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的年之放鞭炮

路远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说到年,总是想起儿时在张广才岭中“三线”军工厂里的那些过年的记忆。那时的年,是三十那天起早贴的对联,是妈妈给换上的新衣,是兜里揣着的小鞭,是手里提着的灯笼,是桌上摆放的糖果,是父亲做出的佳肴,是可以不计时间的玩耍……</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商店进了鞭炮起,兜里的零钱就全都变成了小鞭。100响一包的一毛钱,200响一包的两毛钱。小心翼翼地将小鞭的包装打开,一个一个地数着小鞭的个数,偶尔一包里会多一个或少一个,大多数是不多不少的。舍不得成连串地放,拆下来装在兜里一个一个放。还不等过年,家属区里就响起了“啪、啪”的响声,有时还掺杂着几声“叮、当”的二踢脚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把商店里的鞭炮分为大鞭、中鞭和小鞭。大鞭是那种又粗又长卷成盘的用细麻绳捆起来的鞭炮,放起来最响,也管它叫“钢鞭”,一般都在年半夜时放;中鞭是那种用红蜡纸包装的里面是用黄炸药制作的300响或500响一包的电光炮,放起来虽不如钢鞭声那么大,但也很响;小鞭就是那种100响或200响一包的是用黑炸药制作的鞭炮,个头小、炮劲也小,是小孩子手里放的炮。再有就是叫“二踢脚”的双响子,还有一种叫拉炮的炮,看着就是一根中间用一小块彩色纸包起来的白线绳,两头一拽就发出“啪”地响声。常见的花炮有钻天猴、提溜转、炮打灯、魔术蛋、大地开花,记得有次过年父亲从外地出差回来还买回来一个比饭盒还大的方方正正的烟花,放的时候里面一颗一颗地往天上蹦着“孙猴子”,还带着类似于猴子的尖叫声。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能多筒发射的烟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不常地拿出大人买回来的炮摊在炕上摆弄着,心中想象着燃放时的情景……这些炮啥时候放、怎么放都得听大人的,那是“家”里的炮,兜里的小鞭是自己的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十儿一大早,穿上新衣后第一件事就是惦记着放“家”里的炮。大人在买炮时就已经一份一份地安排好了:三十这一天放的最多,早晨吃饭时放、下午吃饭时放、半夜吃饺子时放,还有初一、初二、初三放的,“破五”放的,还要给正月十五元宵节留些花炮,给“二月二”龙抬头那天留几个双响子。“家”里的中鞭也会分配点给小孩们。</p><p class="ql-block"> 年三十的头半夜,不管是男孩子女孩子,都要跑出去疯玩一番。男孩子手里提着灯笼,一边走着一边向空中甩着“啪、啪”作响的小鞭,一群一伙地在家属区的街巷里玩耍。淘气的孩子假借别人的灯笼里的烛火点小鞭,点燃后便把小鞭扔到灯笼里。如果是罐头瓶子做的灯笼,会把里面插着的“磕头了”(小蜡烛)给崩倒,如果是那种折叠的纸灯笼,就给报废了。更有淘气的孩子,将“二踢脚”插在事先做好的似枪状的铁管子里,蹲在地上,瞄准空中的灯笼玩真的“炮打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忆最深的是年三十午夜吃饺子之前放的那阵炮。那是小孩子按大人的安排给“家”里放的炮。过年的炮几乎一半都是在这时候放的。先是一阵“叮当”作响的“二踢脚”,好像是向老天爷报告我家开始过年了。接着是一挂噼啪炸响的大鞭,好像是拉开了新年的大幕。然后开始燃放花炮,好像是开始迎接新的一年了:拴在院子里凉衣服的“八号线”铁丝上的“提溜转”,如哪吒脚下的风火轮在空中翻滚;插在雪堆上的“钻天猴”,屁股上冒着光火、尖叫着一溜烟地钻向夜空;“炮打灯”像信号弹一样在高空炸出一片光亮;“魔术蛋”发出“嘭、嘭”的响声,如青龙吐珠一般弹出一颗颗彩球,划出一道道弧线;最后是坐在雪地上的“大地开花”,在欢快的嘶鸣声中,怒放出形态各异的火焰,变换着五颜六色的焰火……这时,年夜的饺子也出锅了,吃了饺子就是新年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新年的第一个镜像:还残留着硝烟味的清晨里,几个小孩冒着严寒,兴致勃勃地沿着家属区里的街巷,拿着小棍挨家门前拨拉着鞭炮的废屑,捡拾着没有炸响的小鞭。带点捻的可以接着放,不带捻的从中间掰开放呲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放鞭炮,也有着若干的招数。放小鞭:挂在杆子上成挂地放,一个一个地向空中撇着放,有时也两个三个地将小鞭的捻拧在一起撇着放。放电光炮:在鞭炮屁股上舔上吐沫,冻在倒扣在杖子上的水桶上,能发出更清脆的响声。放大钢鞭:把炮仗扣在铁罐头盒子下,能把罐头盒子崩起一米高。后来出了叫“麻雷子”的炮仗,劲更大,能把罐头盒崩起二、三米高,就连脸盆大小的鸡食盆子,都能给掀起来。放二踢脚:墩座在地上放是最安全的放法,后来胆大了,就用手拿着放,有时也插在铁管子里揣着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遥远的鞭炮声,粘稠着大山里儿时的岁月,多少年过去了,家属区里“噼、啪”清脆的小鞭声,仍然在耳边回响着;“叮、当”炸响的二踢脚,依然在记忆的山谷里回荡着。</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