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山海,勿忘回家——育才小学六年二班的师生给大家拜年啦

小五

在《说文解字》中,“家”一字的本义是地理事物,后来才被引申为与人有关。没有家人的地方不能叫做“家乡”。中国人无法长久地离开家,所以总会隔一段时间就建立一个节日,给自己一个回家的正当理由,而春节则毋庸置疑成为了理由最充分的那一个。<div>一家人平平安安,舒舒服服三两句家常,就是过年最好的仪式感。一年到头,我们卸下焦虑,没什么比此刻更为放松、惬意、团圆、治愈。此时大街小巷挂满了彩灯,整条街上霓虹闪烁像一条长龙。小区门口的大红灯笼格外耀眼,它仿佛在告诉每一个回家的人“过年了”。厨房锅里咕嘟嘟翻滚着冒着热气的饺子,空气里丝丝缕缕飘荡着红烧肉的香气,爷爷家晚饭后兹兹烫屁股的热炕头,五六人热火朝天吆五喝六打的扑克牌……年味儿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晕染开来。<br>回忆有奶奶在的日子就有家的温暖。过了腊月二十三,爷爷奶奶就开始忙年了。扫屋子、杀鸡煮肉、贴春联……就连我最喜欢啃鸡骨头的香味也在唇齿间流连。最盼望除夕那晚的到来,一场四世同堂的年夜饭,一家人从早忙到晚,锅碗瓢盆叮咣作响,菜香四溢中,便有人问到了乡愁和回忆。贾樟柯说,“舌根上有最顽固的乡愁。”无论走得多远,舌根上总是保留着家乡的味道,不管后来用多少种滋味都没有办法掩盖。这种对故乡味道的顽固依赖,源于每个人的成长记忆,只有离家的时候才会格外明晰。这一生,无论我们跨过多少山河湖海,尝过多少珍馐佳肴,唯有那顿稍显质朴的年夜饭,才是一年中最不可替代的美味记忆。年夜饭的珍贵从来不在于味道,而是一种朴实而厚重的仪式感。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碗年夜饭。远方再远,远不过对家人的思念。<br></div><div>看我们育才小学六年级二班的孩子们非常懂得感恩,从小珍惜和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每一个新年,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欢度新年。</div><div>不管是女孩还是男孩,包起饺子来那一个个都是一丝不苟!</div> 看孩子们脸上笑容多么灿烂,就知道在家过年多么开心! 穿上新衣,包好饺子,红红火火地过新年! 包饺子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能增加家人之间的亲情。看这对母子包饺子的和谐画面,真的很幸福! 快来看看我们的年夜饭,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家里的奶奶和妈妈们大展厨艺。我们吃的不仅是最美味的年夜饭,更是家乡的味道。 过大年,有红包,看孩子们领到红包开心的样子。我们不要去在乎红包里的钱多少,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我们图的是新年吉利、有好彩头。 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过年,也不要忘记吃这顿热气腾腾的年夜饭,因为我们的心和家人永远在一起。纵然相隔千里,还可以云端举杯共饮,敬这一年的风尘仆仆、颠沛流离,敬此刻的合家欢乐,团团圆圆。<div>育才小学六年级二班的全体师生给大家拜年啦!祝大家虎年大吉,万事如意!</div>

年夜饭

饺子

新年

家人

二班

过年

我们

味道

红包

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