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希部长的光辉业绩

钱学明(南太湖一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梁希(1883年—1958年)</span></p> <p class="ql-block">  梁希(1883年12月28日—1958年12月10日),原名曦,后改名为希,字叔五(或叔伍),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双林镇。故居在镇上钟秀桥东塘支湾畔(现为板桥东路 7号,后门为道士弄4号)。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中国杰出的林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林学的开拓者、林业界德高望重的一代宗师和新中国林业事业的奠基人。先后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和德国塔朗脱高等林业学校(现为德累斯顿大学林学系)学习,1927年回国。任中央大学森林系(南京林业大学前身)教授、系主任。1949年8月,任国立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梁希任国家林垦部首任部长。</p><p class="ql-block"> 梁希初在私塾启蒙,稍后就学于蓉湖书院,梁希资质聪慧过人,饱读诗书,过目不忘,加以家学渊源,根基深厚,曾有两浙才子之目,在嫡堂诸兄弟梁烦、梁炳、梁煜、梁炘、<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梁燡</span>、梁炯当中,佼佼出众。梁希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己亥科府学入选秀才,时年方十六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双林镇区立女子国民兼高小学校蔡德娥毕业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校长:梁燡(梁希嫡堂兄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民国十一年七月</span></p> <p class="ql-block">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梁希忿激之余,立志革命救国。1905年,报考浙江省武备学堂,学习西方军事。毕业后,以成绩优异,于1906年被资送日本士官学校学习海军。由于品学兼优,曾被选拔为班长。当时孙中山先生在东京建立以“驱除鞑虏(指清腐朽王朝)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的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出版《民报》,鼓吹革命。同年,比梁希长五岁的陈其美(英士)亦从吴兴到东京学习军事,梁希和陈其美相继加入了同盟会。</p><p class="ql-block"> 梁希于1907年和1909年曾两次回国短期度假,辛亥革命期间,梁希再度回国参加浙江湖属军政分府,从事新军训练。不久南北议和,清帝退位,军政分府撤消,梁希复去日本,改入东京帝国大学林科学习,并从此爱上了林业,立志引进先进的林业科学技术,为建设祖国而勤奋学习。在河合铈太郎,本多静六、川濑善太郎、右田半四郎和三浦伊八郎诸教授指导下,梁希对林产制造学和森林利用学更饶有兴趣。由于他潜心钻研,学习成绩超群,深受导师们的赞誉,梁希对他们的热心指导也深表敬佩。1948年,梁希在台湾八仙山见到河 合、本多、川濑、右田手植的杉树,曾赋诗三绝,缅怀先师,其中一首是:“一别师门三十春,前情如梦复如尘,侯生头白梁生老,何况当年传道人”。侯生指当年留日同窗侯过梁希,足见梁希尊师重道的情深意挚。</p> <p class="ql-block">  1916年,梁希从日本学成回国,初受北京政府选派,前往奉天安东(今辽宁丹东)中日合办的鸭绿江采木公司任技师。由于日方理事长大权独揽,擅自肆意扩大伐区范围,将长白山的红松林滥伐无度,梁希怵目惊心,无力制止,忿然离去。同年应聘在北京农业专科学校林科任教。该校是我国最早设置林科的高等学校之一,即今日北京农业大学的前身,不少老一辈林学家如程鸿书、侯过、钟毅、吴恺、凌道扬、张福延等,都曾在这里任过教,他们都为我国培育出了一大批早期的的林业人才。</p><p class="ql-block"> 梁希鉴于日本的林业科学技术,最早是从德国引进的,为了直接借鉴德国林业化学和木材研究方面的成果,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他又于1923年自费前往德国德累斯登,在萨克逊森林学院研究林产化学和木材防腐学,历时四年。虽然他那时已四十开外,却还是如饥似渴地虚心求学进修,他那严谨踏实的治学精神,给这个学院的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 梁希于1927年从德国返回北京时,北京农专已改名为国立北京农业大学,他受聘任教授兼森林系主任。其时奉系军阀张作霖继北洋军阀段祺瑞制造“三·一八”惨案,屠杀爱国群众之后,又杀害了李大钊同志等革命者,腥风血雨,笼罩北京,教育界的进步人士人人自危。梁希为了摆脱那阴森恐怖的险恶环境,于1928年南下杭州,受聘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森林系主任,并一度参加中华农学会与德商爱礼司化肥公司合作在上海筹办的农业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29年,梁希徇浙江省建设厅程振钧厅长之请,兼任该厅技正,负责调查全省山林概况。他自夏至冬,踏 遍 杭、湖、宁、绍、台各州县的山山水水,先后发表了《两浙看山记》,《对于浙江旧泉塘道属创设林场之管见》、《西湖可以无森林平》等调查报告和文章,对浙江的林业建设和杭州西湖的造林绿化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1931年春,新任中央大学校长的朱家骅极力敦请梁希出任农学院长,他不得已勉强成行,但到校甫及一月,即悄然返回杭州,贻书致朱,表示敬谢不敏。梁希这一挂冠而去的戏剧性行动,人们一直传为佳话,深表敬佩。</p><p class="ql-block"> 1933年8月,梁希与金善宝、蔡邦华、朱凤美等六十余位教师因不满浙大校长郭任远的独断专横,纷纷辞职离校。梁希应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邹树文之聘,在森林系任教,他从此为创建和苦心经营中大森林化学室经历十六个春秋,先后培育了一大批林业专门人才。</p><p class="ql-block"> 抗战以还,梁希在重庆开始接触到党的报刊,并在随后与周恩来、邓颖超等领导同志以及《新华日报》的一些负责同志的交谈中,深刻认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抗日救亡,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他从此逐步成为一名信赖党、热爱党、坚决与反动派作不调和的斗争的民主战士。</p><p class="ql-block"> 1944年底,抗日战争后期,日本帝国主义进攻大西南,桂林失陷,都匀告急,川黔吃紧,蒋介石集团中投降空气甚嚣尘上。在重庆的一部分文教科技界人士许德珩、潘菽、涂长望、黎锦熙等发起组织了“民主科学座谈会”,主张“团结民主,抗战到底”,发扬“五四”反帝反封建的精神,为实现人民民主与发展人民科学而奋斗。后逐渐演进成为“民主科学社”学术性的政治团体。194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决议改名为“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召开了成立大会,选出许德珩、潘菽等16人为理事,卢于道、梁希等8人为监事,并发表成立宣言,提出八点基本主张和三点对时局主张,刊载在1946年5月6日《新华日报》上。1956年2月,梁希被选为该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直至逝世时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国立南京大学纪宏春毕业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梁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教务长:潘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院长:范存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一九四九年八月</span></p> <p class="ql-block">  1946年冬,梁希随中央大学由重庆迁回南京,继续参加民主革命斗争活动。南京解放前夕,中央大学教授会于1949年1月,推选梁希、胡小石等三位教授为校务维持委员会常委。他们为了维护学校,反对搬迁;为了保护同学,免遭迫害,为了保存元气,迎接解放,挺身而出,甘冒风险,终于迎来了南京的春天。1949年8月,<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梁希被南京军管会任命为</span><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span>。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梁希受命为中央人民政府林垦部(1951年11月改为林业部)部长。梁希还先后于1949年和1954年两次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一、第二届常务委员,又于1954年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出席过一届人大历次会议。</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他坚持在教育园地耕耘,桃李遍神州。解放后,他为新中国的林业建设事业鞠躬尽瘁,做出了显著成绩。1958年,他不幸患了肺癌,先后三次住院治疗。就在这年九月,他还抱病为《人民日报》撰写了《让绿荫护夏,红叶迎秋》一文,这是他生前留下的最后一篇杰作,他念念不忘要使青山绿水在祖国国土上绘成一幅翡翠色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梁希由于病情日渐加剧,心肺功能逐渐衰竭,经医院抢救无效,于1958年12月10日清晨五时与世长辞,享年七十五岁。梁希逝世后,由周恩来、彭真、习仲勋、郭沫若、许德珩、沈钧儒等三十五人组成治丧委员会,并于12月14日在中山公园中山堂举行公祭,由贺龙、习仲勋、郭沫若、许德珩等主祭,遗体移送八宝山革命公墓破土安葬。一代宗师,从此长眠地下,但他生前遗留下的光辉业绩,是永垂不朽的。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资料来源于《湖州文史》第四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