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最近有幸得师傅的分享,在线上学习了数学王子张齐华老师的齐华备课室,收获颇多。正如张老师所说:“重塑认知,开启课堂重建之旅。”看了十讲,感触颇多。之前的困惑,仿佛有了些许答案。</p> 每期的齐华备课室,张老师只聚焦了一个话题。但是都是从三个维度进行展开。在微观层面上,挖掘数学学科本质;中观层面上,构建学力生长课堂;宏观层面上,把握全景数学结构。张老师说要为学生的学习力而教。作为年轻教师的我,并没有太多经验,这些为了培养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正是需要我学习的。怀着一颗好奇的学习的心,我开始看了第一期第一讲。<div><br></div> 第一讲 <p class="ql-block"> 第一讲的主题是“莫让算法来背‘算理的锅’”,以《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例。在没有看这一节备课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对于学生这么难。张老师说这一课是笔算乘法的“关键(种子)课”。原因有二,一是从“量变”到“质变”(原来学的两位数乘一位数是量变;从多位数乘一位数到两位数乘两位数是质变,相当于建楼;)二是可“举一”到“反三”(从多位数相乘——小数乘法)。</p> <div> 学生经常错,原因有三。</div><div> 1.把“算法”和“算理”混为一谈</div><div> 张老师说,他们做过一次调查,至少有70%的新教师不能很好地把“算法”和“算理”分开。 在这一课之前,我知道在计算教学中,“算法”和“算理”是不一样的,但是我在教学中,也把它们混为一谈了。“算法”告诉我们应该如何算,而“算理”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么算。</div><div> 2.用“算法不熟”掩盖“算理不足” </div><div> 张老师说,为了提升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很多老师提倡多练习。说是熟能生巧?熟也能生笨。</div><div> 3.“虚弱”的算理和“坚挺”的算法</div> 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呢?<br> 1.创设适切的主题情境图——蕴含算理<br> 2.提供适宜的思维脚手架——支持算理(电子图、面积图等)<br> 3.加强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巩固算理<br> 4.提供针对的专项练习题——深化算理<br> 看了张老师的这一期备课,让我对这一课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对计算教学课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在计算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像这种种子课,一定要花大心思,让学生学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做到举一反三。<br> 在这一年的计算教学实践中,我也会在新课时,给出模板,尽量让每一个孩子会说,边说边算,孩子们也很乐意做小老师和大家分享。 <div><br></div> 第二讲 <p class="ql-block"> 第二讲的主题是“概念的形成”,以《倍的认识》为例。苏教版教材的主题图中提出:“你能比一比这三种花的朵数吗?”</p><p class="ql-block"> 由此,张老师针对两个量的比较,展开叙述。两个量的比较分为两种,一种是相差关系(绝对数量);一种是倍比关系(相对数量)。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进行深度的有意义的学习。</p> 张老师提出“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br> 什么是概念形成呢?个体通过接触大量同一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或共同属性,并通过肯定或否定的例子加以证实的过程。(归纳)<br> 什么是概念同化呢?利用个体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获得概念的本质。(演绎) <p class="ql-block"> 听了张老师的这一节备课,我也进行了反思。在概念教学时,如果是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我们需要大量的素材丰富学生的认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果是已经学过相关知识,我们要调动学生学生已有认知,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类比迁移,学习新知,丰富原有认知结构。</p> 第三讲 <p class="ql-block"> 第三讲的主题是“向‘假学习’说‘不’”,以《认识千克》为例。在这一课中,张老师提出在度量的学习中,量感的把握是重点。</p><p class="ql-block"> 很多孩子在课前,可能已经知道1千克=1000克,会用合适的质量单位填空。但这不代表他们对今天所学习的知识已经掌握。有的课堂非常热闹,有丰富的活动,也不代表孩子们把知识学得非常的扎实。</p> 对于千克,孩子们在生活中,已经初步感知。我们可以创建“菜场”和“超市”里的翻转课堂。在这样的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在买菜中,孩子们通过对买的东西用手拎一拎、数一数等活动,加深对“1千克”的认识。在这样的活动中,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量感,也培养了他们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div> </div> <p class="ql-block"> 张老师在最后提出,学生掌握了本节知识是不是就培养了相关的素养?度量的本质是什么?度量类教学的内核是什么?在课中,我们可以拓展,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p><p class="ql-block">1.为什么需要千克?</p><p class="ql-block">2.度量物体的质量,只有千克行吗?</p><p class="ql-block">3.为何要统一千克这样的国际单位?</p><p class="ql-block">4.度量千克和长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p><p class="ql-block"> 听了张老师的这一课,受益匪浅。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孩子们接触了克与千克。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质量单位,在学习之前,他们对于克与千克并不是一无所知。在课前,我没有让他们收集大量的关于本节知识的素材,在课后也没有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便培养他们的量感。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需要很多直观的素材去感受。在今后关于度量的教学中,我需要站在更高的高度去培养孩子们的量感,感受数学之美,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p><p class="ql-block"><br></p> 第四讲 <p class="ql-block"> 第四讲的主题是“警惕‘被动’的‘主动学习’”,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为例。很多时候,我们看着孩子好像在主动的认真的学习,他们真的是“主动”地吗?我不禁反思了我的课堂。他们总是被动接受研究任务学习,被动的接纳。我的课堂也不是那么有趣,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激发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这正是我需要努力的。</p> 张老师在课中提到,为了能更好的理清学习的基本逻辑,需要三大步骤。一是整体感知图形,二是定性描述图形,三是定量刻画图形。以认识长方形为例,应该如何做呢?我们采取任务驱动:<div>任务1:你能“做”出一个长方形吗?(方格纸、小棒、画图)</div><div>任务2:你能“说明”为什么它是长方形吗?</div><div>任务3:你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div><div>任务4:你能“理解”为什么是长方形吗?</div> <p class="ql-block">任务5:你能“描述”这是一个多大的长方形吗?(有的孩子借助参照物描述;有的用手比划;有的用尺子测量四条边;有的用尺子测量邻边)</p><p class="ql-block">任务6:只告诉两条邻边,能确定长方形的大小吗?</p><p class="ql-block"> 在任务5中,孩子们了解到长和宽是决定长方形大小的变量。同理,边长是决定正方形大小的变量。通过整理感受到定性描述到定量刻画,孩子们对长方形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觉得这一课也算是图形与几何中的种子课。这一课也对图形各部分名称教学给了更多的启示。如平行四边形为什么要知道它的底和高,长方体为何要知道它的长宽高,圆为何要知道它的半径,圆柱为何要知道它的半径和高,因为这些变量决定了它们的大小。这样的教学,多有深度呀!</p><p class="ql-block"><br></p> 第六讲 <p class="ql-block"> 第六讲的主题是“学习,需要‘优质’体验”,以《认识千米》为例。张老师提出,学习需要深度体验,优质的体验,能让孩子学的更好!关于体验,品质比数量更重要。张老师提出了三个思考:</p><p class="ql-block">1.直接体验——强化目标意识</p><p class="ql-block">2.间接体验——强化效能意识</p><p class="ql-block">3.多样练习——发现真实问题</p><p class="ql-block"> </p> 在本课拓展时,优化体验——尝试封闭走向开放。在空间上,打破校园的围墙;在时间上,跳出“40分钟”以外;形式上,尝试“项目化”。最后张老师进行反思:认识千米,教学边界在于何方?<br>1.所有计量单位都需要建立表象?(吨)<br>2.所有计量单位都能建立表象吗?<br>3.认识千米,有没有数学以外的意义?<br> <p class="ql-block"> 教学不止于课堂,不止于校园,千米的认识,将会带着孩子们走到更广阔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千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我在教学这一课时,在课前,我带着孩子们在操场上跑了1千米。孩子们都说1千米挺长的。其实这样的感受是不能很好的建立1千米的空间表象的,需要更多优质的体验,丰富学生对1千米的认知。在以后的度量教学中,需要更加用心设计,让孩子有更深入的优质的体验。</p> 第七讲 第七讲的主题是“看一看,哪一款适合你”,以《年、月、日》为例。在课中,张老师提出,教学《年、月、日》的版本有很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种:<div><u>1.“观察归纳”型</u></div><div>(观察材料——比较分析——归纳概括——记忆拓展)</div><div>反思:知识取向——被动参与</div><div><u>2.“任务驱动”型</u></div><div>(呈现任务——主动探究——分享交流——质疑完善)</div><div>反思:主动探究——人为操作</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u>3.“先学后教”型</u></p><p class="ql-block">(前置学习——组内分享——全班交流——结构梳理)</p><p class="ql-block">反思:研究充分——多元建构</p><p class="ql-block"><u>4.“提问解惑”型</u></p><p class="ql-block">(课题提问——出示材料——观察归纳——练习应用)</p><p class="ql-block">(经验共享——提出问题——有序解惑——结构完善)</p><p class="ql-block">反思:以问引思——据学而教</p> <p class="ql-block">5.“类比建构”型</p><p class="ql-block">(温故定锚——任务驱动——类比研究——质疑完善)</p><p class="ql-block">反思:类比迁移——强化结构</p><p class="ql-block"> 教学中同课异构很多,每种课型各有千秋,我们要做到因材施教,整体融合,开拓创新,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p><p class="ql-block"> 在几年前,我也上过一次《年、月、日》的公开课,我就采用的“观察归纳”型,每一环节,孩子们都是跟着我的节奏进行学习的,他们是“被动“的”主动学习”。我感觉这样的学习,并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下一次教学本课时,我希望我能采取更多的形式,让学生对年、月、日有着更深入的认识,以及对整个时间单位有着更上位的认知。</p><p class="ql-block"><br></p> 第八讲 <p class="ql-block"> 第八讲的主题是“为‘大观念’而教”,以《面积》为例。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对符号知识的占有并不是目的,促进知识向核心素养转化才是宗旨。所以,为了孩子的深度学习,我们要为“大观念”而教。</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中,基本的教学线索和路径是比较引需——感悟统一——认识单位(内涵、表象)——练习应用。这样的路径让原有的学习经验未能有效迁移(长度、质量、时间);度量本质内核未能充分感悟(定量、单位、包含);学习内在结构未能有效建立。那么如何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呢?</p> 张老师提出,可以尝试基于结构的数学教学重建。<div> <u>重建1:建立“数学知识”的结构</u></div><div>系统1:单元知识的内在结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div><div>系统2:相邻内容的关联结构( 厘米—— 分米 ——米)</div><div>系统3:相关内容的整体结构(克——千克——吨)</div><div>系统4:学科内容的全景结构(计量单位——计数单位)</div><div> <u> 重建2:梳理“学习方法”的结构</u></div><div> 张老师提出,在类比迁移中实现结构化学习。学生要学好平方厘米,先要认识好厘米。厘米就是种子课。在孩子们初次认识厘米时,讲解要深入,可以提出以下几个问题:</div><div>1.为什么需要度量长度?(定性描述——定量刻画)</div><div>2.为什么需要长度单位?(度量离不开单位)</div><div>3.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可以讲解秦国统一度量衡)</div><div>4.如何记住长度单位?</div><div>5.用尺子度量长度的本质是什么?(看线段中有几个这样的长度单位) </div> <p class="ql-block"> 最后探讨了几种常见的学习现象。</p><p class="ql-block"><u>1.</u>为什么用正方形做面积单位?(密铺、唯一、统一、优美)</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提出的这个问题是我从来没有想过的,一切是那么理所当然呀。其实并不是,正如数学书上简单的例题设计,背后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它们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弄懂它,需要花费很多的心思呢!</p><p class="ql-block"><u>2.</u>为什么1平方厘米比1平方分米画的更准?(因为学生认识厘米比认识分米更深刻)</p><p class="ql-block"><u>3.</u>为什么没有面积度量工具?(因为正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边长乘边长得到)</p><p class="ql-block"><u>4.</u>为什么“游泳池占地1500( ),学生常常会填‘平方分米’”?(因为他们认为1500很大)</p><p class="ql-block"> 听了这堂课,我感触很大。数学书上给出的例题情景在有的教学中,可以自己变换,根据每个班的班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在度量的教学中,给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为“大观念”而教。</p><p class="ql-block"><br></p> 第九讲 <p class="ql-block"> 第九讲的主题是“难点,宜‘破’不宜‘避’”,以《认识分数(二)》为例。在教学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我们尽量正面它,解决它。教材之难,难在何处?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6个苹果中的2个,为何不是六分之二?能用整数,为何还要用分数来表示?</p> 对于学生的这些困惑,要做到难点突破,路在何方?<div> 张老师提出,荆棘之路,直面学生真实困境。</div><div>策略1:直面现状,基于真实思维展开。</div><div> ——暴露真实思维</div><div> ——引导充分对话</div><div> ——回归原点思辨(分数的含义)</div><div>策略2:结构重组,基于整体结构进行。</div><div><u>结构重组</u>:一个物体、一些物体,几分之一、几分之几</div><div>分数含义:把<u> </u>平均分成<u> </u>份,<u> </u>份是它的<u> </u> 。</div><div><u>强化内涵</u>:分母——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这样的几份</div><div><u>比较沟通</u>:四分之一不是八分之二,四分之一等于八分之二。</div><div> </div> 听了张老师的课,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这堂课。《认识分数(二)》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我在教学时,让孩子们在课前准备了糖果,在课上通过同桌一起分一分,说一说,更加深入的认识了分数,为后面学好分数的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第十讲 第十讲的主题是“强化‘十进’弱化‘分数’”,以《小数的意义》为例。教材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尺子上的厘米数,转化成分数,最后变成小数。如1分米=1/10米=0.1米。教材给出的内容强化的小数和分数的联系,弱化了小数和整数的联系。张老师提出,如何理解小数更合理?探索小数意义的另一种可能——整数延伸。<div><br></div> <p class="ql-block"> 将小数和整数之间建立强关联,小数与分数之间建立弱关联,会有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呢?从1开始,向左满十进一是10,又满十进一是100,再满十进一······,1向右不足 均分产生分数;不足十分,产生小数0.1,再不足十分,产生0.01,再不足十分······通过这样的尝试,孩子们对于小数会不会有不一样的认识呢?十进制不仅适用于整数,也适用于整数与小数之间,以及小数之间。</p> 在实践中,如何展开教学更适切?<div>路径1:强化度量情景——产生需求(宏观与微观)</div><div>路径2 :给予探索空间——自我建构(正方形和0.23)</div><div>路径3 :用好数轴模型——理解内涵(单位模型/直观模型)</div><div> </div>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只标有0、1、2的数轴上找到1.4,学生知道在1到2之间,把这一段平均分成10份,从而找到1.4?老师接着追问,你能找到1.39吗?学生不难知道,在1.3到1.4之间的线段平均分成十份,从而找到1.39。通过不断十分,孩子们发现数越来越精确,数轴上藏着许许多多的数。<br> 这节课,也给我很大的触动,教材所学的知识并没有用教材给出的思路呈现出来,用了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呈现,哪一种效果更好呢?还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反思。<br><br> 以上是我整理的一些知识以及对学习的齐华备课室的一点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愿我们通过努力,都能心之所向,行之可往!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