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挑战》读后感想

~Lilian~(临临)

<p class="ql-block">  2022年的一月,正逢期末复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特殊的日子里,能与鲁道夫所著的《教师挑战》一书相遇相识,我的内心十分欢畅。《教师挑战》于我眼中,是即《儿童的人格教育》以来,第二本给予我专业指导与心灵震撼的书籍了。</p><p class="ql-block"> 本书共分为导语、基本原则和实际应用三部分。读完导语,书里所阐述的内容大概,便能了然于心。令我反复琢磨和思索的是教师学习心理学知识的必要性。鲁道夫的语言客观冷静,在他铺展开来阐释其中缘由时,你能深刻地感受到这“必要性”背后的“紧迫性”。</p><p class="ql-block"> 时常,我会听到周围的同事抱怨学生难于管理,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业不管不问。他们将学生在学校成长的不顺,自己所遇到的职业困境,归咎于学生的家庭环境。惭愧的是,多年前的我就是“他们”中的一员。随着阅读的积蓄,与教学管理经验的不断试错积累,近年来,我逐渐碰触到了一些教育真谛—老师可以抵消家庭给孩子的不利影响。这正与本书的观点不谋而合。可想而知,当时的我喜悦充盈着整个胸腔,愉悦着我的大脑,让它变得更加条理分明。</p><p class="ql-block"> 本书指导我们,不要去探究孩子做事的原因,而要去思考他们行事的目的是什么,行为背后的心理动机。其中,在处理这些挑战事件中,教师怎样去运用自然结果,而不是惩罚,掀开了我认知的新篇章。“自然结果会让孩子对于继续不守规矩、无视秩序及其他形式的不合作行为所带来的结果留下深刻印象。”“自然结果体现的是社会秩序的权力,而不是个人的权力。”孩子在校园里的行为是寻求过分关注,还是与教师进行权力斗争和对抗,我了解到新的解决路径—尝试使用“自然结果”。印象深刻的是案例25,两个女生在课堂上用手语聊天,老师让她们到大厅去告诉对方想说的话,说完了,就可以返回教室。当其中的一个女生试图带偏老师,反驳道:“我没有讲话。”老师干净利落,“我知道你没有讲话,但是你的手在讲话。”两个女生出去了,过了几分钟就返回教室继续上课。老师平和镇定,又通情达理。这个案例尽管简短,但由于类似场景的熟悉度高,所以我一直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另一个需要提及的感悟,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心得,是有关群体讨论的部分。我认为在今后的班级管理中,可以采用借鉴书中提及的班级会议的形式,这种形式代表着民主与自由,平等与公正。在讨论的过程中,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在思考问题,为同学、班级出力,从而产生归属感。</p><p class="ql-block"> 帮助和改善学生,是我们教师的义务和责任。要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在当代,作为一名教师,最明智的就是拿起有关教育心理学的专业书籍。让问题学生不再成为教师的挑战,而成为教师成长必须经过的那一块块基石。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双方都是受益者。</p>

教师

学生

挑战

老师

班级

女生

结果

本书

鲁道夫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