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2: 耕耘在农村教育的原野上——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张达明

赵太平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转载自《江苏教育》,1990年,第5期:27-29</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原文照转,部分内容和附录1 有重复)</span></h1><h1><br></h1><h1><br></h1><h1><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耕耘在农村教育的原野上</b></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记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张达明</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何云峰 刘孝焱</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邗江县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达明同志, 默默地, 在其执意选择的农村教育这片原野上耕耘, 已经四十个春秋了。较之其他行业, 农村教育显得冷淤甚至有人侧目。</span></h1><h1><br></h1><h1><i style="font-size:22px;">白发花前鉴往昔, 幽香一片早春里。他说: 如飞把农村中学比作一块磁石, 那我就是一块被磁化的铁, 四十年未, 我心甘情愿, 无怨无尤地吸附在这块土地上艰苦创业… …</i></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年前, 时值年轻的共和国建立, 十八岁的张达明师范毕业后踌躇满志地走上了工作岗位。他的心里洋溢着一种深沉的激动, 他永远也不能忘怀这一幕: 在一所乡村小学, 一位目不识丁的老农告诉他: “这孩子不痴不傻, 可读了几年书, 花了几担谷, 只学会了十来个字。”他被震惊了, 他肩上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责任。这样, 从选择农村教育这块原野的那天起, 他就挑起了一副沉重的担子,这担子的一头挑着落后的过去, 一头挑着年轻共和国的希望和未来。1956年, 他主动接下了一副不堪收拾的烂摊子——邗江县施桥小学。走马上任之时,他采取了“穷则思变, 破则思建”的积极态度, 用三年时间整饬了校风校纪, 改变了校容校貌, 提高了办学质量。由于治校有方, 成绩卓越, 该校被县里定为重点小学, 长年对外开放。1957年秋季, 《江苏教育》曾专题报道施桥小学的办学经验。</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59年, 张达明调红桥中学任校长。该校创办于口号声震天、浮夸风盛行的年代, 创业艰难是不言而喻的。但他不畏困难, 一砖一瓦搞基建, 一科一课抓提高。创业对他来讲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变奏曲, 是一段宵衣吁食的时光:自天, 东奔西走, 筹集资金……夜晚,又要在灯光下翻阅各种资料, 吸收新信息, 苦思提高办学质量的良策。手腕肿了, 脚磨破了, 原本健壮的他变得憔悴了。</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就在农村教育刚绽出一线生机的时候, 忽然阴箍泛起, 十年动乱中, 在红桥中学, 张达明首当其冲, 受到了迫害。审查吧, 批斗吧, 他只有一句话: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 我热爱党, 热爱我的事业… … 同事好友劝他另谋出路, 然而张达明不改初衷, 依然走着自己的路。“ 大家都不做傻子是不行的。” 那时, 他常以鲁迅先生的这句话自勉。在红中漫长的二十二个春秋, 他雄心勃勃, 大胆管理, 不拘一格, 举贤荐才, 终于使年轻的红桥中学以校风正、校容美、教育质量高、经济实力强而名扬全市,被县主管部门定为邗江县又一所重点中学。1980年4月, 红桥中学被评为省先进集体, 受到省政府的嘉奖。1 9 8 1 年10 月, 邗江县这位专门攻坚的教育强人, 又奉命调到邢江县中学担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以重振县中的雄风。</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他从教的四十年中, 他先后蹲过江都邵伯、郭村小学, 邗江施桥、李典中心小学, 红桥中学, 邗江县中学。无论走到哪里, 他都不辞穷乡僻壤地, 不恋温柔富贵乡。他执着地认为:高大的峰峦上, 也会生长苔醉, 低凹白洲沟谷, 也能长出树林。一个人要实现自我价值, 重要的不在于他的工作环境, 而在于是否有一种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取决于为实现闪光的理想而作的艰苦努力的程度。</span></h1><h1><br></h1><h1><i style="font-size:22px;">人才是学校生命力的肥沃土壤。他说: 要使山峰常绿, 就得勤栽树, 要使学校保持生机, 就得抓住人才。四十年教坛生涯中, 我努力实现着“ 皮格马利翁效应”, 知之愈切, 爱之愈深… …</i></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个冬天的傍晚, 漫天大雪, 原县中数学教研组长孙筱候正瑟缩在宝应冷冰冰的家里。突然, 门推开了, 进来一个满身披着雪花的人, 他, 就是张达明。他从县里得知, 文革期间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遭到非人折磨的孙筱候老师还赋闲在家, 就风尘仆仆, 从邗江赶来了……此后, 他又三顾茅庐。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本来早已心灰意怜, 发誓永不登讲台的孙老师禁不住他言恳意切的劝说, 终于心动, 重新登上讲台, 焕发了事业的青春。张达明识人爱才, 三顾茅庐的故事一时传为美谈。</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达明清醒认识到,一个学校的活力来自教师。在今天的具体情况下, 角好教师是办好学校的根本。多年来,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 他求贤若渴, 千方百计地把人才向农村教育这块阵地上吸引。在他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不久, 就起用了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并责令立即遣送回家的王承源同志, 还多次呼吁有关部门收回成命, 为这位勤勤恳恳的老“交大”毕业生平反。王承源退休, 张达明亲自送他回浙江老家安度晚年。分别时, 王承源老泪纵横, 紧握着张达明的双手, 深深感激张达明, 让他重新获得了政治生命。</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达明常说: 对教师要知心知音。尽管他每天的日程表都是排得满满的, 但他的办公室和家门永远朝每一个师生员工开着。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 也不管手头事情多么紧迫, 只要有人进来说苦道忧,他总热心相助。哪个教师家属有了病, 他总要抽出时间去看一看, 哪个教师家里出了天灾人祸, 他一定要登门慰间, 帮助安排。</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青年教师是教育的未来和希望, 张达明对待他们更是体贴入微, 关怀备至。有位青年教师在学生作文中写的评语不当, 流露了消极情绪, 张达明及时找他交换意见, 循循诱导。青年教师薛广发, 阖尾炎转为腹膜炎, 四次开刀, 张达明四次跑医院联系, 最后一次, 他白天从红桥赶到扬州, 偕同两位文教局长前往县医院, 请到最好的外科医生出来主刀; 当晚, 又冒着凛冽的寒风摸黑步行二十余里去接担架。几十年来, 凡是张达明工作过的学校, 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光辉就象绵绵春雨, 滋润着每一个老师的心田。</span></h1><h1><br></h1><h1><i style="font-size:22px;">治校是个立体工程, 是一门综合艺术。他说: 多年未, 我不满足于办现成的事, 我想在农村教育这块园地上办出自己的特色, 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i></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1981年9 月, 张达明悄无声响地走进县中。迎面兀立着四大难题: 物质条件差、生活压力大、学生起点低、教师队伍不稳定。人们常说: 一切从零开始。而这回, 他却是从负数开始。张达明四处奔波, 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发动与个别疏通, 在三四年内先后争取到160万元巨额投资。他以空前的规模, 马不停蹄地搞基建, 前后五年时间内, 7500多平方米的教室、实验、办公、宿舍火楼拔地而起, 大小饭厅、男女浴室等生活辅助设施甚本配套齐全。在中等教育普遍还处于解决“ 一无两有”间题的时期, 张达明的成就也可以算作一个奇迹了。</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张达明清醒地认识到: 一个群体如果无法把所有人的能量凝聚起米, 就不能勃发生机。</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他坚持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明的纪律和严谨的作风的“四严”方针办校育人。他曾说:“人们往往只知道` 箍紧必炸’ 的可能性, 却很少警惕`箍松必散’的危险性。”</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一在常规建设和行政管理上, 他把量力性与目标性结合起来, 把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培养学生自我努力结合起来, 制定了若干条明文细则, 注意教职员工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 推行“满负荷工作法”。</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一对校处两级领导, 他约法四章: 忠于事业,同舟共济; 精诚协作, 服从真理; 互帮互学, 互尊互管; 大事会商, 小事通气。领导层形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一对待教师, 以师德教育为中心, 持续开展“为人师表”活动, 要求教师自重自爱, 用自己的行动表明白己的主人翁觉悟, 创造人们信得过的社会价值, 变要人尊重为受人尊重。</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一对待学生, 把全面发展的统一要求, 与发挥个人特长的多样性结合起米, 提出了“五育并举德为先”的主张。</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一种催人奋发的正气鼓舞下, 在县中的校园里, 一个人心思定、人心思进、人心思千, 校风纯正、学风踏实的局面已形成, 一支忠于职守、钻研业务、爱校如家的德才兼备的三十多人骨干队伍成了学校的“脊梁骨”。自1982年起, 党支部连续七年被评为县先进党文部,学校也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1986年学校又被县、市两级命名为文明单位。</span></h1><h1><br></h1><h1><i style="font-size:22px;">如果说学校是一个舞台, 他说; 校长理所当然是总导演, 校长的一言一行和思想情绪的起伏波动是与学校兴哀同步共振的……</i></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了不断增强自己的角色意识、管理意识和公仆意识,张达明四十年如一日, 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他坚持三个一样: 和大家一样按盯作息,一样与教师同住集体宿舍,一样与教职员工到食堂排队就餐,用模范行功发布了“无声命令”。</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人际关系上, 他一贯提倡以工作利益为重, 不搞亲亲疏疏、投桃报李; 在对待个人权力上, 坚持秉公办事, 以权谋公。近几年来, 由于县中名声在外, 许多人都慕名要到县中来, 他婉言回绝了数以百计的亲朋好友。他坚持原则: 符合要求的有一个进一个, 不符合要求的有再硬的后台也不收。一个春寒料峭的傍晚, 一位农村妇女虔诚地拎着一篮子鸡蛋来到学校, 感谢老校长秉公办事, 给了她女儿以入学的机会。篮子的提手是铁丝拧的, 冻僵的手掌上勒出了一道深深的印痕。张达明深感不安, 亲自提着原封不动的篮子送她出校门, 还叮嘱她用手绢裹住手, 免得勒破了手心。这位农村妇女一步三回头,那洋溢在胸中的千言万语化作了两行滚烫的泪水。</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些时期, 有人公开主张:要改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张达明则认为,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要改善, 但不存在“改造”的问题。因此, 他在支部大会上及时提出了强化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同时又制订了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增强决策透明度的四项措施。</span></h1><h1><br></h1><h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十年马不停蹄的奋斗, 他在农村教育这块土地上印上了深深的履痕, 如今, 张达明同志虽届花甲之年, 但他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他说: 我真诚地希望生命之花化作农村教育这块原野上的一株小草, 借朝阳的光华和圆月的清辉, 去写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的续篇。</span></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