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年味

远方的景

<p class="ql-block">  人生路程几十载,年年过年年年过,华夏年味文化底蕴丰厚,不同的地域有它相同之处,也各有鲜明的特色,转眼之间迎来了壬寅虎年,勾起我当年在家乡时,过大年特有的“土”味,那浓浓的乡村风情,纯朴的佳节向往,挚热朴素的追求,简单快乐的满足,过年时脸上洋溢的自然轻松的笑容,如今还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座落在京西南太行山脚下,拒马河畔,民俗风情生活习惯属于涞水范畴,地方乡土味浓烈,特色鲜明。 我是五零后,春节记忆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如今物质生活丰富,文娱视野开阔,随之精神向往春节欲望降低,在我脑海里原始形成的牢固年味,随着佳节的来临涌上心头,占领了精神和味觉器官,感到如今的年味沒那么触动我的心灵,不由自主的回味从前的一幅幅美好画面。 </p><p class="ql-block"> 春节,我的家乡叫“过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糖瓜儿粘”开始,请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看那赶集办年货的乡亲们,吃的穿的用的各有所需大筐小包地往家选,小孩们也跟着大人一起赶集凑热闹;村里不时传来宰年猪最后的嘶鸣叫声;在石碾子上加工蒸年糕用小黄米面的人们,奋力地推着石碾子转圈;推小车卖咯渣豆腐的声音时隐时现在大街胡同中;天空中偶尔传来零星的钻天猴和鞭炮声;空气中不断随风飘来灶厨上蒸煮炸一丝的香味;人们为了感谢一年来帮助过自己的亲朋好友,提着礼品忙着走亲访友;大街上的人们见面也少了聊天的时间,打个招呼就匆匆忙忙地离开了;村里的广播喇叭一遍遍地播放村闻和过年安排注意事项;村委人员挨家挨户检查治安和卫生落实情况;主要的大街都挂起了红灯笼和绘图竖条幅。啊,好一派过大年的景象,人人都沉浸在节日的氛围当中。</p> <p class="ql-block">我家首先也是大扫除,屋内糊顶棚,糊窗户纸,铺新炕席,拆洗被褥,出灶坑炉渣。屋外出猪圈,掏茅房,农用器具收拾归位放好,屋内外庭院收拾的干干净净,除夕贴上窗花年画春联,摆上祭祀供品,除旧布新过大年。 从“小年”开始,每天都做年货,年事满满,接连不断,二十三蒸年糕,二十四磨豆腐,二十五蒸团子(包子)、锅贴豆腐渣饼子,二十六漏细粉(粉条),二十七杀年猪,二十八蒸包子(馒头),二十九蒸肉碗,熬猪冻,灌粉肠,油炸绿豆面咯吱,炸豆腐泡子,三十捞接年饭等等尽其所能。母亲说,过年的食物准备越充足,正月十五前不动生米面,来年的日子才越过越红火。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记得年景不好时,日子过得不殷实,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老人们形容过年为“年关”,准备年货竞成了负担,犯了愁,我们不当家的哪知道那么多,依然沉浸在过年的欢乐中。记得杀年猪的时候,母亲看着每天一勺一勺喂了近一年的猪,要杀了有些舍不得,和父亲算计着猪肉换钱卖多少,留多少,有了去向才能定下来,杀了猪,父亲就把猪肉按照哪些是卖的,哪些是过年吃的,送亲戚的,一部分都腌起来,等来年细水长流,剩下一些不成形的边角料,切成大薄片,加上猪血块和宽细粉,炖大半筒子锅,炖成酱红色,满屋飘香,香味扑鼻,让我们大饱口福,全家七口子人围坐在炕桌上,盛上冒尖的两大海了碗,我望着膨胀松软酱红色的血豆腐香气从毛细小孔迸发出来,油亮亮光溜溜的粉条和肥瘦相间的大片猪肉,卷曲依偎在一起,冒着热气腾腾的肉香味儿,顿时久旱的食欲直冒口水,夹一筷子肉放进了嘴里,好香啊,香得来不及咀嚼就顺嗓子眼滑了下去,真解馋!妈妈说:“吃吧这就是过年”,爸爸说:“敝开口儿吃”,看着爸妈的表情,为让儿女们吃上一顿解馋的饭菜真是感到很自豪,我记得那是一年中唯一的大开荤。</p> <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过年物质不丰富。按照传统还要面面俱到,根据家境父母早就提前算计,有个说法叫“越穷越讲究”。从吃穿到行为礼仪,规距充满生活的各方面。有句顺口溜,过年了“丫头要朵花,小子要个炮,老头要个破毡帽,老婆要个臭裹脚”,说的就是过年都要照顾到才有个盼头,我们家父母兄弟姐妹七口人,不是都有新衣裳穿,只是拆洗翻新,旧布料拿去染房染新,旧衣裳年前洗干净手工做好,待初一早上穿上我们也就很高兴很美,也算是换新了。“小子要个炮”我记得不是很如愿,因为我家过年买的鞭炮不多,象征性的买些,主要是初一五更开门炮,一定是要放一挂鞭炮的,除夕和初一吃饭前零星放几个,正月十五放一挂小鞭头的炮。因为家里买的鞭炮少,放炮不过瘾,我就自制了一个绳鞭子,抽起来声音“啪啪”的很响亮,站在我家门外大沟坎上抽个不停,小伙伴们知道后也都很羡慕,争着抢先过“放炮”瘾。 从腊月二十三起紧张的忙碌后,二十九晚上在庭院上撒满芝麻秸,一是预防贼过年夜晚光顾时,脚下踩到芝麻秸后发出声音,提醒人们抓贼,二是寓意着来年的生活“节节高”,待到正月初四才能扫除芝麻秸。</p> <p class="ql-block">  三十早上要先贴窗花年画和春联,窗花有福字春字花,喜鹊登枝花,蝈蝈儿吃白菜花,花蓝花等等品种很多,都是母亲精心亲手绣剪的。然后在屋门上贴好春联后,屋里墙上方贴“台头见喜”,柜子上贴“福”字,屋外合适的地方贴上“出门见喜”,鸡窝上贴“鸡肥蛋多”,猪圈墙上贴“肥猪满圈”等,到处都有新气象。同时在堂屋正中柜桌上准备祭祀供品,要供奉的有财神,先宗先祖,将名称写在牌位纸袋上,按顺序摆好位置,牌位前方放上香炉,摆上筷子酒杯,酒杯斟满酒,用大碗装上各式菜品,再用红绿装饰颜色,每天吃饺子时奉为先敬,一直持续到初五放鞭炮归仙收供,寓意新年财神保佑主人发大财,祖先保佑人口平安兴旺,意念人财两旺。同时还要在堂屋柜桌前地上铺垫好,接待上门跪拜磕头的亲友。 带着一年的企盼,会聚着一年的辛劳,经过数日的精心准备,除夕中午的团圆饭,端上桌的是一年的喜悦,映入眼帘的是四季的收获,凝聚的是全家人的心,饭前先放鞭炮,为神位祖先上香斟酒添菜,父母面对神位,默默地祈祷辞去旧岁的不如意,保佑来年的气象新,然后父母坐在饭桌的正位上,长辈先端酒杯动筷,不让乱讲话,只说吉利祝福语,仪式感非常强烈,是一顿神圣的大餐。</p> <h3>  除夕守夜时,也没有什么娱乐,全家人座在一起,母亲把提前炒好的一点花生,一点倭瓜籽拿出来,边吃边讲些笑话故事,一年来的趣闻杂事,讲些未来要办的事。同时父母亲把初一的饺子也就包好了,初一的饺子是豆腐白菜素馅的,寓意来年肃肃静静没有烦心事,把新年的愿望包进来,把好日子也就包进来了。除夕守岁越晚睡觉越好,照明的灯通宵开着,灯火不灭沿续新年。初一我们早早的起五更穿上新衣裳,放开门儿鞭炮,吃完饺子后,我们兄弟三人轮流给父母磕头,女儿不用磕,磕完头后父亲发给压岁钱,然后我们兄弟结伴前往族亲娘亲挨家挨户拜年,父母在家接受晚辈前来敬拜。</h3> <h3>在正月初几的日子里,村里搭戏台,请来戏班子为村民唱大戏,一连唱好几天,大都是河北邦子古装经典戏目,看戏的人络绎不绝,也有邻村的闻风而来,大都是年长的老年人,中年妇女带孩子的,她们把自己和孩子们裹得严严实实,搬着自家的凳子,认真的从开戏看到杀戏。我们半大小子,听到唱戏的头通鼓敲响,就去凑热闹,也不懂老戏文,也不会认真的看戏,只是和同伴们打闹在人群中串来串去捉迷藏。手里有几个压岁钱,看到卖糖葫芦的,硬糖块的,买点尝个鲜。</h3> <h3>  从正月初一到十五过年中,我们村的娱乐方式很多,具有农村的地方特色,有踩高跷装办各色人物围着村子转,大人围观,小该子跟着跑;也有马戏团耍猴儿的更招人喜欢,观看的人很多;也有人们津津有味的听着说书,被故事里的人物所吸引;几个人聚在热炕头上“顶牛”,“押宝”或者打纸牌;半大小子们结伴在胡同里踢球(石球),到拒马河划冰游戏;听到附近村庄有唱戏热闹的,不拒远近,乐此不疲的前往观看,各种过年的活动持续到正月十五。</h3> <h3>  时间荏苒,岁月如梭,我离开家乡已经五十多年了,年年过年年年过,如今的生活富裕了,衣食玩乐无忧,过年的物资山珍海味,冬吃夏菜,从北买到南,从国内买到国外,应有尽有,过年的形式多种多样,文化娱乐丰富多彩,不缺的是年货,缺少的是让你向往过年追求的激情,缺少的是让你过年劳作享受的过程,缺少了过年的原汁原味。年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甚至闻不到它的味道,但它汇集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汇集的是每个人的梦想。 我家乡的年味,就象一幅清新淡雅的图画,烙印在我的脑海里,又象品一杯陈酿溢香的老酒,让我回味无穷,虽然我感觉年味越来越淡,越来越不那么精心,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传统精华永传,心中仍然有很大的期许,或许这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情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