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集上的年味,成了一代代追寻年的记忆。有时候与其说赶的是年集,不如说赶的是人生。那些年我们一起赶过的年集,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曾经的年集。在我的镜头里,再也寻觅不到儿时年集的景象。虽然每年都会去赶年集,也拍了很多年集的片子,但再也没有小时候赶年集的感觉了。看看我拍的年集照片,有没有你小时候那些年集上的记忆。<br><br>年,不仅是中国古老传统的团圆节日,还是记录岁月的标识和载体,映射漫长岁月里人们生活状况的镜子。<br><br>不知道是随着年龄增长的原因,还是岁月的雕刻。逐渐感觉传统意义上的“年味”在逐渐淡化,过年似乎已经很难唤起我们曾有过的激情了。从一年一年的年集就体会出来。<br><br>我总感到现在过年没有过去热闹了,传统的东西少了,许多旧时的风俗也被人们遗忘了。现在的年,愈来愈沦陷为一个简单的节日。<br><br>这个年集,总是上了年纪的人们在置办年货,很少看到年轻的面孔。曾经震耳欲聋的鞭炮集市,也因为禁放烟花爆竹而销声匿迹。 如果说家乡是我们人生的起始坐标,那么家乡的年味就是我们一生的回忆。小时候,我们可以上坡下山、也可以在土堆上滚来滚去……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家乡的过年,从进入冬季开始,最盼望的也是跟着父亲去赶年集。现在的年集,早已没有了那种熙来攘往,川流不息,挤挤拥拥,看着大包小包买年货的人们。 “吃了腊八饭,便把年货办”,一过腊八,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不像现在,整个冬天都打工上班,直到快过年了,人们才从四面八方赶回家过年。又加上这两年的疫情,人们更是回家过年的少了。那时腊八,便是赶年集的开始。不管贫与富,都是要赶年集置办一些年货的。 连续这几年去不同地方赶年集拍片子,拍了不同风土人情的年集照片。但是,再也没有儿时年集的味道了,生活的富足,各种菜品的丰富多样,各种不歇年的超市里应有尽有。年集,早已没有了儿时那种渴望。 镜头里的两位老人家在试用打火机,生活的日新月异,总是让我们在不断学习进步。但是传统的习俗不应该随着时间的演变而退化。 因为老家在穷乡僻壤,赶集,对于小孩子的我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因为过年放了假。在赶集的日子,屁颠屁颠跟在父亲身后。父亲置办的年货,自己尽力拿好。一向严厉的父亲,此时总会满足我的要求。买一包16响的花炮。在那个缺少乐趣、生活枯燥的年代,赶年集成了小孩子一年中除春节之外最为期盼的日子。 得小时候的年集,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集市分若干个年货摊位区域。柴米油盐酱醋茶,牛羊猪兔鱼鸡鸭,五行八作,各成一体。现在的年集,早已没有那样的人间烟火气。 大哥,你可要把我拍帅帅的啊…………<br><br>包你满意,<br><br>给他看拍的照片,小伙呵呵大笑。 小时候的年集,最热闹的要数烟花市场。那里,手工制作的烟花鞭炮品种花样繁多,鞭炮、大雷子、钻天猴让人目不暇接。烟花小贩为了吸引顾客,噼噼啪啪放起炮来,响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br><br>放完一串,会有很多的孩子去捡拾那些没有响过的爆仗。拿回家再自己动手穿引火线。现在的孩子,早已对鞭炮不感兴趣。很多地方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没有烟火爆竹的年,更缺少了烟火气的年味。 卖菜刀、剪刀的小哥。 小时候的年集,肉摊前,人们挑肥拣瘦。那时,肥肉最受人们青睐,价格也最贵。那时,只有囊中羞涩的人才买瘦肉,这恐怕是现在的人不能够想象的。 镜头中老人家在肉摊前张望。我无法揣度老人家的内心世界。看到老人家落寞离开的背影,竟然有点心颤,眼睛有泪云闪过。携着阳光前行,不漠视他人的苦痛。不嘲弄他人的缺陷和失误。心怀感恩与怜悯,心怀仁慈和包容,能伸手相助的时候,尽量伸出自己的手。<br><br>镜头里所谓的年集味道,早已经成了我内心深处一个美丽的幻影符号。 小时候的水饺皮都是手工搋面擀水饺皮的。随着科技的进步,水饺皮早已机器代替。 卖胡椒面的老人家,我不知道老人家在看什么,手一直在机械地转着石磨。其实,并不是有意地在拍这些冷清小摊的画面,但的确没有人光顾。 几个老人在高兴聊天。从他们的表情可以看出,聊得很开心。世间万物,无所不好,遥望中,彼此在祝福里前行,继续播种阳光,一份善心,一份仁慈。 小时候,赶年集不像现在,一个集啥都买齐了。那时不行。一是集市上货物没有那么充足,二来农村的冬天比较清闲,人们优哉游哉地多赶几次年集,也是一种享受。所以,买的年货虽然不多,但也要赶几个集才行。 现在的年集,早已没有小时候刻进记忆深处的年集味道。不过我总觉得,现在过年赶集就像吃快餐,味儿越来越淡了。不知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这个姐姐看到我在拍她拆棒棒糖,不好意思地笑了。 同款绿帽子的两个老人家。 小时候的年集,是没有这样品种繁多的绿色蔬菜的。记得那时候,卖得最多的就是大白菜,萝卜,土豆,感觉那时候,黄瓜、西红柿、芹菜,过年买一点,都是奢侈品。现在,一应俱全。 其实,相对于小时候的年集物资匮乏,人们的精神世界是丰盈的,人们总是很满足于自己当时现实的生活。<br><br>虽然现在物质生活丰富充裕,但人们的精神世界有些许的空虚。人们很满足于手机带来的虚无的快感。 小时候,人们赶年集会大包小包往回拎,不管条件好坏,都憋足了劲,要犒劳一下忙碌了一年的家人和自己,东西买回来了,过去,由于条件限制,东西怕坏,为了让它保鲜,放在地窖里的,挖个坑埋在土里的,遇着下雪天,雪地里就成了天然冬藏食物的最佳选择。记得最多的是把香菜埋在雪里,等吃的时候,扒出来,可新鲜了。 不知道算账的大哥,这个年集盈利多少。 木匠,这个曾经受人尊敬的职业,现在,基本没有多少人去做了。老人正在调试手中的刨子。这个,我也用过,刨引调的大了,一次刮起的木头就多,用起来费力。反之就小,费力也小。为了刮得直,都是用那种很长的刨子。 收获满满的回家。<br><br>纵然镜头定格的瞬间无法停留在此时此刻,但是,这些镜头定格的年集上的温情,深深的亲情和友情永不缺失,这些,终将让未来的岁月里温暖从容!<br><br>明年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