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岗山这场暴雪,从2022年1月28日下午4点开始,一直下到29日的凌晨还未停止,30日早上还有零星雪花飘落。尤其是29日白天的雪花,有如唐代李白诗中描写的那样:“燕山雪花大如席”的景象,28日下午开始下雪几分钟时间,地面上就见白,积雪有五寸多厚。 2022年1月28日下午2点多开始,从武穴出发奔向横岗山。路上雨未停,不时地有雪子打在车窗玻璃上。车子进入横岗山问禅亭时,大雾弥漫,对面有零星的车辆开着车灯迎面驶来,事后释惟森法师说,他看见我们上山,是他到山下办年饭的物质遇上我们一行。 车过陶然亭,天空开始飘起雪花,将近下午4点我们到了横岗山桃树岭停车场,此时就下着大雪,真是不到几分钟,大雪就把地面给覆盖起来。田志刚赶紧把车子停到桃树岭停车场下面的红色旅游公路亭子边,便于明天他下山上班。<br>桃树岭村的陈琼主任看到我们来后说,接到通知,为保证安全,一切车辆禁止上横岗山。不过你们是专门为横岗山摄影而来,加上我对此路况熟悉,就亲自开车送你们上山。先到红色旅游路把田志刚接上来,雪是越下越大,不然车就上不去。车下门口陡坡时,就开始 打滑,返回上坡时,此时的雪已是有一寸多厚,陈琼 主任的车开始打滑,左右斜行,才把车子回到停车场。天柱每天的上的坡度到到更大,车子是上不了,谢谢陈主任的好意,我们下车,只好步行。<br> 雪在空中飘舞着雪花,是我们盼望好久的景象,4点零8分穿过横岗山桃树岭停车场的小门禁,一路向前。我们都是大包小包,相机两个,有的还带四百、六百的长焦镜头,还有无人机,还带有食品,几十斤重,路上相互拍摄雪中各自景象。过碧云观时,楼上宋师傅听到声音,从楼上的窗户口与我们打招呼。 下午4点43分到达甘露寺,黄师傅与我们闲聊一会儿,我们又向前行。 告别甘露寺黄师傅:<div>大雪纷飞逐渐深,雪花铺路夜将沉。</div><div>叙情片刻又离别,嘱咐途中要小心。</div><div>柯树勋2021年1月28日摄并记</div> 5点35分,走到原横岗山国家森林公园入口处,舒光银小店门上锁,回家过年了。从他小店右拐上山,从2021年底至2022年1月,从此上山沿山脊到南峰井,全部砌成大理石台阶,雪已经把石台阶覆盖约两寸厚。石台阶一路穿松林,拐两个小弯而上,当穿越松林时,两边松树相拱如门,给人一种进门感觉。我说,这个石台阶又给横岗山添一景点,起个名字吧。陈宇航脱口而出说:“松雪石阶”。我说,此名符合现在的意境,好。<div>第二天,又在此石阶走一趟,我说,这个地方,雪是暂时的景,叫“松门石径”更符合四季景象。</div> 松门石径:<div>南峰岭脊野松胎,条石阶层三百台。</div><div>化陡为平添一景,松门今始对君开。 </div><div> 柯树勋2022年1月29日摄 并记20220129_072348</div> 走了一个多小时,内衣也汗湿了,终于在5点42分,回到林隐寺药王殿我们的落脚处。 晚上田志刚把自己带来的面条和这次上山带来的年粑,每人两个,煮熟后,大家晚餐就地解决。 夜雪一直未停,29日早上天未亮,于6点37分,就与陈宇航两人开始铲雪,为飞行无人机起飞准备场地,在林隐寺地藏殿门口、云盖寺大雄宝殿门口、林隐寺大雄宝殿门口、车辆中转站等铲了四个点。回到房间田志刚又开始做早餐,吃完早餐,在天柱峰拍摄雪中景象。 这次雪,下得猛而大,但温度高,山上地面上未结冰,十几年来,是第一次遇到,走起路来要安全得多。由于地表温度高,不断地在化雪,使地面的雾气特别浓,十几米外就看不清景象。 这次只在灵岩寺边的松树上看到雾凇。观音殿门口花盘上的积雪,在真武殿门口旧瓦的反面见到一种奇特的雾凇景象。 广善井的石碑已刻好,但现在用电动工具来刻字,效果太差,刻得字形走样,更谈不上保留字的原气。 2021年下半年林隐寺修建的广善门,做的是高大,也还气派。让我请书法家书写这牌坊上面的字。我请了我市著名书法家中国书协会员,黄冈市、武穴市书协副主席吴岚先生,和湖北省书协理事王必超先生书写的“广善门”三个30公分一个的大字。吴岚先生的对联已刻好,但刻的位置不对,不是大门两侧,而是牌坊石柱上,与大门不搭配 更为可笑的是,名家书写的对联,不是乱写,是有规矩的,也不是轻而下笔,写好的作品,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而刻工,你把它的上下款用刀剪裁,乱放,不懂装懂,画蛇添足。哎,看后,真是无语。枉费了我们的精力,让人家笑我们武穴刻这个牌坊字的无知。<br> 而王必超先生书写的广善门三个行草书未刻,而是刻上书写未入门的三个隶书,真让人无可奈何,若干年后,这牌头的“广善门”的字和对联,一定会重刻,要不然拆掉,因为对联刻错了,与名山太不相衬。<br> 我还是第一次鸟儿在大雪中飞翔 安徽太和县杨少华先生书写的“佛道圣山”几个大字,在大雪中欣赏又是另一番景致, 我们从天柱峰下到三环的财神殿 又从松门石径上山天柱峰,从三环到二环的松门石径已修建好277级石台阶,行走便利。 有了王师傅和彭师傅俩在雪中行,给一山大雾带来了生气和灵动。 松门石径:<div>新修山石径,暴雪压松枝。</div><div>路上逢僧语,今年异昔时。</div><div>柯树勋2022年1月29日摄2月1日记_</div> 舍身崖和至 天柱峰顶的峭壁上也是刚修好68级大理石台阶,上下方便,且安全。 灵崖寺师傅们在打扫积雪,方便游人和香客。 雪过玉皇<div>山僧见我来,速把殿门开。</div><div>不管寒风雪,欢迎客又回。</div><div>柯树勋2022年1月29日摄2月1日记_4</div> 29日上午我与云盖寺的惟贤师傅联系中餐,因为见光师傅回老家祭祀和在蕲春火车站接惟杨上山,不在寺内。惟贤师傅爽快地答应。 山中 用木炭烤火,现在不多见,暖和又让人回味。 中餐后。田志刚一个人回武穴上班,我与陈宇航在山上等雾散拍摄雪景。 大雪送田志刚回城:<div>雪深五寸即将行,大雪纷飞路不清。</div><div>雾锁横岗超两日,翠云亭外别多情。</div><div>柯树勋2022年1月29日下午</div> 下午从外回到住处时,有个名号“隐者”的师傅在药王殿的二楼走廊上,叫柯老师和陈老师。当时我们一看,见身着蓝色雨衣的一位师傅在叫我们。<div> 他看我们开门后,也到房间来说,在网上早就知道和横岗山墙壁的图片上,看到 你们的摄影 品,就是知其名,不认识其人,今天有幸看见你们二位了。</div><div>他是武穴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姓刘,并在横岗山与惟森法师结缘三十多年,热心于为社会服务,与我们俩不谋而合。</div> 2022年1月30日5点37分我与陈宇航开始 出门,重新铲雪,清理昨天无人机起飞场 地的积雪。 30日上午近9点,去盖寺的见光师傅回到殿内,拿出他从2021年9月开始 在网上学习画画的画作给我看,因为在微信中看到 他的习作给我大家欣赏。见光师傅对学画有兴趣,天份高,悟性好,只学几个月的时间,就画得成形,不简单,坚持下去会有成效的。 云盖寺常光师傅和八十多岁老母亲在大雄宝殿供佛 林隐寺主持惟森师傅,邀请我和陈宇航参加寺内的吃年饭活动。他说,从1997年以后,一直未办年饭,今年 他把常在此做工的负责人,护法者,和各殿的师傅们,办三桌让大家在一起聚一聚,并每人发一个红包。 刚吃完年饭,云开雾散,我是赶紧到云盖寺门口起飞无人机拍摄,不到二十分钟,自我感觉拍摄 到一张自己满意的片子,很满足。太阳 一会儿又被 云层遮住。 横岗山北路:<div>一岭横岗筑玉宫,弯弯曲曲接苍穹。</div><div>龙云渐渐林中起,雪路人行没始终。</div> 横岗山北:<div>山舞银蛇上碧霄,云收显雪白云飘。</div><div>四山冰雪皆融尽,唯独横岗雪未消。</div> 之后,我又飞快地跑到药王殿观景平台上,拍摄横岗山南面,此时天气不佳 ,云雾又上来了。我想明天就是除夕,还是赶回与家人团聚。知道刘飞老师的车在桃树岭停车场,于是与他联系坐他车回武穴,他答应后,立即收拾行装下山。 横岗山南<div>云从山壑起,无数接长空。</div><div>远眺梅川水,近观岭树葱。</div><div>儿驮石向北,路绕岭西东。</div><div>雾散横岗雪,登高入望中。</div><div>柯树勋2022年1月30日摄 2月1日记</div> 三环路上雪已化了,山边仍有厚厚的积雪,游人是兴高采烈地在打雪仗,玩得可开心。 桃树岭的陈明德书记正在手拿广播进行防疫宣传和劝道游客不要上山,没有时间说话。而我也是在赶车,没有时间闲聊,下次再说吧。 刚到停车场就见到陈宇航和一位年轻 人在看手机 ,我一看是多年的网友,陈书记公子陈申。他现在在贵州工作,春节回家的。还是年轻人好,有朝气。 上车后,刘老师一家都 在车上,他昨天下雪时也来到横岗山,今天 又来了,只有热爱摄影的人,才不怕吃苦和累。我问刘老师的公子,刘伯乐,还认得柯老师么?他说,认得,真正是看着他长大的。 这次横岗山之行,虽说来回三天,见证了横岗山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对它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彭师傅现在可以用无人机拍摄横岗山,比我拍摄得好,从心眼里高兴,后继有人啊!<div> 柯树勋2022年2月2日记于武汉随州街红砖楼</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