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烟火——记第14次读书活动

紫气东升

<p class="ql-block">有一把利斧狠狠地把苏轼撕裂,从文坛顶流沦为阶下之囚。这把利斧把他的人生砍成两半,一半诗词,一半烟火。</p><p class="ql-block">它是史上最黑的“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轼的世界里只有失去。故乡千里,身陷囫囵。失去官职,失去俸禄,失去政治理想。失去这些都不算最惨,最令他跌落谷底的是价值体系崩塌。不敢思,不敢言,不敢写。因为乌台诗案,是“文字狱”,是无妄之灾。</p><p class="ql-block">他的生活只剩下洗澡睡觉。</p> <p class="ql-block">幸而,铁杆粉丝马梦得想方设法为他争取到一块弃用的营地,在城东一块高坡上,从此他自称东坡居士,开垦、灌溉,种粮食,等树长大。慢慢地,慢慢地,他才缓过来。他开始有了朋友,邻居告诉他庄稼被牛马啃过、踩过,生命力更强。我在想,苏轼诗词里的“哲思”,是不是从农民朋友朴实无华的话语里得到过启发?他每天渡河去找马道士,因为他会酿酒,找他有酒喝啊。当地人不喜欢猪“条肉”,他把条肉洗净,切成块,慢火炖,做成至今闻名的“东坡肉”。“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他曾经是那朵娇艳珍稀的“花”,如今落入泥尘,他豁达地认为,正好,脚下的土地可以提供养分。</p> <p class="ql-block">苏轼如果仅属于诗词,大众会觉得他遥不可及高不可攀;如果仅有烟火味儿,他只能是一普通人。</p><p class="ql-block">地上的山水妙在丘壑深邃。人这一生中,不可能尽如人意,低谷与高峰,总是始料不及。每个人的一生,都带着点遗憾,带点残缺,这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乌台诗案,近乎毁灭性的打击,他以达观知命的心态,顺应自然,活出了自己喜欢的模样:劳动者、渔夫、私塾先生、美食家、有趣的友人。这里有一个小故事,他去市井找人聊天,大家觉得他是大文豪不敢吱声,他说,你们讲个鬼故事我听一下也好啊。果然,众人打开话匣子,相谈甚欢。</p><p class="ql-block">苏轼之所以是大众喜欢的苏轼,不只是他的文采斐然。是因为,他的伤痛、落寞、孤独、徘徊、苦闷、绝望,我们都有,他是我们生活中的同伴。他的乐观、豁达、挣扎、艰辛、困境、崛起,引起共鸣,他是我们前行道中的引路人。</p> <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只有诗词没有烟火,那是“仙人”;只有烟火没有诗词,那是“俗人”。怎样去平衡生活中的理想与现实,丰满与骨感呢?</p><p class="ql-block">有人说,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地生活。立足脚下,追逐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能按自己的想法活着,还能得到大家的认可,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成功。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的人不是为了吸引别人的眼球,而是坦诚地面对自己,遵从内心,做自己。</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来“木兮部落”读书的书友,都是遵从自己的想法,完成了一次“理想化”的行动。</p><p class="ql-block">读书,也是一把利斧,开辟出新的天地。“盘古居其中,一日九变。”平凡人,居其中,以“读书”破局,为求知,为穷理,为了解过去,为开阔眼界,为优于昨日的自己。“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苏轼在乌台诗案后混沌的天地中,以“生活的烟火味”破局,困难日长一丈,他也借势成长一丈,因此成就了自己。他们一个成为“神”,一个成为“大家”。是不是可以这样归因:心有阳光,不畏惧黑暗的人终究会成为有别于常人的某一个领域的杰出者。</p> <p class="ql-block">把读书列入“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后,把读书看作生活常态。一如“木兮部落”每周的读书活动,也趋于常态。书友需要做到的不过是一本书外加一颗沉静的心。</p> <p class="ql-block">容貌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衰老,但优雅的灵魂却从不会枯竭,只会如陈年的老酒,历久弥香。</p> <p class="ql-block">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意思的活动,在烟火的生活中增添“诗词”的韵味,为灵魂找到诗意的栖息地。读书是方便之门,是门槛最低的高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