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几天观看了云南电视台播放的电视文学片《滇越铁路》,引起了我的兴趣。2021年5月9日,我们游览了碧色寨一一这颗滇越铁路上的明珠。现翻找出一些照片做成美篇,保留下对碧色寨的美好回忆。</p> <p class="ql-block"> 十九世纪末,法国意欲控制云南。在法国政府压力下,清政府同意法国拥有滇越铁路的修筑权和经营权。滇越铁路呈南北走向,南起越南海防市,北至云南昆明市,全长859公里,其中中国云南段465公里。滇越铁路由法国人设计,越南段1901年开始动工,云南段1904年开工。1910年4月1日全线通车运营。它是一条米轨铁路,轨距1000亳来(我国现行的标准铁路轨距1435毫米)。</p><p class="ql-block"> 距蒙自城北十公里的小山村碧色寨就处在这条铁路的关键节点上,是一个重要车站。说它重要,是因为另一条重要的铁路,个碧石铁路(个旧一碧色寨一石屏)也在这个小山村里设立了车站。个碧石铁路是由当地的工商业民营企业家筹资修建的。它于1913年着手勘测,1936年正式全线通车,全长177公里。这条铁路是一条寸轨铁路,轨距600毫米,也是法国人设计的。</p><p class="ql-block"> 在这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小山村里,有两个不同轨的火车站,也是世界铁路史上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现在,充满法国情调,悬挂法国时钟的滇越铁路碧色寨车站,已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还有当初法国人刻划的全球第一个北回归线座标点。</p> <p class="ql-block"> 在地上石条刻划的北回归线座标。</p> <p class="ql-block"> 给滇越铁路火车加水的水塔。</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车站的水塔。</p> <p class="ql-block"> 远望碧色寨车站。</p> <p class="ql-block"> 1909年,清政府在碧色寨车站设立蒙自邮政总局碧色寨邮政局。这是邮政局旧址,设立在滇越铁路碧色寨车站站台对面。</p> <p class="ql-block"> 向南的铁轨,直插重山峻岭。</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上最著名的人字钢梁桥。这座桥全长虽只有67米,但为了架设它,有800多名中国劳工葬身于此。安装铆合人字桥时,劳工们要用绳子拴着身躯,悬挂在距谷底100多米高的空中作业。他们要悬空挥舞铁锤,砸击烧的通红的铆钉铆合钢梁。由于施工太过凶险,法国监工开出砸一锤半个银元的价格。但许多劳工并没来得及领到钱便失命在谷底。现在这座百年人字钢桥仍在使用,每日有货车顺畅通行。</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近年来名声大噪,还因为这里是电影《芳华》的一个外景拍摄地。不少游客换上仿制的65式军装在此拍照。这位小朋友也穿上军装站在铁轨旁,顶着烈日等妈妈拍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车站张贴着电影《芳华》的海扳。</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另一个被人记忆的场景是,1937年末至1938年上半年,大批西南联大的师生从长沙经广州、香港,绕道越南,乘火车沿滇越铁路北上到碧色寨,投奔设在蒙自的西南联大分校。</p><p class="ql-block"> 一些游客換上当年的学生装,在站牌下留念。</p> <p class="ql-block"> 车站上陈列的蒸汽米轨机车‘</p> <p class="ql-block"> 陈列的米轨客车车廂。</p> <p class="ql-block"> 随着历史的变迁,滇越米轨铁路多次中断、修复、改建。现在客运已经停止,但货运依然保留,每天都有列车运行。照片上是正在通过车站的货运列车。</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寸轨铁路车站,距米轨铁路车站几百米。两个车站都有法国建筑风情,一大一小,相得益彰。</p><p class="ql-block"> 个碧石寸轨铁路大致是东西走向,呈“T”字形,一横的两端分别是个旧和碧色寨,中间是鸡街。一竖的底端是石屏。石屏在鸡街以西,两地相距一百多公里。米轨铁路和寸轨铁路在碧色寨交汇,东南西北转运的货物都在这里装卸,旅客也在这里中转。</p><p class="ql-block"> 当初,修建寸轨铁路是出于两点考虑。一是寸轨铁路的投资比米轨铁路节省40%;二是当地民营资本家害怕修成米轨铁路后被纳入外国人管辖。</p> <p class="ql-block"> 给寸轨铁路机车注水的“水鹤”。因加水口形似“鹤嘴”,当地人称之为“水鹤”。</p> <p class="ql-block"> 寸轨铁路车站的吊钟依然挂在钟架上,但敲钟人已不知哪里去了。</p> <p class="ql-block"> 寸轨铁路站台。</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站寸轨铁路的机车车库。</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寸轨铁路的机车调车台。机车到达碧色寨后,都要在此调头返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15年,希腊商人哥胪士在碧色寨村的山坡上修建了当时最豪华的酒店。中外客人在这里住宿,吃西餐。在畅饮洋酒咖啡的同时,可能就谈成一笔利润不菲的生意。民国29年(1940年),酒店停业。</p> <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前,碧色寨云集着不少法国人、希腊人、美国人。他们过着休闲的日子。浪漫的法国人从意大利运来修建网球场的材料,在山坡上修建了红土网球场,供自已娱乐。</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海关分关的职工食堂。红瓦顶,黄外墙,绿百页式门窗,尽显法国风情。</p> <p class="ql-block"> 大通公司始建于1912年,位于碧色寨寸轨铁路车站南侧。初为建水、蒙自一带商人兴办,后有广东商人参与。公司曾包揽滇南一带商号70%以上的进出口货物周转,同时在越南海防还有业务代理。抗日战争时期,这里存放过美国援华物资及飞虎队物资。现在大通公司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在大通公司旧址院内,有碧色寨滇越铁路博物馆,详细介绍碧色寨和滇越铁路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试想,当年在这小小的山村,并立着两个轨制不同的火车站,机车喷着浓浓蒸汽,交错在不同轨距的铁道上,劳工们上上下下忙着装卸货物,劳动号子响彻山村。那一定是一幅富有生机动感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滇越、个碧石两条铁路打破了云南几千年来靠人背马驮的运输历史,成为云南近代史上闪光的一页。个碧石铁路以民族独立、自主自强的精神尤显夺目。</p> <p class="ql-block"> 1951年,个碧石铁路收归国有。以后国家又将寸轨铁路改造成米轨铁路,提高了运力。随着社会进步,红河州交通设施极大改善,2003年个碧石铁路停止了客运,2010年1月货运也全部停止。</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红河州旅游业大发展,当地又修整了石屏至建水的米轨铁路,开通了旅游观光小火车,沉寂多年的个碧石铁路又焕发了青春。游客可以乘车饱览沿途秀丽的湖光山色,民居和农田。</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石屏车站旧址大门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石屏车站内待发车的状元号观光列车。</p> <p class="ql-block"> 建水团山观光车站。</p> <p class="ql-block"> 团山站内待发的建水古城号观光车。</p> <p class="ql-block"> 碧色寨车站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与元阳等哈尼族集居地区的万亩梯田,建水古城,石屏古城等,构成了红河州旅游项链,闪耀着光环。若有机会,我还要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