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数学》——义马市第四小学寒假阅读分享(第七期)

义马四小曼霞

<p class="ql-block">  刚接触《我就是数学》这本书时,便被华应龙老师这大胆而自信的书名吸引了,而后品读《我就是数学》这本书时,发现自己仿佛不由自主的被“代入”,也真正感觉到一个数学教师的“厉害”。为什么学生们特别喜欢华老师?为什么听他的课就好像没有下课一般?为什么有些调皮的学生敢和他开玩笑?在华老师的教育随笔中,通过一个个的故事,也让我感受到了华老师的教育思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就是数学》全书共分六部分,包括“课前慎思"、“课中求索”、“课后反思、“听课随想”、“评课心语“和"生活感悟”。其中,既有华老师的教,也有他对别人执教的课的评价;既有日常教学实践的反思,也有一些为师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  从张梅玲老师写给这本书的序言中,我仿佛看到了华老师之于学生和农民之于庄稼的联系,华老师一直用农民种地的精神鞭策自己,从而照亮自己的教学生活,他用农民对田里庄稼的那份浓厚深沉的感受来爱他所选择的教师这个职业。正如: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始终是无辜的。我们应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何总是出错?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引领教学,而非每天“茫茫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华老师对教学的感悟无时不有,无时不在。连磕破了脑袋还能联想到中括号的妙用,真是让人难以想象又不得不佩服!因为自身原因磕破脑袋后,冥思苦想着应不应该破天荒的“戴帽子上课”,上课时问学生知道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戴着帽,便让孩子们自己猜,当学生回答非常多可爱的答案后,华老师笑着说“不告诉你,是个秘密”。随后在课堂中更是精彩到把帽子的功能与课堂所学中括号的功能正好衔接,当华老师摘掉帽子后,学生们恍然大悟,热烈的掌声响个不停。意料之外,磕破的脑袋和一顶帽子合成了一件难得的“教具”;情理之中,研究,琢磨,废寝忘食,平淡的话语里说明了华老师为人非常随和,平淡的话语里更是他对掌控课堂能力的一种表现,更是其华老师上课的一种课堂魅力。</p> <p class="ql-block">  作为教师,我要学习华应龙老师在教育中善于发现和应用,从生活入手,一点一滴都是数学经典素材,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一般;更应该学习他对教育的执着,备课上课,废寝忘食,做好充分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后,用华老师的话来督促我自己:“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被社会改变”。</p>

老师

庄稼

课堂

农民

学生

磕破

数学

感悟

教学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