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故事] 郑成功旧部兴国抗清记

虞sen

<p class="ql-block">清 兴国疆域图</p> <p class="ql-block">清 兴国县城</p> <p class="ql-block">"潋水志林"内页</p> <p class="ql-block">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郑成功死后,他的长子郑经继承他的事业。清朝靖南王耿继茂与福建总督李率泰致书招降,郑经没有接受。1664年,耿继茂、李率泰、施琅等奉康熙帝之命率兵在厦门攻打郑经。当时清兵还约请荷兰人合作,荷兰人也想借此机会对郑成功夺取台湾进行报复。郑经势不能挡,被迫放弃厦门而退守台湾。郑经的一些部众未及时撤离,散布于漳州、泉州各地,坚持战斗数年,其间或死或伤,有的因形势所迫降归清廷。</p><p class="ql-block"> 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决定将在福建漳州、泉州投诚的郑经旧部安插到内地。因兴国县、赣县两地有许多荒芜的田地,于是派郑氏旧部都督许贞和总兵蔡璋分别屯田于此二县。</p><p class="ql-block"> 康熙九年(1670年)春天,蔡璋带领其属下张治、朱明、石昭、黄捷先、黄成章、洪征等兵众扶家携口数千人来到兴国县。当时兴国县令王璋惧怕这样一股力量到兴国后会有其他意图,于是请赣州郡守孔兴训亲自到兴国县处理此事。孔兴训按田地多少把他们分开安置,以散其势。 此后四年(1670年—1673年)相安无事。</p> <p class="ql-block">  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叛乱后,郑经再次攻打福建的漳州、泉州等地。当年3月,耿精忠在福建反清,遣使至云南约请吴三桂,并请求与郑经会合,一道攻取江南(长江以南)。 郑氏旧部觉得这是一个再次反清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旧部们与郑经互通讯息,期待秋收屯粮后再起兵。驻守陈屋园(现滨江东路边的坝南村)的石昭最强悍,势力也最强盛,却有勇无谋,他于五月中旬起兵。六月,赣州游击统兵剿杀石昭。张治、朱明因形势所迫也在所屯之地——江背峒起兵支援石昭。由于郑氏旧部此时力量强大,兴国典史钱志泗不得不派兵士支援官兵,然而在去江背峒(现江背镇江背村)的途中遭遇郑氏旧部围剿,中刀被杀,士兵也被歼灭。</p> <p class="ql-block">兴国老县城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  郑氏旧部起兵后,县令何士奇和当地一些士绅都纷纷责骂当时居住在县城北门(现在的行政服务中心对面的"罗蔡屋")的蔡璋不忠不义,没有管好他的屯部,并命令他将那些没有反叛之心的部众组成团练,以抵抗起兵者的反叛。 六月,赣县游击吴宾统兵剿杀石昭。 朱明举兵援助石昭。官军攻打十多天不能攻下。蔡璋按照兴国县令的意思劝张治投降,但张治并没有接受。蔡璋就去招降石昭,石昭中计投降,被蔡璋绑送至赣州郡守,最终被判处死刑。 蔡璋因此功被晋升为江西水师总兵,并迁驻南昌。张治因石昭被杀而恼羞成怒,在八月初率其所有在江背峒的部众起兵,围攻县城。官兵在城上开大炮轰击,张治等人被迫撤退到县城边的坝南(陈屋园)。当时把总李邦禄 和总兵哲尔肯一道大破兴国西面百里遂川白谛的起兵者,剿获了起兵者的数十面白旗。八月十九日,李邦禄等人在离兴国县城几里路的地方,命令士兵手持白旗进发,张治部众看到白旗,以为是援军到了,李邦禄趁其不备攻击张治部众,城中的官兵也出战夹击。张治大败,撤退并踞守崖石寨(樟木乡塘埠村)、鲤公寨、鲤婆寨、樟石寨(江背镇澄龙村)等地方。黄捷先占据宝石寨(东村乡坝子村,也叫"三仙寨")、干田(兴莲乡官田村)、黄泥、牛铜锣(樟木乡葛纽村,当地人叫"小寨子")等十个村寨。这些村寨地势险要,便于躲藏和防御。 </p><p class="ql-block"> 康熙十四年(1675年)冬天,赣县总兵许贞和赣州郡丞顾岱来招降郑部起兵的屯众。这些人许诺投降,并归还钱志泗的首级给顾岱。但在许贞和顾岱的部队走后,这些人又摽掠如故,占据了兴国的江背峒、莲塘、澄龙等村及宁都、于都、永丰、赣县的部分村庄,这些村的民众都得向他们交租纳粮。</p> <p class="ql-block">崖石寨</p> <p class="ql-block">崖石寨</p> <p class="ql-block">崖石寨</p> <p class="ql-block">崖石寨</p> <p class="ql-block">崖石寨石臼</p> <p class="ql-block">宝石寨</p> <p class="ql-block">宝石寨</p> <p class="ql-block">宝石寨</p> <p class="ql-block">宝石寨</p> <p class="ql-block">宝石寨</p> <p class="ql-block">  康熙十五年(1676年),吴三桂的部将邱兴祐和韩大任占踞万安浪川寨和吉安。这两地都与崖石寨相毗邻,崖石寨势力大增,首领张治自称平湖将军,他的妻子杨氏称为镇军夫人。谢元宝也占踞三关、三阳等寨。三股势力互相联合。巡抚佟国桢派遣标官杜得功等十余人去劝降,均被杀。 </p><p class="ql-block"> 康熙十六年(1677年),韩大任途经兴国偷袭了宁都、万安、瑞金的一些地方。沿途村民都不敢在家居住,纷纷逃匿于深山沟壑之中。知县黄惟桂与守备余祥带兵在兴国城上巡守,昼夜戒严。</p><p class="ql-block">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天,康熙任命尚之孝为宣义大将军,派兵剿杀崖石寨。 张治此时已经死了,他的妻子杨氏迁部众到鲤公寨。朱明仍然坚守崖石寨,并要求合并张治的部众,但没有成功。这是因为张治部众向来听命于杨氏,杨氏又十分信任参赞——吉安人黄煜,而黄煜接受了黄惟桂的招降。于是在鲤公寨附近的宝石、樟石二寨率先降归。</p> <p class="ql-block">鲤公寨</p> <p class="ql-block">鲤公寨</p> <p class="ql-block">鲤公寨</p> <p class="ql-block">鲤婆寨</p> <p class="ql-block">鲤婆寨之青云山寺</p> <p class="ql-block">鲤婆寨</p> <p class="ql-block">樟石寨</p> <p class="ql-block">樟石寨</p> <p class="ql-block">樟石寨</p> <p class="ql-block">干田寨</p> <p class="ql-block">干田寨</p> <p class="ql-block">干田寨</p> <p class="ql-block">干田寨</p> <p class="ql-block">割牛寨西寨墙</p> <p class="ql-block">割牛寨东寨墙</p> <p class="ql-block">  康熙十八年(1679年)二月,邱兴祐带领七千余众正式降归,三月杨氏也率三千余众降归。黄惟桂和余祥都将他们护送到巡抚那里。 六月,宣义大将军尚之孝驻军于都县,率领中军都督胡顺、左游击何弈、右游击贾重俊、赣县总兵许盛、抚标游击李天柱和游击张潋、守备余祥会师,在樟木与东村交界的观音坳聚兵构阵对郑部进行反击。都督李以江率领标兵,总兵许以南率赣州府的宁都、瑞金、会昌、于都、兴国等县吏及乡勇前往剿杀崖石寨。官兵未到崖石寨之前,起兵屯众就躲藏于洞穴之中,官兵到时,并未见到他们。官员于是下令占据险要之处,围困他们。六月底,官员督促士兵向山上发起攻击。但因山势险要,且他们有深沟重栅为屏障,实在攻不上去,将士多有伤亡,随征永丰千总就是在此次战役中遇炮身亡。官军没法,只得封锁他们的东、南、西三面,并断绝他们北面的水路。官兵又设法利用火攻,但不久又恰巧遇上暴雨,火熄后,起兵者又坚守山寨。当官兵们久围不下时,许盛从间谍兵那里得知起兵部众屯集了大量粮食在干田寨。于是带兵到干田寨(兴莲乡官田村,当地人叫"土匪寨")攻取了粮仓。七月,朱明等人在得知杨氏就抚,尚之孝大兵压境,张潋又把守了各个隘口,在断绝食物的情况下,不得已而就抚。朱明在辕门自缚降伏,于是崖石寨平定。其余反叛屯众一哄而散。 朱明降伏后,清政府欲屠杀四、五万人的降归部众,由于黄惟桂的竭力请求豁免才保存下来。这些部众大约十分之四散归于乡村继续务农,十分之五加入兴国籍成为了"兴国人",还有二十分之一继续充军当兵, 其余不知所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