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

江上小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了腊八就是年,一到腊月二十三,人就开始操心着办年了。街道糖板子、花生、瓜子、猪蹄子,面叶子、红薯丸、煎、炸、蒸煮样样全,没有你买不到的,就怕你想不到,成品半成品的,应有尽有,年前一天,拉个清单,两口子上街一转,就可以办全和,第二天开始过年,省事、省时、也不费力,很适合这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匆匆忙忙六七天,年就算过完了,落在口边上的一句话“现在年咋越来越淡了”,往年一到二十三小年,就开始忙活,“二十三缠糖板、二十四写对字、二十五包谷酒、二十六磨豆腐、二十七汤公鸡、二十八把面发…”忙年,各地有各地的习俗,各地有各地的忙年歌。</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办年方式,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每过完年,总觉着缺点啥,又不知道缺啥。今年和爱人一商量回老家过年,提前一个周就开始办置,逛超市买大回、小回、花椒面,到商铺选料酒、白醋、味极鲜,去市场挑西芹、红薯、葱和蒜。<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香大料,准备周全;</span>各色蔬菜贮备妥善。有时候想不起来买啥,还得偷偷的从衣兜兜里掏出小纸条看看,生怕把啥啦下了,整个动作生怕别人看见,有点儿小学生作弊的感觉。买的差不多了,打包装箱回老家,临走,差点还把鱼给忘带了。</p><p class="ql-block"> 路途,出城堵,加油堵,过集镇堵,堵的是车水马龙,却堵不住回家过年的心。</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穿上罩衣,和面、烧火、倒油,炸面叶子、红薯丸子,剁肉馅、包包子,煮肉、炖鸡、蒸碗子,天麻麻亮起床到晚上张灯,爱人在灶上忙活,母亲在灶洞口搭火🔥,一边和母亲拉着家常,一边用笊篱捞出锅里的金黄的面叶…,此时一缕阳光穿过木窗透过水蒸气照在爱人的脸上,她正借着明媚春光细致的观察着出锅的成果…二十多年前是爱人在灶洞口搭火,母亲在灶上忙活,也是一边出活,一边拉着家常,她们俩说的是她娘俩的事,拉的是她娘俩的家常,二十多年后,同一个地点,同一幅画面,不同的是母亲和爱人位置的交换,二十多年前母亲站着,爱人坐着,二十多年后,母亲坐着,爱人站着。变的是天增岁月,不变的是醪糟的酸甜,包子的醇香,面叶子的酥脆…</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篇献给天下最辛苦的母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