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知县一种名叫足摺野路的菊

cono

<h3>到了12月,江南山野里最后的花是黄色的野菊花(Chrysanthemum indicum ),而在花园实验室,最后的花则是一种叫做足摺野路的菊。</h3></br><h3>足摺野路菊,名字实在太拗口。有一年《莳家》来拍视频,“野什么菊?”“足什么路?”名字说了好多遍,最后还是打出字幕才明白了。</h3></br><h3> <h3>今年很多群都团购这种菊花,想必很多人心里也在暗暗地想,好好的一个小可爱菊花,为什么要起这么个拗口的名字呢?</h3></br><h3>这是因为足摺野路菊(Chrysanthemum japonense var. ashizuriense)来自日本,名字也来自日语。</h3></br><h3>野路菊是日本原生的菊花品种,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的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h3></br><h3>野路的意思是生长在山野路边,实际上野路菊多数生长于海滨山坡。</h3></br><h3> <h3>野路菊本尊。是不是跟足摺野路菊酱有点不同呢?野路菊本菊花瓣细长,而足摺野路菊的花瓣浑圆。</h3></br><h3>野路菊根据原产地不同,名字也不同,产自濑户内海的叫做濑户野路菊,产自奄美大岛的叫做大岛野路菊,而足摺野路菊则主要产自高知县足摺海岬附近。</h3></br><h3>野路菊家族都有高颜值,但是足摺野路叶子特别肉厚,花朵格外肥圆,天生一副呆萌模样,让它成为最受喜爱的园艺种。</h3></br><h3>这大概就是众人皆美,萌者无敌。</h3></br><h3> <h3>足摺海岬,被太平洋海风吹拂的地方。</h3></br><h3> <h3>原生地的足摺野路菊,可谓面朝大海,秋晚花开。</h3></br><h3>呆萌小菊花+无敌海景,足摺野路菊在日本人气很高,山与溪谷出版社的《日本野菊》一书封面就是它。</h3></br><h3> <h3>足摺野路菊被引种以后,常种植在花园、坡地、也作为小盆栽而用。</h3></br><h3>株高50cm左右,分枝形成小群落,茎干基部倒伏贴地,上部斜伸展。如果种在斜坡,就会形成悬崖菊的有趣造型。</h3></br>足摺野路菊是短日照植物,开花时期在10月下旬到12月间,花直径3-4cm,由白色舌状花和黄色管状花组成。<h3>(菊科植物中看起来像花瓣的是舌状花,像花心的是管状花。)</h3></br><h3> 足摺野路菊花朵形态差异很大,有的花瓣大,有的花瓣小。<h3>开到后期花瓣会变粉红,而不同个体变粉红的程度也不同。</h3></br><h3>这一株垃圾堆边逸生的小粉红的花格外粉,让我开始错以为中奖了,得到一个变异种。</h3></br><h3> <h3>但最初我看上足摺野路菊并不是因为它的花,而是因为叶子。</h3></br><h3>它的叶子正面深绿色,背面密布绒毛,看起来像是白色。春天新叶发出的时候绒毛特别柔软银白,看起来好像每片叶子都镶了一道银边,份外耀眼。</h3></br><h3>春天有这么漂亮的叶子,秋天又到万物萧瑟时开出莹白的小花,足摺野路菊,就算名字再拗口也应该被记住吧!</h3></br><h3> <h3>种植足摺野路菊并不麻烦,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它本是在海滨贫瘠的山崖上的植物,历经海风吹袭,种于花圃难免营养过剩长得过高过肥。</h3></br><h3>第一不要过分施肥,第二在5-6月间拦腰修剪一次,让新枝回缩到1/2,这样秋天不仅花枝更多,也不会东倒西歪。</h3></br><h3> <h3>特别提示一下,修剪的时期要严守,如果拖到夏末再剪,就会剪掉已经形成的花芽,而导致没有花看。</h3></br><h3>今年我就犯了这么一个错误,因为5-6月太忙,直到8月底才来收拾花园,这时候足摺野路菊已经披头散发、一团蓬乱。</h3></br><h3>实在忍受不了,我还是给它剪了个清凉短发,这样今年秋天的花少得可怜,大概是它对我这个主人明知故犯的抗议吧!</h3></br><h3>12月开放的花是不是美好,取决于5-6月间的修剪。半年前的工作决定了半年后的收获,这就是园艺的时间表。</h3></br><h3> <h3>最后贴一张山与溪谷出版社《日本野菊》里的足摺野路菊生境图。</h3></br><h3>海浪澎湃拍打的岸边,悬崖上野菊花开到酣畅淋漓,浑然忘我,这一定是呆萌的最高境界。</h3></br><h3>如果将来你有机会去日本高知县的足摺海岬,别忘了到山野路边看看这种小菊花。</h3></br><h3> <h3>关注花园实验室,和我们一起种花、走路、看书</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89DtddSVzLBQXpbB0e44oA"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