出了生命,现在已是30个年头了。</p><p class="ql-block"> 后记;我们从乌江渡走来,从沸腾的时代走来,我们走了很久很久,足足走了40多年。但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没有忘记来时的路。《水电八局的前世今生》《乌江渡轿子山头的那座碑》以及八局人</p><p class="ql-block">讴歌乌江渡峥嵘岁月和父辈苦乐年华的篇篇文章和照片,让人们心灵产生极大共鸣。一座凝结父辈智慧和心血的乌江渡水电站,激发起深深的回忆和向往。笔者摘录他们心灵的情感,闪光的语言,让我们一同来分享美好,奔涌激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2.02.02贵州贵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