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怀念我的大姨</p><p class="ql-block"> 我的大姨,是我母亲兄妹中排行老大。</p><p class="ql-block"> 大姨是标准的上世纪初出生的裹脚老太太,大姨身量不大,长的眉清目秀。小时候常常去大姨家走动,大姨的小脚在我小小年纪中印象最最深刻。记得那时问大姨,你的脚指头压在脚下,疼吗大姨,姨说不疼,我用手摸了一下,我不相信,又抬头看大姨的表情,心里想那一定比医生打针要疼许多。</p><p class="ql-block"> 大姨家在距我家只有一公里的合涧上庄村。因为姥爷一大家子都上山西逃荒去了,林县只留下我大姨和我娘两姐妹,所以自我记事起,姨家就是我母亲娘家唯一的亲人。老姐妹相依为命,大姨因为年长母亲十几岁,又是颤颤巍巍的小脚,从感情上来讲,大姨身上好象也有我缺失的姥姥的感情寄托!打小就对大姨和姨父、表哥表姐和嫂子们有着深厚的依恋。</p><p class="ql-block"> 我的大姨心灵手巧,剪的窗花及人物惟妙惟肖。小时候觉得为什么姨剪的花样那么美,问她那花样比着什么模子剪出的,老人家说花样在心里存着的。我一时性起跟着学剪,结果浪费了许多彩纸,也未得真传,真是一大憾事。她老人家会老式接生术,她家的孙子女和重孙都是她老人家收生降世的。旧时邻里邻居谁家媳妇临盆,请大姨为他家接生包娃,无论三伏或数九寒冬,大姨总是不辞辛苦,解人危难。这可是荫及子孙的福泽,也是造福乡邻的善事,村里邻近的老老少少对大姨是十分敬服的。林县伏天有送羊的习俗,我姨捏的羊羔和其他面点小玩意儿活灵活现,邻家谁家要送头年羊,都来客气地邀请大姨去展露手艺,年轻媳妇们纷纷跟老人学花样技巧,心中叹服老人的心灵手巧。可惜老人家的手艺,我没能学会一样,如今想想令人感叹和扼腕。</p><p class="ql-block"> 大姨家位于上庄村靠村西北角的一处大院内。进入院内首先是一株茂盛的葡萄架,院内有枣树、石榴树,还有春天开花的洋槐树。春天去大姨家,葡萄架开始泛绿,夏初开始开花结小葡萄,只要我走到葡萄树下必须要大姨给摘一串下来,即使大人们说小葡萄酸倒牙,根本没办法吃下去,但我就是不依,必得摘下一串又硬又涩的果子,即使酸倒牙也必须吃上一口。等盼到伏天,一串串又大又甜的葡萄是我的牵挂,每次去姨家要吃个够才肯 。大姨家是个大院子,大姨住西屋,进屋堂前摆了一张八仙桌,墙上挂着寿星图,还有长长的条案,桌子两侧摆放两把老式椅。记得有一次我爬到椅子上坐下吃东西,大姨说二妞下来,我说为什么不让坐这儿,姨说那是大人座位,小孩子快下来。以后再去就不敢坐那个大椅子了。</p><p class="ql-block"> 大姨家做饭的锅台和我家不同。她家用的是过火,生的一个炉子却有两个火口,一个做饭一个烧水,儿时对这种煤炉结构非常惊奇,非常羡慕为什么自己家没有这种炉子。那个年代生活条件艰苦,缺少油水,每次在姨家看到她做饭,总是扒在锅台边问:大姨你家有油没有(意思是饭香不香),我的这个经典说法,当时被表姐和嫂子们十分揶揄和打趣过,这个合涧街的小妞来了就问你家有油没有,想想小时候肚中无油水,是多么渴望吃上油香油香的饭菜。大姨厨艺很好,最简单的食材经她老人家的手,味道鲜美,色泽诱人。一直到我长大了,还被表姐嫂子们问“大姨你家有油没有”取笑我,如今想来我是多嘴馋的小孩。每次离开大姨家老人总把我送出村口,几乎都能看着我走回自己的家了。走时给我装一代子柿面或其他吃的,我总是边走边玩边吃,甜甜的柿面味道一直紊绕在我的心头。</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长大了,读书离开了老家,有了工作。回老家也时时去探望大姨和姨父。姨父带着花镜在看报纸,并且喜欢读《邓小平文选》。改革开放后我表哥一家勤劳致富,他们家各方面条件都得到提升。大姨家修建了两层新楼房,院里依旧种着长长的葡萄树。每次走进温馨的农家小院,总会想起年少时的点点滴滴,往事历历在目,但物是人非,总令我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 如今大姨和姨父己驾鹤西去。除非特殊原因,每年回老家要去拜望表哥表嫂他们。大姨老两口晚年生活富足,儿孙们孝顺周到,哥嫂们敬老爱老在村里有口皆碑。我为我的表哥一家子尊老帮弱,和睦乡邻的美誉感到自豪!那亲切的小院也寄托着我少年时代的情感和大姨一家人互动的点点滴滴。希望我大姨的儿女后辈们永远健康平安,吉祥如意!</p><p class="ql-block">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含泪写下此文,谨以此纪念我故去的亲人。</p><p class="ql-block"> 我亲爱的大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2022年2月</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前排中间是我大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