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西柏坡之行

自由人

<p class="ql-block"><b>文/乌云格日勒</b></p> <p class="ql-block">  西柏坡镇是全国著名的五大革命圣地之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距华北重镇石家庄90公里。</p> <p class="ql-block">  1947年5月,以刘少奇、朱德为首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先期进驻西柏坡,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颁布并实施了《中国土地法大纲》。</p> <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在此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京,从这里,中国共产党走出深山,走向全国胜利,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彪炳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p> <p class="ql-block">  为庆祝建党80周年,2001年6月16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组织职工到西柏坡学习考察。首先参观了毛泽东旧居。</p> <p class="ql-block">  毛泽东旧居分前后两个小院。前院设有警卫室、水房,甬路西边有一棵楸树和石磨,是毛主席夏天经常办公和纳凉的地方。后院西房南边一间,是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和保姆的住室;中间是家属住室,也是主席一家人吃饭的地方;北边一间是主席的书房兼资料室。北房东、西两间分别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和寝室。从后门出去便是防空洞。</p> <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27日毛泽东同志来到西柏坡,在这所院子里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10个月。“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指挥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主持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仅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p> <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2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第10天,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一起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同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p> <p class="ql-block">  通过参观考察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我们受到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并且深深感受到,积极发展红色旅游,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参观游览之中,将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旅游传输给广大人民群众,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给人们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共产党员来说,更要以培养革命意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为目标,感受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人的饱满的革命热情,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以更高的工作激情投入到工作当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