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那么你了解春节吗,春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它有什么传说故事,春节的起源又是怎么来的,这些你都知道吗,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春节吧。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春节由来</h1>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现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春节,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新年才算结束,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在不同时代,春节的名称也有不同。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关于“年” 兽的传说</h1> 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春节的习俗</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挂灯笼</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贴对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剪窗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放鞭炮</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赏花灯</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压岁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守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年夜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一</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二</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三</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四</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五</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七</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八</h3> 祝福:<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祝红旗、八一小学的所有老师和同学们:虎年大吉喜气扬,虎头扬扬好运来,虎眼圆圆看祥瑞,虎须瞧瞧钱满园,虎身摆摆业登高,虎尾扫扫体健安,虎声震震尽欢颜,虎年得到祝福多,一年顺心万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