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畅想

耕心

<p class="ql-block"><b>  在我驻村工作的高城村村部里有近三四千册图书,这是前几年省里给村里援建的农村书屋,各种书籍摆放了两面墙,并且每年在递增。我7月份到村里做第一书记的时候,第一件事儿就是仔细看了一下书目。五花八门,政治经济类、文学艺术、农业知识、科学技术、儿童读物、生活常识、还有杂志若干类,两面墙的两排书架几乎摆满了大半个。</b></p> <p class="ql-block"><b>  入村以后的十月份,了解到我在进行文化振兴,有关单位和部门又赠予了几百册优秀文学作品和民生读本,一下子感觉书架和内容满登登的了。村部被这些书装点成了文化氛围浓浓的新农村书屋,我顺其自然地就成了这些书的主人、读书人。偶尔有一些大小同学走进书屋拿起一本书,几个村民来翻看农业科技找资料,前来工作、参观和慕名而来的人借阅一些喜欢的书。</b></p> <p class="ql-block"><b>  去年一年我也买了二十几本书,师友们赠送了三十多本,都是我喜欢的和适合读的名家名作。读书多了,文笔和思路都渐渐地有着提升。主持策划这个数百人大村的乡村振兴工作时,一个以文化振兴的方案也便在脑海里形成,我便因地制宜的制定了一个把文化振兴当成了这个村庄的农村振兴的重要策略。于是各种各样的以文化振兴为主题的活动随即展开;于是自己的读书和提升便更成了很重要的日常。村里工作办公室的桌子上、睡觉大炕上的枕边,家里的沙发、卧室床头,车里的座椅、旅途的行囊,都会有不同的书籍,不同的是,这些书涉及范围广,各种学科。相同的是,都是与我、与我的乡村振兴息息相关,并且都是我喜欢读的,会每天随手拿来一读。而每天读的书便也成为了文学创作和各种工作方案、日常工作助手。</b></p> <p class="ql-block"><b>  喜欢读书是突然的,这些年开始驻村参加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各种策划和推介文案需要一个渊博的大脑机器,于是开始读书学习。几年间我的阅读量超过了我过去半辈子的全部。有时候会哑然失笑,这么努力的我如果是在少年读书时用功,一定会有金榜题名时。可惜,我的青少年生长在六七十年代,那时家里是家徒四壁般的清贫,日子也是忙碌着的颠簸。孩童年代的回忆里,那时常常躺在大炕上睁大眼睛去看墙上和天蓬上糊的报纸识字。</b></p> <p class="ql-block"><b>  读书,对于走出校门以后的成年人来说,是一个高雅的生活方式,在忙碌着收拾一地鸡毛的人生中也是一种奢侈。能在心里安放一个书桌、坐下来读书、品味人生便是一种惬意了。</b></p><p class="ql-block"><b> 在村里工作时的闲暇或情绪波动,我会走进书屋里抽出来一本书,随便翻开一页读,轻易地就读到被吸引的地方,然后就是边读书、边深思了。慢慢地日头落到了高丽城山那端,农民归家的喧闹和着每家升起来的炊烟袅袅,透过敞开的窗,飘进我的读书氛围里。</b></p> <p class="ql-block"><b>  村里的书籍大多数是没有人读,因为村里人忙活农事,农活儿凭经验,养鸡养猪也是凭日常的积累。村里人只是肯卖力气干农活,在村里男人眼里,回家时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女人的眼里,侍候着老公老人孩子就是最幸福的了,那是美德。对于书本他们都是陌生和有距离的,那是读书人的高雅,和每日劳作的农民无关。所以我有一天去代销村民的土鸡蛋,便在与村民说起养殖业和农业生产时说起,“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话题,正巧一个老头儿把一篮子鸡蛋掉到了地上,老伴儿就吼老头儿,周书记刚说完的话你就忘了?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b></p> <p class="ql-block"><b>  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我会经常读起农业书籍、养生书籍,然后我和种植户养殖户们说科学,和村里老人们说养生;我会读起政治经济类书籍,和工作团队和村里两委一起提高政治觉悟和充实自己的人生方向;我会读起文学艺术类书籍,提升自己的文笔和文化艺术素养。慢慢地读下来,文化振兴的蓝图在脑海里随着读出来的书而愈发明晰。所以,伴随着我年龄一起成长的不仅仅是白发,一定还有我心情的欢愉和日益圆满的人生底蕴。</b></p> <p class="ql-block"><b>  读着读着书,便也深深地体会,读书让自己不断地提升学识,读书让自己的未来有了导航,读书让自己变得深沉达观。或许我在村里这样的阅读,受益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