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址在今河北省曲阳县涧滋村、野北村及东西燕川村,在宋代属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故名。</p><p class="ql-block">定瓷创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终于元。以产白瓷著称,兼烧黑釉、酱釉和蓝釉瓷,文献分别称其为“黑定”、“紫定”和“绿定”。<span style="font-size:18px;">定瓷以白定为主,曾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说。</span>定窑多采用覆烧工艺,口沿涩胎无釉,故在一些精细的制品上常用金、银、铜钤口。</p><p class="ql-block">定窑虽原为民窑,但北宋后期曾一度烧造宫廷用瓷,因此影响较大。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中,唯定窑以装饰见长,经各色宝石及金银等镶嵌后,物华天宝,华美绝伦。</p><p class="ql-block">定窑最早用覆烧法烧制瓷器,是陶瓷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定窑白瓷在北宋早期被称为"天下第一瓷"。</p><p class="ql-block">白定双龙耳连腹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定刻花凤尾尊</p> <p class="ql-block">黑定贴金双耳葫芦瓶</p> <p class="ql-block">白定刻花凤首瓶</p> <p class="ql-block">定瓷的发展</p><p class="ql-block">定窑瓷器从窑址发现遗物研定,始烧年代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直到明宣德年间,定窑仍有生产。定窑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五个阶段:</p><p class="ql-block">第一阶段是南北朝到唐代早期,这阶段定窑的主要产品是北方青瓷,到了这一阶段末期,黄釉粗灰胎瓷其成为主流。</p><p class="ql-block">第二阶段是唐代中期,这一阶段,定窑出现粗白瓷,烧造方法出现支烧,器形以饼足尖唇碗居多,胎色灰白,多施化妆土。</p><p class="ql-block">第三阶段是唐代晚期到北宋早期,这一阶段是定窑白瓷的成熟期,这一阶段定窑出现大量的细白瓷,胎骨洁白细腻坚致,器形开始多样化,器壁变薄,匣钵垫烧为主流生产方式,烧造气氛多以还原焰为主,故釉色白中泛青,从瓷质角度来看,这一时期的定瓷的质量最高。</p><p class="ql-block">第四阶段从北宋中期到北宋晚期,是定窑的全面发展期,这时期定窑出现刻划花装饰手法并成为主流,定窑成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这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覆烧法出现,并大规模应用,但是瓷质,火温较前期有所下降,烧成气氛多为氧化焰,故釉色白中泛黄,这时期,定窑的色釉瓷器继续发展,酱色釉和黑色釉白瓷继续生产,数量较之前增多。</p><p class="ql-block">第五阶段从北宋晚期到金代,这一时期定窑高质量瓷土趋于枯竭,瓷质进一步下降,覆烧法继续沿用,但是也出现了涩圈垫烧的新方法,这时期借鉴于定州缂丝艺术的印花法广泛应用,并取代了之前刻划花的主流地位,同时因为白瓷土的枯竭,定窑出现了一些施加化妆土的剔花作品,应归为磁州窑系。</p><p class="ql-block">第六阶段从元代到明早期,这时期是定窑的衰落期,细白瓷基本已经不见,多是粗瓷。</p> <p class="ql-block">黑定贴金双耳葫芦瓶</p> <p class="ql-block">白定贴金双龙耳壶</p> <p class="ql-block">白定包金龙首净瓶</p> <p class="ql-block">绿定刻花蒜头瓶</p> <p class="ql-block">白定贴金龙首壶</p> <p class="ql-block">紫定双龙连腹瓶</p> <p class="ql-block">定瓷的颜色及纹饰</p><p class="ql-block">定窑是继邢窑而起的白瓷窑场。器型在唐代以碗为主,宋代则以碗、盘、瓶、碟、盒和枕为多,亦产净瓶和海螺等佛前供器,胎薄而轻,质坚硬,色洁白,不太透明。定窑由上迭压覆烧,口沿多不施釉,称为“芒口”,这是定窑产品的特征之一,但经金、银、铜作镶口处理后尤显极度奢华。</p><p class="ql-block">定窑瓷器以其丰富多彩的纹样装饰而深受人们的喜爱。装饰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划花为主,还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印花以花卉为主,主要有莲、菊、萱草、牡丹等,也有鸳鸯、龙凤、狮子等动物图案,画面严谨,讲究对称,工整素雅的白釉印花定器历来被视为陶瓷艺术中的珍品。</p><p class="ql-block">北宋早期定窑刻花、构图、纹样简洁,以重莲瓣纹居多,装饰有浅浮雕之美。北宋中晚期刻花装饰精美绝伦,独具一格。用单齿或双齿梳篦状工具,刻划出由深、浅不一的主线与辅线相衬构成的物象,生动自然,具有较强的立体感,装饰题材以花果、莲鸭、禽鸟、云龙等为主。</p><p class="ql-block">宋、金时选型有最简单的长方形,亦有动物造型的,如虎形枕,如意枕等。宋代孩儿枕极为流行,传世宋瓷中,均可见孩童嬉戏为纹样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酱秞双龙耳连腹瓶</p> <p class="ql-block">绿定印花龙纹捧盒</p> <p class="ql-block">黑定刻花凤首壶</p> <p class="ql-block">白定贴金镶宝玉壶春瓶</p> <p class="ql-block">绿定印花鸳鸯纹碗</p> <p class="ql-block">黑定贴金双耳葫芦瓶</p> <p class="ql-block">定瓷的款识</p><p class="ql-block">定瓷分“官”、“尚食局”款,官字款是皇家专用瓷,要求极高,制作精美,管制甚严。</p><p class="ql-block">尚食局是负责供应皇家伙食及宫庭陈设定制的机构,首席女官为尚食,下有司膳(之下有典膳、掌膳)、司酝(之下有典酝、掌酝)、司药(之下有典药、掌药)、司饎(之下有典饎、掌饎),另有食医。</p><p class="ql-block">隋朝开皇初年,尚食局属于门下省。宋代时为殿中省尚食局,金、元尚食局属宣徽院。明代有尚膳监、光禄寺、尚食局同掌伙食。</p><p class="ql-block">明人《宫廷睹记》载光禄寺拟好三餐菜单,交给皇帝过目,转交尚膳监烹调,最后由尚食局伺候用餐。</p> <p class="ql-block">官字款</p> <p class="ql-block">尚食局款</p> <p class="ql-block">定瓷的工艺</p><p class="ql-block">定瓷传统烧制工艺极其复杂,从当地掘取石英、长石、黏土等原料,按一定配比加工成泥料,经陈腐后方可进行拉坯成型操作。宋代辘轳车拉坯由两人合作,修坯后由刻花师进行刻划装饰。用浸入法施釉并进行芒口处理的器坯即可入窑烧制。定窑最早用覆烧法烧制瓷器,是陶瓷史上一项伟大的发明。</p><p class="ql-block">定窑瓷器多以盘、碗、瓶、樽、炉、枕等居多,造型优美、装饰典雅。多采用刻花、划花和印花等技法。定瓷图案布局合理,清新明晰,刻花刀法刚劲有力,印花构图饱满,多以花草禽鸟为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北宋时期,定瓷生产规模宏大,制作技艺精湛,造型纹饰明丽,风格古朴高雅,宋代大文学家苏轼曾著“潞公煎茶学西蜀,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赞美定瓷的风采。当时,定瓷除供朝廷御用外,还大量出口到埃及、波斯、印度、日本和非洲一些国家。历史上的金宋之战使兴旺发达的定瓷业颓废,工匠随时局南流,世有“北定南迁”之说,但因原料的区域性差异南方没有生产出地道风格的定瓷。金代定瓷有所复兴;元代定瓷细瓷技艺已经失传。</p> <p class="ql-block">白定包金长颈凤首壶</p> <p class="ql-block">定瓷的价值</p><p class="ql-block">由于定瓷精品的稀有,自明代起定瓷精品就是众多收藏家追寻的重要目标。在国际上,定瓷同样具有极高的收藏地位。在大英博物馆、巴黎国立亚洲美术馆、旧金山亚洲美术馆等,定瓷均被作为古老东方艺术珍品收藏。在日本,一件收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宋代定窑紫釉描金碗被视之为稀世珍宝。</p><p class="ql-block">定瓷中的黑定、紫定也历来为收藏家推崇备至,明代曹昭认为“有紫定色紫,有黑定色黑如漆,土俱白,其价高于白定。” 2013年3月19日,纽约拍卖行Sotheby拍卖的一件定瓷,交易额达到了220万美元,创造了单件定瓷交易的新纪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定贴金双龙耳瓶</p> <p class="ql-block">定瓷鉴赏</p><p class="ql-block">米黄色</p><p class="ql-block">定窑白瓷,其呈色是各具特征,有偏白色的、偏青色的、偏黄色的。定窑恢复之初有人认为定瓷呈米黄色,并以此作为辨别真假和进行仿制的唯一标准,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由于古代的原料选择、配方比例以及焰火的温度控制完全依赖人工,且定瓷的生产还会受到不同时期气候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因此,定瓷究竟是米黄色、青白色、象牙白还是乳白色,是白中泛黄,还是白中泛青,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仅以此来进行判断。</p><p class="ql-block">淋釉</p><p class="ql-block">定瓷淋釉俗称泪痕。清代《南窑笔记》说:“出北宋定州造者,白泥素釉,有涕泪痕者佳。”它是定瓷生产工艺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自然现象。主要形成原因是由于器物在施釉时釉层重叠聚集,经过烧成熔化而形成不同形式和颜色深浅不一的釉缕。产品到出窑为止,都不可避免地呈现出来。</p><p class="ql-block">长期以来,淋釉一直被认为是鉴别定窑真伪的一大特征,仿制者一般故意将施好釉的器物,进行弹点或笔涂,使形成淋釉。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淋釉,缺乏神韵。</p><p class="ql-block">生辣感</p><p class="ql-block">生辣感是人们对定瓷外观鉴赏的一种习惯称谓,体现着定瓷凌厉铮然的风格和明丽蕴涵的气质。由于定瓷泥料练制细腻、精纯,可塑性较好,且骨架性强,凡成瓷器物,都会给人一种刚劲、坚锐、俊逸的精神感觉。</p><p class="ql-block">刀痕</p><p class="ql-block">也是定瓷产品外观生辣感的特征之一。古代定瓷生产,凡辘轳成型后,从修坯、整形、剐足都离不开刀子,故称定瓷生产为刀子活。古代定瓷不论何种器物,凡是辘轳旋转做出的产品,其壁面都带有强弱不等的刀尖旋削纹。这种刀痕的形成,是在拉坯过程中自然留下的,它的不规则和有致的分布,使定瓷别具味道,使产品更具有灵气及生辣感。</p><p class="ql-block">芒口</p><p class="ql-block">芒口,俗称毛边,是指盘、碗在入窑烧制前去掉釉的一圈边口所露的胎骨。这是定窑历史上所形成的一种工艺特征。定瓷之芒口,引起皇室阶层及社会消费者非议,但定窑并未因此而改变这种历经千辛万苦才获得的工艺成果,而是以芒口镶金、镶银、镶铜再次走向市场并复入皇室,引起皇室的珍重,称为金装定器。</p><p class="ql-block">芒口生产很考究,非随意去掉一圈釉,而是内宽外窄,一阳一阴,阳宽阴窄。按器皿大小件而定,阳面剐去2-4毫米,阴面剐去1-2毫米,要求自然、顺畅,只看这些芒口处理效果,就知道这件器皿品位及制作水平。</p><p class="ql-block">手工味</p><p class="ql-block">拉坯是定窑成型的主要手段,鉴于宋代定窑陶工的操作规程以及宋代拉坯机械,定瓷的手工味十足,尤以盘、碗、瓶、罐类的底足最能说明问题。这类产品的底足,不论是圈足,还是玉璧底都明显地表现为几个特征:其一,不十分规矩,即器皿底足是半圈宽、半圈窄,器壁呈现为一边薄一边厚;其二,外糙内秀,定窑底足或说整个背部给人感觉比较粗糙,有的甚至能见泥屑粘连;其三,手掐纹,这是修坯过程中留下的特征。这些特征,才真正能体现手工味,也是现今仿制者最难以模仿的。</p><p class="ql-block">底施半釉</p><p class="ql-block">定窑在古代生产中,器皿部分为底施半釉。即外底(指圈足内)呈缺釉现象。半釉面积不等,但都很自然,不存在任何做作行为。这种半釉的形成为器皿在施釉时因浸釉操作方法所致。通常是食指和中指并列掐住器皿足底部,拇指按住器皿边口进行浸釉。产品在釉缸中瞬间即出,随之仰置于平台上。由于食指和中指掩住了足底约1/2面积,使釉水不能浸入。这样使足底形成自然缺釉。鉴于每个陶工设施工作场地之不同,因而形成宋代定窑器底施半釉的不同风格。</p><p class="ql-block">玉璧底</p><p class="ql-block">玉璧底,也称玉璧形底,是定窑器物(盘、碗、瓶、罐类)底足形制处理的一种方法,唐、五代时多采用。不同器形的产品,不同体量的大小,其玉璧底的处理也不同,但风格表现无二。玉璧底,顾名思义,是把器物底部修整成像玉璧似的形状。是在一个圆形底中间挖出一个2~3毫米深的凹状小圆。</p><p class="ql-block">珍珠底</p><p class="ql-block">剔花留白处的一种处理方法。为表现剔花和印花装饰的丰富感和生动感,使纹饰空白处不甘于空寥而常于其间加一些纹样处理,珍珠底就是在这种要求下出现的。其作法是,用刻刀的一个边角或用竹签去勾划成一个个小圆圈,中间凸起,整体效果如珍珠铺砌一般。珍珠底的表现是根据产品体量的大小和花纹所留空间的面积进行处理的。珍珠的大小和疏密均按要求而定,或采用大小间以比衬,或按排列顺序,或无规则等,都能为整个花纹形象增添一些富丽和活力。</p><p class="ql-block">豁口</p><p class="ql-block">古定窑器皿口边的一种处理方法。为了打破器皿边口的唇圆规矩,使视觉产生一些新颖和变化,常于器皿边口上作成小豁口,豁口安排数量不等。方法是用刻刀分左右约5毫米不等各削一刀,深度约为3~5毫米,依次作成等矩相近的四豁口或六豁口,北宋器皿多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种属花口,也称花边豁口,表现动态较大,有时与花口同时出现的是器皿内按花口的分布要求凸起几条线,或四条、六条、五条不等。这种凸起的线是在修坯后趁湿由陶范从外部压印的,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跳刀纹</p><p class="ql-block">跳刀纹为陶瓷制品所惯用的一种方法,即在修坯完成的同时,用修坯刀或专用刀轻抚器壁,使之刀具与器壁接触的瞬间随旋转速度而不自主地产生一种微妙的跳动,以形成一种律动的似刀砍斧削大小不等、深浅不一的痕迹,属装饰范畴,在古定窑器物也偶尔见到跳刀纹。</p> <p class="ql-block">白定刻花长颈瓶</p> <p class="ql-block">白定贴金龙首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