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扬州古城曾有一条南北走向、流淌了近1400年的古老而美丽的河——汶河。<br></b><p><b> 隋唐时,古运河经扬州城南下入江,漕运的船只都从这里经过,民间称其为 “官河”。北宋天禧二年(1018),扬州城东黄金坝至宝塔湾运河开通,官河改道,该河的航运功能逐渐消退,加之长江岸线的南移和水源补给不足,河道变窄,河床淤浅,官河演变成了一条内城河,即“市河”。南宋时,市河两岸日益繁华,建有扬州府学(现市政协位置)、江都县学(现汶河小学四望亭路校区位置)和甘泉县学,故被定名为“汶河”,取“文”之谐音。</b></p></h1> <h3><b><font color="#167efb">古地图中那条贯通南北的笔直绿线就是汶河</font></b></h3> <h1><b> 明弘治九年年(1496),扬州府同知叶元在扬州府学东侧的汶河上修建了文津桥,“津”的意思是渡口,考生走过文津桥,就能在学海或者说仕途上一帆风顺。故汶河也被叫做“文津河”或“文河”。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两淮巡盐御史蔡时鼎在文津桥上增建文昌阁,取名“文昌”,有昌明儒学之意。1595年文昌阁毁于火灾,1596年江都知县张宁重建。复建后的文昌阁悬“邗上文枢”匾额,因扬州的历史渊源来自公元前486年吴国所筑邗城。因此,扬州府学横跨汶河,是一个比较庞大的建筑群。</b></h1> <h3><b><font color="#167efb">万历十三年巡盐御使蔡元鼎建文昌楼于文津桥上</font></b></h3> <h1><b> 从旧城的北门水关至南门水关汶河长1900多米,文津桥向南建有通泗桥、太平桥、新(星)桥、义济桥,向北有开明桥、肖市桥等。汶河沿岸附近除扬州府学、甘泉县学和江都县学外,还有文魁楼(后名魁星阁,是江都县学的组成部分;即四望亭)、太守府和巡盐御史衙门(盐院,俗称皇宫,现皇宫花苑位置)等等。</b></h1> <h3><b><font color="#167efb">民国扬州城市简要图</font></b></h3> <h3><b><font color="#167efb">古老的文昌阁(左)与四望亭(右)</font></b></h3> <h1><b> 1916年,由于拆除扬州新城和旧城间的城墙,大量砖块泥土倾倒进汶河,导致河道逐渐淤塞。1937年时,流淌在汶河两侧民居建筑中的河道已比较窄,河水也不是很清澈且较浅。到了上世纪40年代,汶河大部分已被瓦砾、垃圾填塞,成了蚊蝇肆虐、鼠患成灾的一条臭水沟。1952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相峙阶段。为防止敌人的细菌战,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扬州市人民政府实施疏浚小秦淮河和填塞汶河等环境卫生工程。1959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全线填平汶河,建起了汶河北路和汶河南路,汶河自此消失。</b></h1> <h3><b><font color="#167efb">左图:1937年时的汶河(照片来自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 Day Missions图书馆。)<br></font></b><b><font color="#167efb">右上图:民国时期大量砖块泥土倾倒进汶河,河道逐渐淤塞<br></font></b><b><font color="#167efb">右下图:汶河北路由北向南看文昌阁</font></b></h3> <h1><b> 1949年1月,扬州解放后,原汶河所在区域设西区人民政府,同年3月改设禾稼、砚池、务本3个镇政府。同年11月撤消砚池镇。1951年7月撤镇建区,复设城西区人民政府。1955年撤区设院大街、甘泉路街办。1958年8月院大街、甘泉路街办合并为甘泉路街办。1960年撤消甘泉路街办改设文昌人民公社。1963年7月改称为汶河人民公社,因境内有汶河路而得名。1981年2月撤消汶河人民公社建立汶河街道办事处。1983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扬州城区建立广陵区,汶河街办隶属于广陵区。<br></b><b> 汶河虽已消逝在历史的云烟深处,但令我们感到庆幸的是,如今保存完好的当年汶河上的建筑——文昌阁,作为扬州市的地标建筑之一仍然容光焕发地述说着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扬州故事。</b></h1> <h3><b><font color="#167efb">文昌阁的变迁</font></b></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39b54a">说 明</font></b></h1> <h3><b> 本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br></b></h3><h3><b> 背景音乐:漂流</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