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九年(1930)版《五更钟》(下卷)现身榆次

<p class="ql-block">近日,笔者在榆次老城淘得一本民国十九年(1930),上海北京路广学书局发行,当时曾畅销一时的社会改良小说《五更钟》(下卷)。</p> <p class="ql-block">该小说线装,左翻口,长20厘米,宽13厘米,每页13行,每行34字,96页,计4.2万余字。版心印有小说名《五更钟》及章回名。</p> <p class="ql-block">《五更钟》的宗教寓意,其笔述者陈春生在凡例中称:“书原名《五次召》,盖书中寓有上帝五次召人回头之意,故名。惟此名用在中国,未免深晦,人不易明,故改为今名。盖五更清钟,寓有警醒世俗之意,与原名虽微有不同,而意实一也。其浅显易明,较之原名多多矣。”下册为第13回至第24回。主要写富家子林九如得好友凤兮之信,自悔未能早往平安村问道,又得更生女之感触,乃立志欲往平安村问道,但因故作罢。又终日寻欢作乐,流连烟花。后林得官生子,不久八国联军攻入北京,他因保护教民不力获罪,被削职为民。归乡后,家庭又屡遭灾变,林九如决心皈依耶稣,才求得内心的宁静。小说文本后,附有一段上海北四川路协和书局小说经销广告语“传道人之利器”:“凡人谈道或讲道,如欲使人喜听,非多用比方,发明其理不可。”小说阐发教义,往往使用一连串的国人知晓明白的常识作比方,将其教义讲的通俗易懂,牢牢抓住人心,使人不得不读下去。封三有广东揭阳炮台传道人谢立受“读五更钟书后”一页,极称小说为“送经之美馔”,“令人久读不厌者,皆有奇异之情节也”。今读此书,且不说宗教,就是学习小说写作之法,也会受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19世纪大批美国妇女投身海外传教士事业。《五更钟》为美国女性传教士亮乐月的代表作,由润州陈春生编辑,目前存世数量很少。得此一册,又完好无损,实属难得,值得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