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学在于尊师——尝试读懂教材《师说》

勤抚心尘

<p class="ql-block">  《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从题目看,“师说”,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为何?学习这篇论说文首先要联系写作背景。这是韩愈35岁在长安任国子监博士时写的。唐时的国子监是中央办的学校,是国家最高学府,学生大都是高官与贵族的子弟。此时的作者想借助国子监这个平台来振兴儒教、改革文坛,以实现其报国之志。但当时的上层社会,沿袭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门第观念,以官爵高下为区分门第的标准,他们轻贱老师,在士大夫阶层中存在着既不愿求师,又“羞于为师”的观念。作者对此痛心疾首,借用回答李蟠的提问撰写了这篇论说文。</p><p class="ql-block">阅读这篇论说文,还要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提出观点的依据。</p><p class="ql-block"> 第一段,开门见山,直接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求学的人为什么一定要有老师?首先,作者从正面论述,提到了师者之责,“传道受业解惑也”。当然这里的“道”,指的是儒学之道。因为老是有“传道受业解惑”的作用,所以“古之学者必有师。”其次,从反面论述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知识和道理的,会有疑惑,不从事的危害是,疑惑始终不能解决,所以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接着,作者由古人及自身,“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自己有老师的标准是“闻道”,凡有道者皆可为师。这里的“道”亦指儒学之道。“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反问句式,是强调作者从事的目的,复兴儒学之道。由此,作者推论出了从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儒家的学问和修养绝不在当时社会流俗中的贵贱长少的士大夫的门第观念中,儒学之道,人人平等,谁坚持儒学之道,谁便是师者。</p><p class="ql-block"> 第二段一声感慨“嗟乎”,其中带着不满和批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从师学习的风尚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很久不流传了,但现实总是矛盾的,第一段中提到的“惑”却是人人都有的。</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方法论述。对比论证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它侧重于从事物相反或相异的属性的比较中来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的本质。对比可以是两个对象之间的比较,称为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对象自身前后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称为纵向比较。</p><p class="ql-block"> 首先是纵比,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今之众人,耻学于师。这里的“圣人”泛指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的一切品德高尚、智慧超人的人。结果是,古圣人益圣;今众人益愚。圣愚由是否尊师重道决定。这是从价值的角度,强调从师学习的价值。其次是自比,一面择师教子,一面己耻从师,指出“今之众人”“小学而大遗”的不明和“惑”(糊涂)。这是从方向的角度,强调从师学习的方向主次:突出解惑。第三是横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揭示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这是从态度的角度,批判士大夫,强调从师学习的态度:不耻下问。</p><p class="ql-block"> 这一段,作者的情感变化也蕴含其中由推测到肯定(责备)到反讽。“其皆出于此乎”——推测语气;“吾未见其明也”——肯定(责备)语气;“其可怪也欤”——反讽语气。</p><p class="ql-block">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论证角度不同。前者从正面立论,在论证老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基本观点;第二段从反面立论,通过三组事实进行对比,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作者在第一段里有感而发,针对当时以从师为耻的风气,提出观点;第二段批判现实,从反面证明从师的重要性。两段互为表里,相辅相成。</p><p class="ql-block"> 对比论证不是简单的结果排列,而是注重过程的推到,从中归纳出一个能证明论点的道理。它立足于明确的观点,对比论证归根结底是为观点服务。它着重突出事物的差异点,要从事物相反或相异的属性比较中揭示需要论证的论点本质,比如特征的异、方向的异、结果的异、影响的异等。它在对比之后要及时分析议论。比是基础,议是升华。</p><p class="ql-block"> 第三段,“圣人无常师” ,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由“学者”推进到“圣人”,这里的“圣人”指孔子。从本段看,作者以孔子为例有两个作用:一是阐明“圣人无常师”的观点;二是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既是第二段从师学习价值、方向和态度的补充,也是对师生关系、师道关系的新的理解,这是对自古以来“师道尊严”的传统提出了挑战:“道之所存,师之所存”。</p><p class="ql-block"> 从全文看,则有两个作用:一是进一步阐明从师的标准“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二是和当今不良风气形成对比,进一步批判这种不良风气。作者举孔子的事例,很好地阐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p><p class="ql-block"> 第四段以“李氏子蟠”从师学习的事例,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并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缘由。作者称赞李蟠不拘于时,就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作者倡导“李蟠从师”,又一次强调了中心论点。作者表面上赞扬李蟠不拘于时的精神,实际上借此对那些诽谤者严正地驳斥,他是有的放矢。表现出他敢于冲破习俗、勉励后学的精神。当然,我们今天求学的人也应引起重视,“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p><p class="ql-block"> 本文多种论证证方法灵活运用。作者在第二段论证从师的重要性时,运用了三组对比。作者在第三段又以孔子从师学习的行为为例,并且引用孔子的名言,说明从师的必要性。</p><p class="ql-block"> 韩愈的散文以气势磅礴、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对偶句和顶真句式上。前者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后者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这些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p><p class="ql-block"> 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第二段中,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揭示“耻学于师”的不明智,得出的结论是一样的,但语气却各不相同。“其皆出于此乎”是用推测语气作判断,“吾未见其明也”是用肯定(责备)语气作判断,“其可怪也欤”是用反讽语气作判断。“同”中有“变”,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p><p class="ql-block"> 当然,韩愈能为李蟠写文,也是李蟠以自己的求学经历实践了韩愈的古文运动思想。一是 “不拘于时,学于余”,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狂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方辞。愈以是得狂名。”其二,“好古文”,韩愈由于幼年的家庭教养和天宝以来复古主义思潮的影响,从青年时代起,就以孔孟之道的继承者和捍卫者自居,声言“使其道由愈而粗传,虽灭死而万万无恨”当然,韩愈弘扬儒家道统的基本着眼点在于“适于时,救其弊”,解救现实危难。在韩愈看来,当时最大的现实危难是藩镇割据和作为儒家思想的对立面的佛老思想的流行。其三,韩愈提倡古文运动,提倡散体,反对骈文中的浮靡,他的“文以明道”,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师说1</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韩愈2</p><p class="ql-block">古之学者必有师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5。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6?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8;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9。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11。</p><p class="ql-block">【翻译】</p><p class="ql-block">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难?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他存在的疑难,始终不能解决。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以他为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向他学习,以他为老师。我从事学习道理,哪里知道他的出生年份在我的前面还是在我的后面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师说》:“说”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初中时学过的《马说》、《捕蛇者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这种文体。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与“论”相比较,“说”较偏重于说明(始自唐宋,明清时尤甚),而且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同时,“说”的内容、写法和风格较为灵活多样,所以后世对于论说文中的“说”,又有所谓“杂说”的称呼。</p><p class="ql-block">“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nbsp;</p><p class="ql-block">2.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祖籍昌黎(今辽宁义县),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唐代“古文运动”3的倡导者。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死后谥号“文”,故又称“韩文公”。著有《昌黎先生集》。</p><p class="ql-block">3.古文运动:唐代文学史上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它是针对六朝以来泛滥的浮靡文风而发起的。韩愈和柳宗元是这场运动的主将。他们主张文章要像先秦两汉散文那样言之有物,要阐发孔孟之道;反对六朝以来单纯追求形式美、内容贫乏的骈俪文章;主张语言要新颖。对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师其意而不师其词”“言贵创新,词必己出”。经过这次古文运动,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的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代实用散文的基础。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p><p class="ql-block">4. 古之学者必有师: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古,这里指先秦两汉。之,结构助词,的。学者,求学的人。必,必定、必然,一定。师,名词,老师。</p><p class="ql-block">5.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判断句标志“ …者,…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的。所以:用来……的,……的凭借。跟现代汉语里表因果关系的“所以”不同。道:道理,此处指儒学之道。受,同“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形作名,疑难。</p><p class="ql-block">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理解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的问题?而,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知,理解、知道。之,代词,代知识和道理。者:语气助词,表停顿。惑,形作名,疑难。孰:疑问代词,谁。</p><p class="ql-block">7.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他存在的疑难,始终不能解决。或,第一处,动词,有疑惑;第二处,形作名,疑难。而,连词,表转折。从,跟随、跟从。其,代词,代他。为,动词,存在。终,副词,始终、自始至终。</p><p class="ql-block">8.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并且以他为师。闻,听见,引伸为懂得。固先乎吾=固乎吾先,乎,于,在。而,连词,表递进,并且。师,名词意动,以…为师。</p><p class="ql-block">9.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出生在我后面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向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先乎吾=乎吾先,乎,于,在。而,连词,表顺承。师,名词意动,以…为师。</p><p class="ql-block">10.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我从事学习道理,哪里知道他的出生年份在我的前面还是在我的后面呢?师,名作动,从事学习。夫,用于句首,引发议论或对某事进行判断,无实义,不译。庸…乎:相当于现代汉语“哪里(怎么)…呢?” 庸,岂,哪。知,了解,知道。其,代词,他。年,年龄、岁数。先后生于吾=于吾先后生。</p><p class="ql-block">11.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是故,因此。贵,地位显贵。贱,地位低下。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p> <p class="ql-block">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2!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13;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15。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16!爱其子,择师而教之17;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1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1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21。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22。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23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24。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5!</p><p class="ql-block">【翻译】</p><p class="ql-block">唉!尊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很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从这个原因产生的吧?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是教他们文字、学习那些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老师。不懂得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我不能看出那些人的明智。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成群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实在觉得羞愧,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复存在从这里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不值得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比不上(他们),这难道值得奇怪吗!</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12.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尊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之,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p><p class="ql-block">13.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之,助词,的。出,超出。犹且,尚且、还。而,连词,表递进。问,提问,请教。焉,代词,代他老师。</p><p class="ql-block">1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现在的一般人,他们低于圣人也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之,助词,的。众人,普通人。其,代词,代众人。下,名作动,低于。而。连词,表转折。耻,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耻。于,介词,向。</p><p class="ql-block">15.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第一个,形作名,圣明的人;第二个,形容词,圣明。愚,第一个,形作名,愚昧的人。第二个,形容词,愚昧。益,更加,越发。</p><p class="ql-block">16.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从这个原因产生的吧。之,结构助词。所以:……的原因。为,成为。圣、愚,形作名,圣人、愚人。其…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恐怕)…吧。”其:语气副词,表揣度,大约,大概。出于此=于此出。</p><p class="ql-block">17.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其,他们,代众人。而,连词,表顺承。</p><p class="ql-block">18.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对于他们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糊涂啊。于,介词,对于。其,他们,代众人。耻,形容词意动,以…为耻。焉,语助词。惑,形容词,糊涂。</p><p class="ql-block">19.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孩子的老师,是教他们文字、学习那些断句的老师,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老师。彼:远指代词,那,那些。之,第一处,结构助词,的;第二处,代词,他,指童子。④其:代词,指书。句读:一句话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叫“读”。其,指示代词,那,那些,指篇首提出的“道”“惑”。</p><p class="ql-block">20.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不懂得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放弃,我不能看出那些人的明智。句读之不知=不知句读,宾语前置句,之,宾语前置标志。惑之不解=不解惑,宾语前置句,之,宾语前置标志。或,有的。师,动词,从师学习。不,同“否”。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形容词用作名词,大的方面。其,代词,代那些人。</p><p class="ql-block">21.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之,代词,这些。相师,互相学习。师,动词,学习。</p><p class="ql-block">22.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成群聚集在一起嘲笑他。之族:这类人。族,类。云者:有“如此如此”的意味。群:名词作状语,成群。而,连词,表修饰。</p><p class="ql-block">23.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实在觉得羞愧,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相若:相象,差不多的意思。卑、盛,形作名,地位低下的人、官职高的人。羞,形作动,感到羞愧。谀,阿谀、奉承。</p><p class="ql-block">24. 道之不复,可知矣: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复存在从这里可以明白了。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nbsp;</p><p class="ql-block">25.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们认为不值得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然反而比不上(他们),这难道值得奇怪吗!君子:古代“君子”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地位高的人,一是指品德高的人。这里用前一种意思,相当于士大夫。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齿,名作动,并列、排列。乃,副词,竟。其…欤,固定句式,不是…吗?其,语气词,起加强反问语气作用。</p> <p class="ql-block">圣人无常师26。孔子师郯子(tán)、苌弘、师襄、老聃(dān)27。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28。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2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30。</p><p class="ql-block">【翻译】</p><p class="ql-block">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 因此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明,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研究,像这样罢了。</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26.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p><p class="ql-block">27.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师,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p><p class="ql-block">28.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不如孔子。之徒,这类。</p><p class="ql-block">29.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p><p class="ql-block">30.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因此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贤明,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研究,像这样罢了。不必,不一定。术业,学问和技艺。攻,学习、研究。</p><p class="ql-block">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31,不拘于时32,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33,作《师说》以贻之34。</p><p class="ql-block">【翻译】</p><p class="ql-block">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学习它们,不被世俗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31.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学习它们。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注解经典的著作。之,复指六艺经传。</p><p class="ql-block">32.不拘于时:被动句,不被时俗所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p><p class="ql-block">33.余嘉其能行古道: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古道,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p><p class="ql-block">34. 作《师说》以贻之: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以、连词,表目的。贻,赠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