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li>十一月,寒流来袭,我和妻子决定作候鸟,“飞”往阳光之城——攀枝花过冬。我们落脚在仁和区,因为攀枝花的朋友告诉我们,那儿的大河廊道,诗意灵秀,美不胜收。</li><li>刚到仁和的第一个早晨,晨曦初露,我们便迫不及待到大河廊道漫游,谁料迎接我们的,竟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阳光明媚,树叶滴翠,芳草萋萋,鲜花怒放,清新的空气夹杂着芬芳的花香味扑鼻而来。谁会想到这是冬天的景象呢?大喜过望之余,我们失去了应有的矜持,一步一张望,两步一惊叹。几个路人向我们投来略带诧异的目光,一开始我还以为是我们声量过大惹人侧目,后来看到路人的夹克单衣,再看看裹得跟北极熊似的自己,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对攀枝花的冬天还是了解得太过浮浅,穿得那么不合时宜,难怪会招来异样的眼光。 </li><li> 前行中,我们看到很多高大的木棉树。木棉又名攀枝花,攀枝花市也是第一座以花为名的城市。又因明末诗人陈恭尹说木棉“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而得名“英雄树”。这些木棉看上去是三线建设时期栽的,有六七十年的树龄,树干粗壮,树叶翠绿,树冠繁茂如伞,遮蔽着廊道上空,像是在为廊道遮阳挡雨。我们放慢脚步,徜徉其间,这时,一阵晨风吹来,那风里有丝丝凉意,却无刺骨的寒冷,颇有点“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意思。我打趣地对妻子说:“没想到,仁和早晨的风也这么厚待我们这些异乡人。”</li></ul><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廊道两旁树花株株,藤花串串,花朵鲜艳,竞相怒放,但最惹人怜爱的,还是花瓣上饱满剔透的露珠,娇滴滴,晶莹莹,让人不由想起刘复的诗“露华朝未晞,滴沥含虚光。”</p> <p class="ql-block">稍走远一点,大河廊道又是另一番景象。绿的、黄的、红的半人高宽叶植物有序地排列在一起,仿佛一条三色彩带迤逦向前,与朝霞争辉,与河水相映,色彩变幻着,摇曳着,形成繁花缭乱、迷人醉眼的景象,走近它,宛如置身在五彩云霞的仙境中,让人特别开心。 </p><p class="ql-block"> 到了廊道转角处,我们正打算往回走,发现河中央有条小船,一个身着“仁和海事”字样黄背心的中年男子正站在船头打捞垃圾。从船头堆放的好几个鼓鼓的垃圾袋看得出,他一大早就出来工作了。我又愧又敬:愧的是,我们人类对河流对环境还是太轻慢了,敬的是,原来我们享受到的美是由这样勤劳的仁和人创造出来的,那看似漫不经心的美,其实是他们在背后不遗余力地维护着。</p> <p class="ql-block">仁和夜景</p> <p class="ql-block">美味小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