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摄影与欣赏》随笔之41

鸟路心语

<h3>两年来的自我回顾<br>两年前《鸟路心语》付梓,在后记中提到自己的作品有个特点,就是清晰的大头照,这正是大多数拍鸟人初期作品的特点。<br>写书意味着6年拍摄路的小结,新路程的开始。两年来继续学习,读了些文献书籍,查阅专业摄鸟人的资料,才觉得摄鸟之路宽得很,宽得走不过来。也觉得摄影知识深得很,深得不可探底。反正退休了无所事是,权当人生第三专业来学,静下心来,细细回味,倒也有所收获。<br>看了《中国摄影简史》,才知中国摄影有两股道: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自己以前拍摄的可归入纪实类。虽也做后期,但从不“移花接木”。知道了郎静山的集锦摄影,才知道“移花接木”也是摄影,这无疑对摄影认知跨前了一步,视野开阔了许多。拍鸟可以是纪实的,也可以是艺术的。<br><br>纪实鸟片按表现内容又可细分,如肖像片、飞行片、行为片、环境片、环保片、城市花园片等。如果运用了后期技术创作的新片完全不同于原片,可归入艺术鸟片。又可分为创意片、抽象片等。如果融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可称之为意境片。与此同时自己对鸟片的欣赏视角也产生变化,简言之开阔许多,有些原来认为不好的片子,在新视角的审视下,反到觉得很有价值。<br></h3> <h3><br>总之作品是可以分类的,也必须分类,按不同的分类可以产生不同效果。不同类别之间的作品不具有可比性。鸟友们又往往与生态联系起来,喜欢把打鸟称为生态摄影,挂个生态摄影师的头衔。确实生态概念很宽,只要鸟片能反映环境的,都可以是生态片。近些年又出现了科普摄影,大到航天的宏观摄影,小到病毒的微观摄影,动物自然是科普摄影的一大对象。<br>有了以上认识,除了拍鸟之路更宽,欣赏角度多元化外。最明显不同是镜头后的脑袋变得活跃起来,按快门前就在思考想拍出什么作品来。</h3> <h3>以下是两年来的回顾作品。<br>下面的朱鹮片是有意识的生态作品。苦楝树是朱鹮喜欢栖息的地方,后面的红瓦民居是洋县特点,再后就是秦岭山脉了。因距离很远,光圈设F11,记录下完整的鸟的栖息环境,是张信息量很足的生态片。按以往思路把背景虚化,没有了栖息环境信息,就不是生态片了。</h3> <h3>即使在鸟点拍摄的也可以是生态片。如下图白眉棕啄木鸟,不仅仅记录了它的繁殖场所,如果读了拍摄过程的文字描述,能了解人与鸟的关系(这也是重要的鸟类学生态内容之一),很容易想明白这个道理。</h3> <h3><br>下图太湖红嘴鸥,能说它不是生态片吗?每年冬季有红嘴鸥来太湖越冬,鸟喜欢跟随着船找食物,该片正是记录了鸟的这种习性和环境,毫无疑问是生态片。</h3> <h3>由于生态片需要记录鸟的生态环境,鸟体小了,未必能拍出数毛效果,但它提供了鸟的生态信息,另具欣赏性,也很美。如下图繁育期的东方白鹳,背景中有房屋、公路、麦田,构成一幅人与鸟和谐共处的图画,不很美吗。如果一味追求虚化效果,采用大光圈拍摄,鸟体突出了,但环境信息虚化掉了,就不是生态摄影了。</h3> <h3><br>科普摄影与生态摄影有什么差别?我的理解是:前者既强调科学知识,也看重艺术美感,两者俱备才行,而后者仅注重生态环境信息。有时一张片子具备两种特征。如上图白鹳片,除环境知识外,从鸟所取的材质看,是细软的短的茎叶,用于筑巢壁的内层用,起保温隔热作用,再分析筑巢进程,此片摄于5月初,小鸟已成形,说明这些材料是用于修补的。此片包含的科学知识丰富,画面又美,也可归入科普摄影。<br><br>同样是白鹳片,如下图。巢筑于高压线铁塔之上,生态信息丰富,但不美,作为科普摄影就欠缺了。</h3> <h3>下图是作者三进犀鸟谷,补拍双角犀鸟的繁殖期环境,特意将焦距设在250mm,把该鸟筑巢于开阔山湾的粗大树木上的特点记录清楚了。片子不美,只能算生态片。生态片更偏向于鸟类学研究范畴。</h3> <h3>近来因疫情原因,去外省不便,就“城里人拍城市鸟片”。城市鸟片的特点是反映城市环境。在上海最具特征的莫非黄浦江。江上船舶江边建筑都可选作鸟的栖息环境。下面4张鸟片记录了黄浦江上不同背景。<br><br> 鹭鸟家园</h3> <h3>海鸥与轮渡</h3> <h3>“我是锚”</h3> <h3>“巡游世界”</h3> <h3><br>“鹭鸟家园”取景于废弃的南市水厂取水口,从远处隐约可辨的上海中心大厦,便知该片摄于上海黄浦江畔。“海鸥与轮渡”片上的“市”型标识是属于黄浦江渡轮专用的,熟悉上海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此片摄于黄浦江。“我是锚”记录了巨轮与海鸥的关系,有点幽默,算黄浦江一景。“巡游世界”的背景是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陆家嘴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些都属于环境片,环境片不在乎数毛,只要环境特征明显就行,而环境可大可细。<br></h3> <h3>对于中国鸟友,城市片是个待挖掘的处女地。</h3> <h3>这期间只要有机会,就尝试拍意境片。在《鸟路心语》中提到意境片很难拍,关键要弄明白意境片的定义,不是朦胧片就是意境片。下图摄于井陉冶河的黑鹳片属于意境片,但只有读了描述短文才可确认。</h3> <h3>意境片须具备两条,一、片子具备虚实二元结构,且虚境为主,实境为副;二,拍摄者借处于虚境中的主体抒发自身的情感,此片完全符合这两条要求。</h3> <h3>也尝试拍创意片,如下图的“萤火虫”。鸟是豆雁,虽鸟体不清无法辨认,但白色尾羽在晨曦中透出点点亮光,经适当后期处理,犹如夜间田野中的萤火虫。</h3> <h3>“荧火虫”</h3> <h3>关于鸟类摄影的认知有了上述变化,重读旧片会有新的发现。<br><br>下图取名为“心有不甘”雪鸮片是我初次拍摄雪鸮的作品,对鸟的姿态十分满意,但清晰度差些觉得不完美,因客观条件不会再去了,总觉得留有遗憾。但如今改变了看法。看原图,是张不错的环境片。更有意思的是,拍摄时刻鸟的不甘心轻易放弃食物的心态,与作者的心态可谓心有灵犀。我们计划拍摄4天,鸟导初次开展业务,没经验,前3天鸟况不稳定,打了几次照面,没拍好。到了第4天下午,鸟稳定下来,虽距离较远,但能拍上一段时间。鸟因受惊吓,突然放下食物离去,但还不忘食物,回眸而望,想走不走,心有不甘。而当时我们已买晚上车票,鸟虽拍到了,但有不足,走?还是不走?纠结不定。有此意境,足矣!</h3> <h3>心有不甘</h3> <h3>心有不甘原片</h3> <h3>再如下面的雪鸮片,因羽毛质感不足打入冷宫。时至今日重读此片,雪鸮喜欢站在高处观察地面动静,发现目标即发起攻击。浇水车是田间唯一可供鸟儿落脚的地方,该片既记录下鸟的习性,简单构图又令主体与主题突出,艺术感较强,是张不错的科普摄影片。</h3> <h3>另一大转变是完全认同后期创作,之前虽能接受后期创作,在《鸟路心语》第二章讨论意境片时也提出可运用后期技术创作意境片,但自己从不沾边。经过学习才知道后期创作早就存在,并被世界摄影界认可,近几年更被认为是引领摄影艺术发展方向的重要推动力。<br><br>下图于2020年春节摄于太湖鼋头渚。那时城里人群稀少,景区更是门可罗雀,游船上仅有几位游客,当船驶近码头时,发现前方有满帆古船,船旁有飞鸟,随手拍了几张,觉得船与鸟的关系很别扭,就不在意了。<br><br></h3> <h3>近日再看,发现很有意思。近几年春节去过几次苏南重镇,一个感觉:城市空了。当时在游船上拍鸟正是这感觉,觉得对片子作后期处理后能发掘其潜在价值。把近处鸟去掉,右上角鸟影移近点,裁剪后得下图。</h3> <h3>空舟孤影</h3> <h3>晒同学圈后有同学看出破绽:帆拉满,锚入水,舵挂起。细看照片固然如此,且船上空一无人,遂起名为:空舟孤影。恰到好处地反映当时的场景与心静,无疑具备意境片基本要素。<br><br>两年来花了不少心思欲读懂抽象片,但仍是一头雾水,留下遗憾,尚须继续努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