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一)</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去年以来,我一直以“永恒的记忆”为题,对老家农村的几大传统节日作了一些简单的介绍。今天,再以“永恒的记忆----过大年”收尾,整理那些过年的记忆,也算是对节日的文化传承尽此微薄之力。</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大年,也称为春节,是农历的新年。象征团圆、兴旺,并对未来寄托了新的希望,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据记载,中华民族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辞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朔其起源,一是源于殷商时期人们在年头岁尾的祭祀活动,以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纪念先人、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另外是一个大家普遍听过的传说:上古时代,有一个凶猛残暴的怪兽,叫做“年”,每逢除夕夜总到民间残害百姓。后来,由于神仙助力,人们使用了“贴对联、放鞭炮、点灯守岁”这三件法宝,才将“年”赶跑,过年的习俗从此流传至今。</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二)</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我自小生活在农村,虽然各地过年时的习俗大同小异,但记忆中的过年也存在着许多朴素和特别的地方。</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每年一进入腊月,各家各户就开始忙碌起来,预备吃穿是备大年的重头戏。“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这些脍炙人口的儿歌,形象的展现了人们备年时的忙碌和喜悦之情。</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腊月里,大人总是把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推煎饼、做豆腐、蒸馒头、炸丸子、扎笤帚、赶年集、做衣服,总是有干不完的活。孩子们每天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口头更新一下过年的倒计时:“过年还有多少天了?”</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腊月二十三是乡里第一个年集,也是传统的小年,再到下一个年集就腊月二十八了。所以,家里的年货一般都要在二十三集置办齐全。割猪肉、称糖块、添碗筷、揭大红、买鞭炮、请香烛、揭年画和过门钱等,这些都是年货的标配。那时,多数人家里都不宽裕,有的一大早就挑了窖子里的白菜、萝卜或者自己用高粱秸扎的笤帚到年集去上卖了,再去置办年货。</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年集这天,一吃过早饭,孩子总喜欢到大人面前晃悠,父亲就会掏出五角或一块钱给我们一人一份说:“赶集去吧,省着点花哈。”我们高兴的揣到兜里,脚不沾地的约上小伙伴赶年集去了。赶年集的人比平时多很多,十分拥挤,有的地方根本走不动人。挑担子的大人,急的满头冒着热气,嘴里有气无力的喊着“借---光,借---光......”,“油---着,油---着......”小伙伴们个子小,互相扣着小手,像泥鳅一样在人缝里钻。一通下来,脸上的鼻涕和嘎巴也不知道在谁的身上蹭的净光了。伺机花五分钱买一支糖葫芦犒劳一下自己,鞭炮一般都是大人去买,小孩子只花几毛钱买些“小豆炸”,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放。</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我们也叫“辞灶”。天擦黑,各家就开始做准备工作,母亲忙着包饺子,奶奶忙着叠元宝,还把烧纸叠成布袋状,另外再拿出一沓,叠上精美的褶皱,称为“金砖”。我们则找出新买的灶王爷的画挂到灶前(也称“灶么头”,一般是小年挂上,辞灶后再收起来,等到年除夕才正式贴上),摆上糖块、水果、大枣、柿饼、酒盅、馒头等贡品,等着奶奶和母亲来操作辞灶的流程。奶奶先点上香烛,母亲宣上酒,过一段时间后,将桌上的贡品掰下一点点放到桌前,酒也要洒下一点点,再下了水饺端上来。奶奶便开始烧纸和元宝,口中还念念有词:“领着布袋,带着金砖,灶爷爷捎着上天,上天堂朝玉皇,多加好话,多增福粮......”还有很多,现在也记不清了。除夕还要在“灶么头”两旁贴对联,“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来广降吉祥”,横批是“一家之主”,由此可见灶王爷的重大职责。烧完纸就可以放鞭炮了,过年一般都买两挂鞭,小年放一挂小的,大的要等到大年才可以放。“噼里啪啦”二十多响的一小挂鞭响完之后,桌上的贡品就可以撤下来了,家人才可以在一起分享。尤其是辞灶用过的糖块,我们每人分几块后,奶奶总是拿出一部分,包严实了收起来,说是以后可以治疗小孩子牙痛。反正要过年了,我们就不再惦记那几块糖了。小年之后,大年又再一次回到了一个新的期盼里。</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三)</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过了小年,各家开始忙着“扫屋”,也有的在小年这天进行。《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之意,其用意是把穷运和晦气统统扫出去,这一习俗寄托了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和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清洗器具,洒扫庭院,扫除室内的灰尘和蛛网。到处洋溢着“干干净净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欢乐气氛。</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腊月二十四,到屋后的榆树上折来柔韧适中的枝条,绑到长杆子上,作为扫屋的工具。全家老少齐动员,把屋里的锅碗瓢盆、被褥、家具等只要能挪得动的东西都搬到院子里。母亲戴起帽子,蒙上头巾,举着绑了枝条的长杆子在屋笆和墙上满屋子打扫,由于当时各家都是在堂屋里烧大锅,不一会儿地上就是厚厚的一层灰。最后,拿一个炮仗放到锅台上点燃,烟花“嗞嗞”地冒过之后,“嘭”的一声巨响,屋笆上的灰尘又簌簌的落下来一层。这种炮仗个头粗、威力大,一般都是一毛钱一个,是专门买了扫屋用的,我们习惯上称之为“磨拐子”。</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如果觉得墙皮被烟熏得厉害,一时半会也扫不干净,各家就会采用另一种比较彻底的模式,称为“滚墙”。从地里挖来黄土,加水和成黄泥糊糊,然后用扫帚沾了刷到墙上。一会儿功夫,墙面就焕然一新了,“滚墙”不用一年一次,几年滚一次就可以。后来,条件好一点,到集市上称些废旧的报纸糊到墙上,再配上年画,就感觉高级了不少。</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从腊月二十五到除夕这几天,家里一天比一天忙。扫屋之后,蒸馒头、做豆腐、熬猪头、杀鸡、炸丸子、写对联,一样接着一样。当时记忆颇深的是:每次熬猪头,我们总是围在一边看着,等煮熟了,父亲把猪的耳胫骨掏出来晾干,给我们用绳子拴着挂到脖子上玩,这在民间有辟邪之说。还有比较好玩的就是鸡翅骨,卸下来刷磨干净,用绳子栓起来称为“鸡锁”。</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四)</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盼望本是一种煎熬,好在备大年的忙碌把这一切冲淡了不少,转眼就到了除夕。除夕是忙年的最高潮,一天来,你还没来的及抬头望一下,却意外地发现太阳红着脸要落山了。挂年画、剪窗花、贴对联、包饺子、搭天地棚子、挂香炉、上坟,有的还要请家堂。一通忙活,往往到深夜才能吃到年夜饭,接下来还要“发纸马”。后来有了电视,春节晚会又会贯穿其中,在忙碌中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氛。</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除夕早上,一起来就准备挂年画,用图钉把新买的年画,围着炕头贴一周。把往年旧了的拿下来贴到旁边,新的要贴到正面。年画有各式各样,胖孩的、花卉的、水果的、唱戏的各色图案都有,有的还在过道里贴那种带有摇钱树、聚宝盆、金鱼、老虎、门神等图案的小抹画。小抹画线条简单夸张,价格便宜,多数老年人比较喜欢。</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另外还要贴春联,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人们在桃木板上刻下神荼、郁垒二位门神的名字放到门口,认为这样做可以镇邪去恶。所以才会有那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到了宋代,民间们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吉祥的话作为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装饰门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后来,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祁褔诉愿。现在,写对联一般都用大红纸写,也称“万年红”。但守孝未满三年的人家要用白纸或黄纸来写,在我们老家,一般都是连续三年不贴对联,以寄托对故去老人的哀思。</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尽管大家都认为贴对联越早越好,但太早了气温上不来,很容易冻了浆糊,一般要提前打好了浆糊,只要不上冻就抓紧开始贴。贴对联要从外到里贴,大门上“寿比南山松不老,福如东海水长流”,猪栏上“六畜兴旺、牛羊千口”,菜橱上“三鲜在内、五味常存”,橱柜上“衣服满箱,黄金万两”,炕头上“身体健康,小心灯火”,另外“福”贴、“酉”贴随处都可以贴。当时有许多不识字的家庭,把“六畜兴旺,牛羊千口”贴到屋门上的笑话每年都有。贴完对联,在门上槛还要贴上五彩的“过门钱”,孩子们一般会蹲在大门口守着,直到浆糊干的差不多了才离开。</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一到下午,还要准备上坟或请家堂。如果家族统一请家堂,各家各户就不用单独去上坟了,只要准备好了贡品送到家堂上就行。族里的长者在最前面,用传盘端了老祖的牌位和香烛,后面跟了家族里上百的男性跪在在村头。长者嘴里念念有词,烧了文书和纸钱,众人便行三叩六拜之礼。在众人的簇拥之下,长者把牌位端回村里,摆到家堂上。然后按照家谱把其他先人的牌位按次序摆好,就算是把老祖请到家了。</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寒假不用上课,家堂一般是借用学校的教室,课桌被拼了起来,墙上挂了十分素气的挂画,贡品、烛台、香火,烟雾缭绕,别有一番氛围。不管有多顽皮的孩子,一到家堂上来,都要毕恭毕敬的磕上几个头,大气都不敢出几声。各家除了要把贡品送到之外,还有人轮流到家堂守夜,负责续烛和上香。</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老祖在家堂过完了年夜,初一下午便开始送家堂。家族老小全部出动,毕恭毕敬的拥簇着把牌位送到村口。还是满满的仪式感之后,年长的焚烧完香纸,年轻的便开始燃放烟花和鞭炮,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才是送家堂的重点。几十条竹竿排成一排,轮流燃放鞭炮,此起彼伏,响作一团,爆仗和礼花则震得地动山摇,常常一放就是一个多小时。孩子们欢呼雀跃,在人群中东跑西窜,尽管耳朵捂得够严实,但也被震的嗡嗡作响。一段时间之后,鞭炮声逐渐变得稀疏零散,随着最后一声爆仗的巨响,请家堂也就圆满结束了。大人陆续散去,孩子们大多还在原地转悠,踩着脚下厚厚的鞭屑,闻着空气中淡淡的火药味,久久不愿离开。捡起地上散落的鞭炮,零散的再燃放几个,心里总有一种莫名的失落感。如此看来,这过年倒不如盼年更使人兴奋。其实,生活中的诸多事情何尝不是如此呢?</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近年来,政府对烟花爆竹实行禁燃限放,像这样的场面已经很难见到了。不知从什时候起,孩子对燃放烟花爆竹也失去了兴趣,原来那满满的期待感都消失殆尽。</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28, 128, 128);">(五)</b></h1><h1><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28, 128, 128);"> 年夜饭也称为团圆饭,不管人在哪里,每到过年,出门在外的人总是不自觉的想起回家的路。过年很容易使人想家,所以有人说,年味是回家的路,也更是一种乡愁。</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记得小时候,年夜饭一般是在“发纸马”之前吃,母亲一直在厨房里忙碌,饭桌上摆的满满的,大多都是兑现了平日里她那“留到到过年再吃”的承诺,这也许就是孩子们天天盼年的原因之一吧!此时,奶奶陪孩子们喝点甜酒,父亲和母亲都不怎么喝酒,但有时会破天荒的抿几口白酒。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尽情的享受着节日的幸福和喜悦。年夜饭之后,母亲会把大锅里的箅凉子和软箅子整理好,将提前留好的馒头、年糕和豆腐放进去,再稍微烧上一把火,称之为“压锅”,具有“年年有余”和“高升”、“都福”之意。“压锅”的食物要一直压到过了正月十五才可以吃掉。</b></h1><h1><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28, 128, 128);"> “敬天”是祖辈流传的传统习俗,每逢过年,各家各户都要在自家宅院内搭一个天地棚子,用来摆放供品和神位。找一张方形的桌子或者在柴火篓子上盖个大盖顶,上面搭一条苇箔或草毡子,用木棍撑起,再用麻绳扎住,就搭成了一个土地庙子一样的小棚屋。里面放置香烛、酒杯、筷子、丸子、鸡、鱼以及枣山、水饺等供品。天地棚子的香烛在除夕夜里点起,要通宵不熄。“发纸马”之后,天地棚子和各个门口都要不停的上香,以示对上天的尊敬。</b></h1><h1><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28, 128, 128);"> 直至正月初七早上,烧完纸、放完鞕炮后,才把天地棚子撤掉。拆了天地棚子后,诸神升天,年节进入尾声,生活秩序逐步纳入正常。如今很少见有搭天地棚子的了,可除夕之夜,在院子里摆上香案和贡品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其寓意跟搭天地棚子是差不多的。</b></h1><h1><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28, 128, 128);"> “发纸马”也是敬奉神灵的意思,一般要从午夜时分开始,俗话说“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发纸马前,首先在院子里按好供桌,摆上香烛和贡品,奶奶把烧纸和准备了半个腊月的“元宝”全部摆出来,“山神”、“路神”、“河神”、“门神”、“土地爷”、“财神爷”、“灶王爷”、“龙王爷”、“阎王爷”、“炕头神”、“观音老母”........还有许多记不清的神仙都统统分个遍,然后将家里各个门口都挂上小香炉,点上香。在这期间,孩子们早就被提前告知,一句不吉利的话都不能说。值得一提的是,大年夜里下水饺时,我们老家有在锅底烧豆秸的习俗,豆秸在锅底啪啪作响,有很好的寓意,用老人的话说就是“烧豆秸,出秀才”。据说,原来也有烧芝麻秸的,有“烧芝麻秸,出大官”的说法,也取其“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寓意。后来,芝麻种的相对较少,就用豆秸代替了。另外,如果发现水饺有破的,坚决不能说“破了”,而是要说“挣了”。所以孩子们为了避免自己不小心说错了话而受大人训斥,多数不敢说话,只是默默地看着大人忙里忙外地做着一切。等到最后接受放鞭炮的任务,小年里那挂太小的鞭炮没有过瘾,大年夜里这挂100响的鞭炮可一定要亲手放了它。</b></h1><h1><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28, 128, 128);"> 放完了鞭炮,还是没有一点儿睡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奠酒、鞭炮和香火味道,不时刮起一阵小小的旋风,把院里的纸灰卷得四处飞扬。四邻的鞭炮声还是此起彼伏,像一锅煮熟了的黏住。更有远处听不到声音的,只看到天空中忽闪忽闪的电光,一刻也不停息。抬起头,仿佛看见穿着绫罗绸缎的各路神仙在天空中来回穿梭,给人一种神秘、虚幻的感觉。</b></h1><p class="ql-block"><br></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六)</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到了下半夜,困意总是要来的,但还是不敢去睡,怕睡着了赶不上明天一大早的拜年。我们兄弟两个干脆把保险灯的灯芯调到豆粒大小,将过年的新衣服整齐的叠放在炕沿上,坐个小板凳,和衣靠在炕前打个盹儿。这样一来,差不多就成了守岁了。朦胧中听到街上有人走动的声音,天刚蒙蒙亮,有的孩子已经开始出动了。马上起来,抓起新衣服,套上粗布小棉袄,登上靰鞡鞋,戴上两只耳朵的瓜皮帽,加入到拜年的人流中。</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首先要到家堂上磕了头,然后才去爷爷、奶奶、叔叔、大爷家拜年,进门就趴下,磕上三个响头,起来先拍打一下膝盖上的土,挣开口袋让长辈给装糖块和瓜子,有的还能得到几分压岁钱,那就更高兴了。孩子们清一色的学生蓝新褂子和裤子,穿在身上甭提多高兴了,新衣服的口袋也够用,装糖果、瓜子和压岁钱都十分方便。一圈下来,口袋快装满了,压岁钱也攒了好几毛。小伙伴们嘴里含着糖块,两腮被撑得鼓鼓的,还不时翘起嘴唇使劲的吸一下,甜的直咽唾沫。并且相互交流一番,你攒了多少,我攒了多少,谁的更多一些,兴致尤其高涨。拜年的人走在街上相互都要打招呼,用语由原来的“吃了饭了”统统改为“过年好”、“恭喜发财”。</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大人也要去拜年,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有长辈在,总是要去的。进门也要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上三个头,长辈坐在炕头上微微欠一下身,嘴里说着:“不用了,不用了,来到就是头啊!”有的长辈会提前在炕前铺一条破旧的麻袋,这样就避免了磕头时新衣服沾上泥土的尴尬。大人拿起炕沿上的烟卷点上一支,有的喝上一碗茶,拉拉家常,等烟抽的差不多了,就告辞到下家去。如果小孩子磕头,长辈就不用多余的动作和言语,装了好吃的或压岁钱就可以走了。</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现在,拜年的习俗还在,只是进门磕头的少了。但长辈们所准备的糖块、瓜子、压岁钱、香烟、茶水等一样也没少。看来,这“来到就是头”的说法还真的实现了。</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初一拜年的时候,发现各家门口都横着一根木棍,叫“拦门棍”。据说,人们认为除夕夜正是神仙、鬼魂熙来攘往,轮番赶场的时辰。放“拦门棍”,一是为了挡灾避难,祛除邪物,防止邪魔鬼祟进入家门;二是为了拦住家里的福气、财气,不让外流。一般年是三十放上,初三以后捡起。先前人们都是用桃木棍子,民间认为桃木能驱鬼邪,可每家每户不可能都有桃木棍,后来就逐步用磨棍(推磨的棍子)来替代了。</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七)</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你来我往,大年初一很快就过去了。自大年初二开始,人们不再满足于在本村活动,不约而同的将拜年转移到了外线,我们叫“出门”。先是丈人家,接着姑家、姨家、姥姥家,出了门的姊妹们,表兄弟......今天你来我家,明天我去你家,循环往复,有的过了初十也走不到头。</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当时,交通工具落后,出门一般都靠步行。不管大路还是小道,背着箢子,抱着孩子的随处可见。孩子多的就在手推车上铺上褥子,不管有几个孩子都一块挤上,一路上倾听着父亲的脚步和转动的车轮,安逸兴奋的很。如此年复一年,孩子们伴随着这不变的脚步和转动的车轮日渐长大,并各自成家立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行车、农用车都逐步派上用场,肩上背的箢子和里面装的白面馍馍也逐步被挂在车把上的手提包和点心所代替。</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不管到谁家“出门”,喝酒是少不了的,年前炸的丸子除了一少部分作为贡品之外,大部分都是用来招待客人。男客一桌,女客一桌,女客不喝酒,但往往也要端上自制的米酒招待一番。男客的桌上,喝酒是重点,用四两壶把白酒烫热,一年不见面的亲戚凑到一起,边喝边拉家常,喝家子会把小酒盅嘬的滋滋作响。酒过三巡,酒量大的逐步放开,开始相互敬酒,你推我让,巧话连篇。回娘家的媳妇有时不放心,会隔着半门子多次提醒丈夫别喝醉了。但只要喜好喝酒的人,不管酒量有多大,醉总是躲不过去的。喝到最后,吐到桌旁的、跟老丈人抱在一起称兄道弟的比比皆是。以至于下午在回家的路上,经常可以捡到客人酒后走路甩掉的白面馍馍,甚至有箢子和提包都扔到路边没人管的,喝醉了躺在路边睡大觉的也有。</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如今,出门靠步行和骑自行车的现象基本看不到了,而开车的居多,至少也是骑个电动车。随着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对吃吃喝喝的观念也淡化了不少,“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所以出门时,以上那种喝酒的场面也不多见了。</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b></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八)</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新年正月,还有一些比较特别的日子,也都有很多说道。正月的前三四天,年味正浓,人们都还一直侵浸在聚会、串门和拜年之中,其它考虑的甚少。</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五马日”,早晨起来,放鞭炮,打扫卫生,倒垃圾。因为初五之前一般都不动扫帚,只能简单的打扫,直到初五才正式“泼污”、“送穷”。</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正月初六,民间也有“送穷”之说,做生意的大多会选择在今天开业,放鞭炮,烧纸钱,开门迎客。</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正月初七,民间有送火神的习俗,寓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平安。同时,各家都要在今天把天地棚子拆掉,预示着生活步入正轨。如今,单位和工厂等一般也会选择今天开始上班。</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正月初八“转八日”,“擀面轴子转一转,一亩地里打一石”,民间有擀面条的习俗。</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正月初九“天公日”,妇女们通常在今天到外面摆设香案和供品,焚香烧纸,为玉皇大帝庆祝生日。</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正月初十“石不动”,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与此相关的活也都不能干。</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正月十三“杨公忌”,民间习俗,诸事不宜,尤其是“杨”姓的人,更要慎之又慎,不管干什么事情,都必须避开这一天。但老家的乡里,正月十三是开市集,“不宜”归不宜,但集还是要赶的,过元宵节的必需品还要在这个集上置办。</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坟、送灯、看烟花、吃元宵,把年味再一次推向了高潮。</b></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过了元宵节,年节就算是彻底结束了。学生入学,打工的陆续外出,赶农时的人家已经开始上坡送粪,新的一年从头再来。</b></h1><h1><br></h1><h1><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 现在的大年跟记忆中的大年已是大相径庭,即便在乡下,年味也是越来越淡,传统的过年已渐行渐远。似乎家庭这个单位也变得越来越小,一代一代的孩子们都逐渐陌生了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称呼,陌生了过年时那“扫屋”、“辞灶”、“发纸马”、“请家堂”和“磕响头”等诸多仪式所带来的神圣。为此,我一度视传统节日为一种更加拼命的追忆,努力去追逐那些曾经的感觉,把每一次过年都当成一种朝圣,试图摊开这许多本不该被尘封的文化。</b></h1><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8px;"></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