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乡愁 最爱乡村古建游

善文寻古游记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媳妇的老家是通海王家村,她出生的时候已经是父母迁居到县城以后了。可以说她故乡是县城,村子是她父母的家乡了。但因为叔叔、舅舅都还在这个村庄居住,离县城也就三五公里的路程,所以我们也常常回到这个村庄做客。去得最多的是她的外婆家,在村子的另一头,现在大梨村公所的背后,而对于她家的旧居(也是一个老四合院),已经出租给外地前来打工的客人住,我没有好好的进去逛过,去过几次都是在门口外转悠。那个房子不算太老,只有四五十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她外婆家的房子有近八九十年了,架构一切都好,前两年也准备响应村里的号召,接受新农村规划,拆除,另批地120平方米宅基地建新农村同款(统一样式)三层半建筑。隔壁家在原来的宅基地上建了起来,前面的房子也盖上了,那个老房子拆除重建也许只是时间问题。其它的老建筑,这十多年陆陆续续都已经慢慢拆除,尤其是2018年通海发生5.0级地震,县政府借着拆除危房的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拆除旧房子建起了新居,住得舒坦多了。只有我们这些美术生出身的“人才”,才会觉得旧居好看,拆了可惜。现在想想,拆和不拆,作为私人财产,还是该由主人决定它们的命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村庄现在孤零零的剩着的一座(也许叫“个”比较合适,体积小)当年进出村子的门楼。通过这个建筑我大体可以管窥村庄当年的格局。它面朝杞麓湖方向,坐北朝南。我敢说原来的村民建筑都是在这个门楼的后面,而不是现在前方有了三四排的房子。岳父说,他当年赶鸭去放,就是走这个门楼进出。门楼前以前有一条河,联通杞麓湖,可以划船进出。岳父的爷爷盖的房子就在门楼后方的第二排,距离门楼十多米,前两年还在,现在已经拆除了,岳父的父亲——我媳妇的爷爷出生在那所房子。</p> <p class="ql-block">剩下的这个孤立的小楼,有他的名字“文峰楼”,那就有点类似“文昌阁”,是祈求子孙后代,饱读诗书,考取功名,鱼跃龙门,光宗耀祖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门楼里还立了两块碑,一是“大梨王家营王姓史略”,介绍:“王家始祖王伯颜,世居南京派溯太原,青年从军,武略超群,战功卓著,授封威武将军,明洪武十四年随军征滇,十五年七月进入通海置兵守御,……公有三子,同赵、周(氏)始祖开创了王家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很显然,王家与多数的老昆明一样也是南京人后裔。关于这个楼建于何时,也写得清楚,当年建这楼是“构筑围墙防盗,修建栅子楼,……发生地震,1984年十月恢复重建,子孙文风兴盛。……1997年冬月18日,将栅子楼更名为‘文峰楼’……引阴沟水出村,重立‘威武将军’、武魁、克笃前烈匾额,夹标石四块……”,这几块匾,我没有看见。也许在紧锁大门的二楼阁楼里。</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碑,叫“王家营龙王阁功德碑”,也许这座楼也有龙王阁的名字。房子复建的时间距今不远,但从所用的材料,比如瓦当可以看出,有些材料是古建留下的原物。形制应该也是旧时的形制吧!位置,想必也是不曾改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我看来,这个门楼是这个乡村的第一张脸,是讲述这个村庄历史的活化石,如果不好好的保护、传承,新村民将成为无根浮萍。只有从这个门楼中我们能够看到故乡。一切都会烟消云散,但有一种历史需要世代铭记。</p> <p class="ql-block">现在修路盖房子,地基跟过去相比抬高了很多,“阴沟水”的排泄慢慢会成为问题。这个即将坍塌的塔楼,不知道是哪位有心人来点起了高香。在我看来这座门楼的历史和功能依然没有改变,也不过时,就是期望子子孙孙,人丁兴旺,诗礼传家,文韬武略。有知识有文化是首位的,与发财相比,金榜题名更是先祖所期望的。</p><p class="ql-block">此楼在,祈愿在。</p> <p class="ql-block">一阵阵微风吹来,阁楼上的四个铃铛,某一个(而不是同时四个)发起清脆的响声,悦耳动听,那是来自圣洁的天籁之音,醍醐灌顶。我站在此楼的楼下写下以上文字。媳妇的表妹明天就要从这个村子出嫁了,祝福她爱情甜蜜,与她的夫君举案齐眉,前程似锦!</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