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Beihai Park),位于北京市中心区,城内景山西侧,在故宫的西北面,与中海、南海合称三海。属于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71公顷,水面占583市亩,陆地占480市亩。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1925年开放为公园。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早就因一首歌而红遍天下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这首我们从儿时起便学过的歌 推开的,便是北海公园里的碧波。</p> <p class="ql-block"> 琼华岛,位于北京市北海太液池南部。金代名琼华岛,元代为万寿山(或称万岁山)。清顺治八年(1651年)于山顶建白塔,始称白塔山。琼华岛简称琼岛,因岛上建有白塔,故又俗称“白塔山”。岛高32.3米,周长913米。琼华,意指华丽的美玉,以此命名,表示该岛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宝岛。</p> <p class="ql-block">团城是明代重修时筑城墙,并将东南二处水面填为平地,基本上形成现在的规模和四周环境。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建承光殿,将原半圆殿改成十字形平面。乾隆年间进行较大的修建,增建了玉瓮亭。今天的团城,基本上就是乾隆年间修建后的建筑群。它的平面呈圆形,周砌城砖千仞壁立的小城。城台高出地平 4.6米,周长 276米,面积4553平方米 。东、西两侧城墙下各有随墙门一座,上建门楼,东为昭景,西为衍祥,入门可沿蹬道登至城顶台面。蹬道处各设罩门,城台上建筑布局采取对称中兼以园林的布局手法。承光殿为全城台的中心,其南有玉瓮亭,其北为敬跻堂,组成了城台的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有古籁堂、余清斋东庑和西庑等。朵云亭、镜澜亭高踞假山上。整座城台黄瓦红墙。金碧辉煌的古建群间,遍植了数十株苍松翠柏。承光殿中间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四面各推出抱厦一间,整个平面呈十字形。南面有月台一座。正中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抱厦为单檐歇山卷棚式,覆以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顶,飞檐翘角。上檐重昂七斗,下檐及抱厦重昂五斗。殿内施大点金旋子彩画。玉瓮亭内玉瓮为元代作品,体积大,雕刻精美。</p> <p class="ql-block">这只是团城外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远眺景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 五龙亭在北海北岸西部,原是明代泰素殿的旧址,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拆除泰素殿,改建为五座亭子。五龙亭伸入水中,由五间亭子组成,五亭俱为方形,前后错落布置。玉亭之间由桥与白玉石栏杆相连呈S形,如同巨龙,故称龙亭。中间最大的亭子是龙泽亭。屋顶为重檐攒尖顶,下方上圆。左边的两座亭子分别是 “澄祥”和“滋香”,右边的两座亭子分别是 “诵瑞”和“浮翠”。这五座亭子合称五龙亭。整组建筑以左右对称的方式安排,且不同建筑形式的设置也充分显示了皇权等级的区分。五亭都是绿琉璃瓦顶,黄瓦剪边,檐下梁枋施小点金旋子彩画,绚丽多彩,金碧辉煌。龙泽、滋香、浮翠三亭石岸下有单孔石桥一座,通向北岸,每座亭正面檐下各悬华带匾一方。五龙亭三面环水,周围荷红柳绿、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 在北海公园的西北隅、五龙亭的北面是阐福寺,这组建筑原是明代太素殿北面的一个行宫,是皇帝及妃子们避暑的地方。阐福寺的西面,原有一座三层的万佛楼。</p><p class="ql-block"> 万佛楼建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为庆贺其生母八旬寿辰,“建楼范佛,以纪庆典。内外王公、大臣亦有请铸佛像为祝者,统以万计,并奉楼中,因以万佛名楼”。据清宫档案记载,楼内供奉金佛10299尊。殿内原供三世佛铜像三尊,并在琉璃砖壁上布满大小佛洞一万个,内供金佛一万尊。大者重588两余,小者重58两。万佛楼面阔7间,共3层;顶层为歇山调大脊,各层皆为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顶,总高近30米。楼前月台东树宝幡杆,西立石幢。石幢上刻有乾隆庚寅《御制万佛楼瞻礼詩》。左右各有配楼一座,东曰“宝积楼”,西曰“鬘辉楼”。楼南有水池,跨池为桥,桥两侧各有一牌坊。</p><p class="ql-block"> 万佛楼不仅体量宏伟壮丽,为宗教与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而且在北海园林的整体构思和设计、规划、营造中,又与白塔遥遥相望,既是造园的主题,更是皇家园林意境的顶峰,堪称乾隆时期的经典建筑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 北海公园静心斋,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p> <p class="ql-block"> 静心斋位于天王殿东北侧,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该园建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初名镜清斋。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又称"乾隆小花园",成为清代的行宫及皇太子的书斋。当年,慈禧常乘小火车从中南海来此避暑,1913年改为今名。北海自1925年辟为公园以来,此处从未开放过。现经大力修整,已供游人参观。该处主要建筑有静心斋、韵琴斋、抱素书屋、枕峦亭、叠翠楼及沁泉廊等。位于西北侧的叠翠楼为园内的最高建筑,楼高两层,登楼远眺,北海景色尽收眼底。该园以山、池、桥、廊、亭、殿、阁的优美建筑布局取胜,是一座风光如画,妙趣无穷的小巧园林,为园林艺术中的杰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北海公园里的鸳鸯戏水</p> <p class="ql-block">一只可爱的小猫,眼神很酷哟</p> <p class="ql-block">不知名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西门</p> <p class="ql-block">景山公园制高点万春亭</p> <p class="ql-block"> 景山公园万春亭向北眺望寿皇殿及远处古楼、奥运塔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向南望庄严的紫禁城建筑群展现在眼前。披着金装的故宫一直延伸到雄伟的天安门。远处是布局整齐、色彩淡雅的高楼大厦。</p> <p class="ql-block"> 往东看,一幢幢高大的楼房鳞次栉比,北京CBD中心近在咫尺,一座座新型的立交桥纵横交错。</p> <p class="ql-block"> 朝西望北海公园那洁白如玉的白塔屹立在琼岛的顶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