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过年为什么要贴“福”字呢?今天我们来涨知识~</p> <p class="ql-block"> 福字是中国最古老、最吉祥、最受欢迎的文字。</p> <p class="ql-block"> 福,会意兼形声字。从河南殷圩出土的甲骨文来看,“福”是双手虔诚地捧着酒坛(酉)敬神(示)的形象,是用“手”、“酒”、“示”三个部分组合成的会意字,原是以酒敬神,祈求福备(万事顺遂)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早期文字具有图画性的特点,象形性很强。甲骨文中的“福”字为合体会意字,与祭祀祈祷有关。此时的字形设计中,“示”为“祭祀”,“酉”表“酒坛”,而类似双手的构型,则代表巫师向祭坛献酒。</p><p class="ql-block"> 从上列甲骨文字形来看,它的左半部的上面是个“酉”字,是个盛酒的容器,实际上就是个“酒”字的初文。左下半部分是两只“手”(又),表示双手捧着一个酒樽;它的右半部分是个“示”字,代表祖先的神主;整个字的意思是会意双手捧着一樽酒在祖先的神主前祭献,求得神主保佑。</p><p class="ql-block"> 《说文解字》在解释“福”字的意义时说“祐也”,“祐”就是赐福、保佑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 与甲骨文相比,金文时期,“福”字的图绘成分相对减弱,构字方式较为统一。此时的“福”字,均省去了双手,但主要表意的“示”和“酉”仍得以保留。</p><p class="ql-block"> 篆字初期,“福”字的结构进一步简化和稳固,笔画也变得圆润,“方块字”的结构更为明显。从此开始,“酉”字讹传为“畐”字,同时,“畐”有“满”之意,与“示”字合起来,就是盛满贡品供奉祖先或神灵,祈求得到庇护之意。</p><p class="ql-block"> 福字发展到金文阶段,有种种不同的形式,首先是该字的左右结构换了个位置,“示”由右移到左,而“畐”由左移到右,同时金文比甲骨文还省去了捧酒的两只“手”,捧酒坛的双手已简省掉了,酒坛样子也变了;酒坛子大大讹变,并且已放到“示”的右旁来了。</p> <p class="ql-block"> 在“酉”、“示”的上头还加上房顶屋盖,表示在家里敬神祈福;“示”放到酒坛下面,两边平添了两个背对背的人(这背对背的人就是“北”字),作为“福”字表音的声符。</p> <p class="ql-block"> 到了秦代的小篆阶段,背对背的二人省去了,酒坛子竟讹变为“畐”(fù,读副),于是“福”便成为以“示”表意以“畐”表音的形声字了。以后便以这一小篆的构形作为基文,发展成为汉隶和楷书,而“畐”也作为“富、副、幅、辐……”等形声字的声旁,一直沿用到今天。</p> <p class="ql-block"> 古代祭祀是为求得上帝或神祖的保佑,如《左传·庄公十年》里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意思是说:小的诚心没有达到诚信动人的地步,那么神是不会保佑他的。祭祀后要把祭品(酒、肉)分别送人叫“致福”、“归福”,由此引申出“幸福”之义,用作名词,这是“福”字在今天常用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子认为“全寿富贵谓之福”,古书中常说人的“五福”是:一是长寿,二是富裕,三是康宁,四是修好品德,五是考终命。人们常说的“五福齐备”就是指这些内容。</p><p class="ql-block"> 五千年华夏文明,有一个字贯穿始终,那就是“福”字。当代福文化学者观同指出:一个“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亦是圆满、和谐人生的极致追求。观同将古代福字内涵进行修正补充并新解,阐述建立了当代幸福人生的意义和标准,即:富贵、好德、安康、追求、善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