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女红”一直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随着手工业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女红已经成为一种精湛的技艺流传于民间,其中刺绣是女红中的经典。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字里行间描述了母亲对儿子离别的不舍,用千针万线将深深的爱意缝进衣中。唐朝诗人秦韬玉的“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忆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把一位擅长针线活女性的哀思与灵动描绘的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 “女红"并非简单的手工活,她从“衣被天下"而生,是曾经岁月中的基本之需,而发展至今更具创造性,也使女红成为了一种女性智慧与价值的象征。"女红”她让我们联想到的是灵巧,是温暖,是母亲。刺绣可愉悦身心,锻炼耐力和定力,让心有归依,魂有所属。从而在安与静中体会禅意,进入意境。把针针线线绣进生活里,绣进幸福里,绣进文字里。欣赏女人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我爱做女红,更自愿传承,自觉艰守,自信弘扬。</p> <p class="ql-block"> 针为调,线为谱,布为曲,把女红当做展现魅力的舞台,指尖悠悠然奏出一曲霓裳羽衣曲。女红之巧,十指春风,剪云裁月,巧夺天工,而女红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形态。干百年来独树一帜,尽领风骚。一针一线,一挑一捻在刺绣人的坚守中,世界万物跃然布上。剪,裁,拼,缝,风情万种皆呈现眼前。在反复对接间将灵感和梦想融为一体。平生所求,偏安一隅,洗尽铅华,半卷书香,倚窗把是女红。</p> <p class="ql-block"> 刺绣如诗如画,高雅美丽,她妖娆于花边世界,缠绕于美感中的触摸,感受创作中的快感,是中华民族的一朵艺术奇葩。针线穿梭的不是布,织进去的不仅仅是美丽的图案,更多的是劳动的热爱,是时尚人生,更是情感的载体。随着刺绣的技艺越来越娴熟也越来越享受到蕴含其中的一份恬适与宁静。</p> <p class="ql-block"> 女红的魅力何在,只有做女红做手工的人能体会。曾经为了女红素材,跋山涉水,下河捡卵石,上山拾树桩,忙忙碌碌,儿子说:"妈呀我们家也不差这俩钱,何必如此辛苦"。儿呀你有你的事业,我有我的世界,我这种有文化没文凭的人就爱瞎捣鼓,这是我的生活状态。俺捡的是生活,拾得是品质。努力是女人的底气,勤奋是女人的资本,独立与优雅是女人一生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文字:小月慧</p><p class="ql-block"> 绣品:小月慧</p><p class="ql-block"> 拍摄:小月慧</p><p class="ql-block"> 谢谢阅读勿礼勿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