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牛奔虎啸九州春,丑去寅来千里锦。</p><p class="ql-block"> (三3班韩尚颖画)</p> 寻年文化篇 <p class="ql-block">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节日,也是我国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它承载了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那么你知道在古代,春节叫什么吗?</p> 春节的别称 <p class="ql-block"> 春节在历史上称为上日、元日、三朝、正日、元辰、新正、新元、元旦等。</p> <p class="ql-block"> 看到“元日”,不禁让人想起王安石笔下的那首古诗:</p> 春节的来源 <p class="ql-block"> 春节源自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天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由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古人们使用干支纪年,将干支开始的一天定为“岁首”。这里指农历的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而在古代,其实并没有春节这个说法。直到1914年才将正月初一正式取名为“春节”。</p> 寻年实践篇 <p class="ql-block">“小孩,小孩,</p><p class="ql-block">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p><p class="ql-block">腊八粥喝几天,</p><p class="ql-block">漓漓拉拉二十三。……”这首童谣拉开了城西小小萌虎追寻年味的活动序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腊八粥喝完,过小年了!</p> 二十三,糖瓜粘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是祭灶神的日子,记得小时候听老人说,灶王爷掌握人间祸福与衣食住行,祭灶时要用糖瓜,吃了糖瓜,神仙们就会去天庭说好话,<span style="font-size: 18px;">寄托了中国人对生活最美好的向往。</span>后来与小年合二为一,也称“忙年”,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节日。</p> 二十四,扫房子 <p class="ql-block"> 农历腊月二十三神明归天后,人间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顾秩序。于是,这时间内,即使翻转屋子也不必顾虑任何细节,利用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尘乱飞更不怕冲犯家中神明。所以古人就定下这一天是大扫除的日子,寓意着——除旧迎新。</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瞧,我们城西萌娃多能干,爸爸妈妈小帮手。大家都来点个赞👍,说声好!</p> 二十五,做豆腐 <p class="ql-block"> 说到在腊月二十五做豆腐,还是有传说的,据说灶王爷腊月二十三回到天庭,在腊月二十四给老天爷回报人们的善恶,到底汇报的对不对呢?老天爷就要在腊月二十五上人间实际考察了,这就要“接玉皇”了。这一天,人们是不敢胡闹也不敢随意奢侈的,为了表明自己的清苦和节俭,就要在腊月二十五做豆腐,老天爷就要决定奖惩。其次, 老人说这天磨豆腐,是因为“腐”的谐音就是福,做豆腐就是寓意新一年有福气,再者这天吃豆腐渣除了应对老天爷的检查外,还有吃苦思甜,珍惜幸福生活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腊月二十五还要做好一件事——就是贴窗花,贴窗花可以遮拦室内的情况,寓意是所做的坏事不会被老天爷发现,再者快过年了,在窗户上贴上窗花也比较漂亮和美观啊,这样增加了春节的喜庆祥和的气氛。</p><p class="ql-block"> 看,城西娃小巧手,剪窗花接福啦!</p> 二十六,割年肉 <p class="ql-block"> 过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难以果腹,所以快过年时,人们纷纷开始杀猪来犒劳辛苦了一年的自己与家人。没有养猪的人家,就到集市上去割一块肉回家,也就是“杀猪割年肉”中的“割年肉”。</p><p class="ql-block"> 后来,这一天也演变成置办年货的习俗。大家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浓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如今,网络发达的今天,逛超市,去商场,快递驿站,成了人们办年货的主要场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人眼花缭乱,我们城西娃上街寻年味来了。</p> <p class="ql-block"> 二十六人们就开始做美食了,馋得人直流口水。孩子们也会围着锅台一展身手。瞧,多香!</p> 二十七,宰公鸡 <p class="ql-block"> 在民间有一种说法,在腊月二十七这一天,一定要“一宰”“二采”“三洗”。那么,什么是“一宰”“二采”“三洗”呢?</p><p class="ql-block"> “一宰”宰公鸡,除晦气,要吉利。</p><p class="ql-block"> “二采”赶大集,买对联,购年画。</p><p class="ql-block"> “三洗”洗福禄,洗个澡,穿新衣。</p> <p class="ql-block"> 城西孩子多才多艺,这一天也可以提前写春联哦!</p><p class="ql-block"> 看着她们认真可爱的模样,让人不禁想起小时侯,我们要和村里有文化的人提早预约,我们打下手,摆春联,闻着墨香,“爷爷,爷爷……”叫个不停,问问这个字,问问那个意思,呵呵,一片欢声笑语,承载着对新年的期盼和美好祝愿。</p> 二十八,蒸花馍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蒸馒头寓意着"发"的吉祥语,寓意发家和发财。蒸馒头中的"蒸"字,寓意把运气"蒸来,并且,蒸馒头的量都要根据全家正月初一到初五的食用量,这叫做“隔年吃”,寓意家有余粮,年年富足。</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平时的手工学习又有用武之地了,看看,一个个能工巧匠。</p> <p class="ql-block"> 交城特产不能少——油蛋蛋,麻花儿!</p> <p class="ql-block"> 这一张张花式馍摄影作品,愿我们的生活锦上添花。</p> 二十九,除夕夜 <p class="ql-block"> 除夕也叫“大年夜”,这一天要早点起,在12点之前就要帖好对联,祭祖先。中午要吃年糕,寓意着步步高升,下午要准备年夜饭,包饺子,里面会放上硬币,吃出好福气。包好饺子要放鞭炮,赶年兽。晚上,一家人吃着饺子,看着春晚,其乐融融,一起守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红红火火!</p> <p class="ql-block"> 年年有余!</p> <p class="ql-block">鸿运连连!</p> <p class="ql-block"> 团团圆圆!</p> 寻年礼物篇 <p class="ql-block"> 萌娃献礼,虎年大吉!</p> 寻年文墨篇 <p class="ql-block"> 话春节,思亲人。</p> 寻年祝福篇 <p class="ql-block"> 穿新衣,拜年啦!</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这国泰民安,祥和盛世,孩子们在实践中寻找年味,在实践中传承中华文化,懂得了春节习俗,养成文明过年的好习惯。</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在孩子们的祝福声中迎接美好的2022年吧!祝大家春节快乐!拜年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