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听不到鞭炮的响彻云天,闻不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鞭炮的硝烟弥漫</span>,感觉有两个明显的好处。</p><p class="ql-block"> 一是安静。往昔,尤其在我年轻时的年夜,为了所谓的抢福,早放鞭炮,一整夜不消停,有的人一夜不睡,就为早放那一两挂鞭炮(那时没有多的)。大部分人都是听到有鞭炮声,就急急忙忙赶紧爬起来,煮饺子放鞭炮,不管夜深天冷。</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增大,早已不再“起五更,爬半夜”放鞭炮了。反倒在是孙女小时候,听着整夜不停的,或突如其来近在咫尺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怕惊醒孩子而整夜提心吊胆。</p><p class="ql-block"> 说到第二个好处,是避免了给已经糟糕透了的当地(山东博兴)因化工而严重污染的恶劣的空气状况雪上加霜。尽管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好多年了,但当地空气污染还是严重到有时让人窒息。因此今年禁放烟花爆竹,对防止严重的空气污染进一步恶化起到了积极作用。</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过年就是要热闹。没有了鞭炮不热闹,没有年味。</p><p class="ql-block"> 首先说,过年真正的热闹<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是闹闹哄哄,而</span>是文化的开发。</p><p class="ql-block"> 再说,这几年每逢过年听到最多的都是“没年味了”不是今年才有此一说。<span style="font-size:18px;"> 又请问,怎么才算是有年味?年味是什么?那味是什么味,你知道吗?不知道年是什么味,上哪里找年味?怎能过出年味?</span>对于年节文化,你我知道多少?讲究多少?告诉了孩子多少?孩子们接受了多少?这些都没有,过年哪来年味?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要说年味是吃喝玩乐,年味是放鞭放炮,那有“年味”的从前,过年只吃一顿饺子的年有年味?那穿一件半新不旧的衣服过年是年味?那孩子们少得可怜的一挂半挂的“小草鞭”是年味?那一个一个掰开放的爆仗是年味?那是“穷味”!</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 要说年味是吃喝玩乐,年味是放鞭放炮,那今年之前的这些年早已吃穿不愁,年货充裕了,烟花爆竹,花样繁多,应有尽有。那为什么这些年一直说“没年味”呢?</span></p><p class="ql-block"> 没年味,根本原因不是因为类似禁放鞭炮等限制,而是由于年节文化的缺失,让年没有了年味。</p><p class="ql-block"> 年,因华夏文明而出现,伴随华夏民族走过了数不清的岁岁年年,其文化内涵的丰富,在中国传统文化诸元中,除了汉语言文字,差不多是体现华夏文明元素最多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岁时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的精华,它间隔出一个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体现了各个阶段的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部分。”(《守望与循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上海宣言》也写道“中国传统的节日体系是一种成熟的文明的缩影。”</span></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是形式上的“三纲五常”“忠孝节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沉淀的生命哲学、生存智慧!</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统文化到了今天,绝大多数人也就是只知道这一由几个汉字组成的词语了。其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几乎湮灭在当代文化交汇的激流中。传统文化教育怕只是一句口号而已。,</p><p class="ql-block"> 时代不同了,生活方式改变了,过年的模式必须也必然改变,但改变并不意味着失去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丰富的年节文化,三言两语怎能说清?在这里仅举例说明:</p><p class="ql-block"> 文化内涵的体现,形式多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仪式感。现在过年没年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失了有文化的仪式感。仅有的只是那么点儿不讲究的形式,没有半点仪式感。只说一点:手机的普及,近几年竟然出现了“除夕就拜年”的现象,这在“年”文化中是很不“讲究”的。拜年,不是聊天寒暄,不是凑热闹;拜年,是对亲友的生活关怀,是对长辈的精神尊重。一句“过年好”,是国人尚礼和仁爱的表达。国家、团体和春晚除夕团拜,是受时间上限制;民间拜年,尤其是有了手机,时间不受限制,何必在新年还没到来时就拜年?</p><p class="ql-block"> 说到这里,想起一件印象深刻的小事:很多年前,家里请人吃饭,本来说好是包水饺吃,因为是俺家那口子的朋友,又是第一次来家里吃饭,我觉得只吃水饺不“挚重”,因此等饺子出锅,又特意炒几个菜。一盘儿菜刚端上桌儿,那位客人已经一盘儿饺子进肚儿,说是吃饱了。弄得我请客吃饭的兴致荡然无存。</p><p class="ql-block"> 有形式,不一定有内涵;没形式,一定没有内涵。</p><p class="ql-block"> 除夕,新年还没到,拜的哪门子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文化缺失的现象。</span>拜年的文化根源是什么?</p><p class="ql-block"> 相传有一种叫“年”的怪兽,每到大年三十除夕之夜,便进村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人们发现年兽最害怕火光和噼噼啪啪的炸响声,便用爆竹、灯火、大红纸来驱赶年兽,结果十分有效。后来这种做法演变为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走亲串友,互相问好,彼此祝贺(平安),相互叩拜,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拜年的习俗。<span style="font-size:18px;">(《守望与循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传说归传说,历史是历史。生活的不易,人生的无常,让古代人倍感亲情友情的珍贵。一年了,心牵挂的亲友怎么样了?该拜见的长辈还好吗?</span></p><p class="ql-block"> “古代人的过年拜年与现代人的过年拜年,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很大的不同。现代人的拜年大多已流于形式,既不隆重,又不热闹。古人则不一样,他们相当注重过年时那些精心选定的内容,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这些物品和仪式以及具体细节都具有不可取代的意义。古人过年,无论是相信的程度和投入的精力,还是付出的激情和物力,都远胜今人。古人不是为了过年而过年,而是在认识万事万物的过程中,利用“年”这个特殊的节日来充分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心,在特定的礼俗仪式的规约下达到有限的狂欢和心理的满足。”<span style="font-size:18px;">(《守望与循环》)</span></p><p class="ql-block"> 在族聚而居的农耕文明时代建立起来的年俗文化和仪式,在新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条件下,因生产方式,生活空间,物质条件的改变,或失去吸引力,或失去约束力,已变得面目全非。而人们希望的既体现华夏家国传统思想本质,又适应现时代生活环境的年节仪式还没有形成,当下年文化不能契合和满足新时代人们对年节的心理期待。</p><p class="ql-block">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岁时节日活动可谓多姿多彩,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财富和人们的精神食粮,个别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大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和念想,是千百年来一代代中国人岁月长途中最富有意义和情趣的盛会。在经济全球化、文化趋同化和政治多极化的今天,传承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和弘扬中华节日文化精神,不仅是凝聚人心、激发热情、鼓舞斗志的武器,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和文明进步的法宝。”<span style="font-size:18px;">(《守望与循环》)</span></p><p class="ql-block"> 回顾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消灭了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赶跑了以野蛮侵略为本性的帝国主义,建立了独立于世界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新一代领导者,不忘初心,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坚定文化自信,实践着中华复兴新思想。</p><p class="ql-block"> 年俗文化的推陈出新、丰富发展,在开放的当今和未来,既需要国家行为的引领,更来自国民文化素养的提高。而这种提高,必定是来自社会文明的高度发展。因此,华夏盛宴“年”味的回归,必须是优良传统文化的回归,也将是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