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通元地名,始于三国,取之寺名。集镇则形成于晋代,曾名鲍郎市。通元镇素有活水码头之称,水路四通八达。唐宋时,通元已成为佛教重地;元时,因通元镇水陆交通便利,各种建筑物相继出现;清康熙年间,镇上已有各类店铺百十余家,市河东自宁海寺桥起,西至白虎桥止,长约3里;民国10年以后,通元镇成为海盐县西南部重镇之一,楼房店铺鳞次栉比,市面繁荣兴旺,并有夜市;民国27年3月28日,日军在通元镇东市烧杀抢掠,将东自宁海寺,西至张家弄的店铺、民宅、寺庙殿房百十余间夷为废墟。建国前后,通元集镇东西仅存一条“火铳街”。</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镇老街,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依水而建的老街逐渐衰败,没有了曾经的辉煌。由于老街年久失修,两侧店铺或倒塌、或成危房,因此,在前几年的小城镇整治过程中,大部分均已拆除。</p> <p class="ql-block">成立于1961年的通元渔场。</p> <p class="ql-block">建于1982年的圆筒粮库,一直是集镇地标性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茧站</p> <p class="ql-block">老街主干道—岳庙路</p> <p class="ql-block">马坊弄</p> <p class="ql-block">16岁拜师修鞋的吴师傅,默默的坚守这一行当60多年。</p> <p class="ql-block">14岁拜师学艺的顾师傅,从事裁缝工作60多年。</p> <p class="ql-block">90多岁的顾师傅,仍然坚守着这份不淡不闲的修钟表工作。</p> <p class="ql-block">16岁跟父学艺的姜师傅,敲白铁已达57年了。</p> <p class="ql-block">磨剪刀师傅。</p> <p class="ql-block">文字/摄影 徐建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